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文预习知识点

素雯分享

  高一的历史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同学们应该如何提高历史的学习效率?小编建议大家预习一下课文知识。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文预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课文预习知识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

  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

  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

  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 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

  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课课文预习知识点

  

  一、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

  2.特点

  分权与制衡; 联邦制 ;民主制

  3.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 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5.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两党制

  1.形成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

  两党对垒 交替执政

  3.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5.局限

  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以大财团为政治依靠,不可避免的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261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