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大学如何预习

欣怡分享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不经预习就一无所知地去听课,那样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好。特别是大学生,一上大学就变得懒撒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1.每次预习的时间保证在30~40分钟,即节约课的时间。

  当然, 这一点也可以视预习的对象和自己的时间情况而定。

  如果预习的功课难, 自己的时间也很宽裕,那么预习的时间就不妨可以延长一些;如果预习的 功课容易,自己的时间紧,那么预习的时间就不妨短一点。

  比如一位高考状元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时就说:"每次20分钟的预习,改变了我学习被动 的局面。”

  2.预习两遍,间隔一天:对于一些较难的科目和章节,我们可以提 前一周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比如,对化学元素这一单元内容,可以在周 三用30分钟预习一遍,周五再用30分钟预习一遍,这样到了下周老师讲到这一单元内容时,我们就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准确地把握难点、重点。

  培养初中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方法

  一.了解课前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开端。首先,课前预习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锻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其次,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通过预习,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最后,能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查缺补漏。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指导学生预习,形成预习习惯

  1.要“读”,就是阅读课文,这是预习环节的第一步。《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特色外,还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单元介绍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便于对比和总结。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求粗读“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要“查”,也就是查找字词。字词教学也是初中语文双基教学的任务之一,读课文的时候,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画出来。书上没有注解的字词,可查一查字典、词典,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

  3.要“明”,就是明了,知晓课文概况。这就要求学生预习时学会:(1)分析题目,就是根据题目来判断文体,根据题目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线索等。(2)辨别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它们的基本特征。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3)熟悉作者。就是依据作者的名(名、字、号等),时(生卒时间、年代、国别等),生(生平简介)、评(社会、时代给与的公开评价),品(主要作品及代表作等) 五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积累文学常识。(4)了解背景。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如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大多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4.要“思”,思考。要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单一的某个环节,而是在整个的预习过程中都要思考。

  5.要“写”,就是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该是教材每部分的要点。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三.预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预习时也应注意把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长短,做到事半功倍;在把握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因为时间问题预习过粗或过细,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就是面面俱到、筋疲力尽。最后,更要注意不能用预习代替上课。因为预习毕竟是起辅助作用的,是为课堂听课服务的,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明确。

  总而言之,预习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并做到反复多次,循序渐进,形成课前预习的意识,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打下基础。当然,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

  引导小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方法

  首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他们生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学习要靠家长和老师监督、检查。面对新课文,他们虽有很强的好奇心,却只是读读而已,不会主动地去解决文中出现问题,比如对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处理,多是跳过、忽视。

  其次,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够明确、缺乏操作性和可检查性,预习作业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呢?比如预习中的读课文的环节,如何检查学生是否做到了呢,这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家长;再者,预习作业是在一篇课文没有学习之前布置的,那么,难度应如何把握呢,是不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呢?所以设计作业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他们认真阅读课文后,能够借助工具书或其它资料自我完成作业。

  其三,老师如何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预习作业不像其它作业那样,课后写完交上来由老师批改,而预习作业是他们上课时还要看的,况且有的就是直接写在书本上,或划在课文中的。那么应如何监督和检查学生的预习呢,因为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情况必然会放松下来,当然就达不到预习的效果。

  在自己的反思与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对引导学生预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方法,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第一,预习作业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和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比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会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本课的主要故事,这既引导学生预习了课文,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再如出现成语较多的课文,就专门布置一项查字典或词典,老师划出一些词语,让学生在预习时查字典,并把查出的该词的意思写在预习本上,有些词语还要学生查出其出处、典故等,上课时抽学生来讲这些词。

  第二,预习作业明确化,刚开始教学时,总是把小学生当成大学生来对待,布置预习作业也较笼统,比如前几次只是告诉学生要预习哪一课,要求他们划出生字词,读懂课文,这些只是模糊的表述。现在我在布置预习时,每一项都力求做到明确、可检测。比如查字典、理解生字词方面,就明确提出哪些字、词需要查字典,查过字典后需要把哪些内容(拼音、字义、词义)写在预习本上。当然有些环节也是很到检测的,如读课文,每一课的预习首先就是读课文,这些除了请家长监督外,就只能在上课是抽查,抽学生读某些段落,读的不通顺的,肯定是没有预习好的。

  第三,检查方式多样化,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就需要老师多方面监督,预习作业也需要强有力的检查。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有:(1)上课前,要求学生拿出语文课本,同时把预习作业本放在课桌上,讲课巡堂的过程中,随时抽查,尤其关注那些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2)有时,下课后让某小组,或者全部同学把预习本交上来,我逐一检查。(3)不定时检查,有的学生没有预习,在上课之前会抄其他同学的预习作业,我有时会有早读时,巡堂过程中,检查某些学生的预习,让他们没有抄写的机会。检查预习时,发现做的不好的,要求及时更正,没有做预习的,则采用一定的惩罚手段等,尽量使全班学生做到较好的预习。

  第四,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常常告诉学生,提出问题需要有比回答问题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提出问题更需要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预习时,也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每次布置的预习作业,都会有一项,要求学生在预习了本课之后,提出自己还有哪些疑惑,或者自己发现了哪些问题,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当然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很简单,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其实是他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不过每次都会有同学提出较好的问题,以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问题,我会在课堂上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366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