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方法百科>盆栽养殖方法>

夹竹桃的栽培管理方法

羽彤 分享

  夹竹桃的花色绮丽,或粉红,犹如桃花,丰润而艳丽;或纯白,皓洁如雪,晶莹照人,自古以来为人们所欣赏。在各地都有栽培,是一种夏、秋开花并能抗污染的优良花灌木。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夹竹桃的栽培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夹竹桃的栽培方法

  一、形态特征及品种

  常绿大型灌木,植株高度可达4-5米,树冠开展,枝直立而光滑,丛生,嫩枝具棱,分枝力强,多呈三杈式生长。叶披针形,常3-4叶轮生,枝条中、下部多对生,厚革质,中脉明显,全缘,具短柄,枝叶内均有少量乳汁。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5裂,瓣上有皱,裂片向右扭旋,粉红至深红色,多数为重瓣和半重瓣。花期长,自6月开始到10月,陆续有花。蓇葖果长圆形、园艺品种甚多,常见者有白花夹竹桃、红花夹竹桃等。

  二、生态习性

  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阿富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力不强,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栽植,但在南京有时枝叶冻枯,小苗甚至冻死。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室内越冬。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耐寒力稍强。夹竹桃不耐水湿,要求选择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喜光好肥,也能适应较阴的环境,但蔽荫处栽植,花少色淡。抗空气污染的能力较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烟尘等有毒气体的抵抗力很强,吸收能力也较强,因此是工矿和铁路站台绿化装饰的优良树种。萌蘖力强,树体受害后容易恢复。

  三、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和压条。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进行。插条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鲜,插后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体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条,截成15厘米~20厘米的茎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于清水中,入水深为茎段的1/3,每l~2天换同温度的水一次,温度控制在20℃~25℃,待发现浸水部位发生不定根时即可扦插。扦插时应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损伤不定根。由于夹竹桃老茎基部的萌蘖能力很强,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这些枝条进行夏季嫩枝扦插。选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保留顶部3片小叶,插于基质中,注意及时遮阳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压条繁殖时,先将压埋部分刻伤或作环割,埋入土中,2个月左右即可剪离母体,来年带土移栽。

  四、栽培技术

  夹竹桃的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比较容易,无论地栽或盆栽都比较粗放。在地栽的地方,移栽需在春季进行,移栽时应进行重剪。冬季注意保护。枝叶易遭蚧壳虫为害,需注意防治。

  盆栽夹竹桃,除了要求排水良好外,还需肥力充足。春季萌发需进行整形修剪,对植株中的徒长枝和纤弱枝,可以从基部剪去,对内膛过密枝,也宜疏剪一部分,使枝条分布均匀,树形保持丰满。经1~2年,进行一次换盆,换盆应在修剪后进行。夏季是夹竹桃生长旺盛和开花时期,需水量大,每天除早晚各浇一次水外,如见盆土过干,应再增加一次喷水,以防嫩枝萎蔫和影响花朵寿命。9月以后要扣水,抑制植株继续生长,使枝条组织老熟,增加养分积累,以利安全越冬。越冬的温度需维持在8℃~10℃,低于0℃,即要落叶。

  夹竹桃系喜肥植物,盆栽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每月应追施一次肥料。

  五、观赏与应用

  在夏季少花的季节,夹竹桃开花近4个月,是不可多得的夏季观花树种,可在建筑物左右、公园、绿地、路旁、池畔等地段种植,更适宜于工矿区和铁路沿线栽植作抗污染之用。

  夹竹桃的茎叶有毒,在修剪、扦插时需注意。

  夹竹桃的病害防治

  一、夹竹桃褐斑病

  症状

  此病害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能引起夹竹桃叶片枯萎早落。该病的病菌多从夹竹桃的叶尖、叶缘处侵入。发生褐斑病的叶片上会产生紫红色的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上面还有隆起的轮纹。病斑为褐色、较宽。

  防治方法

  在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发病初期可给植株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二、夹竹桃丛枝病

  症状

  夹竹桃的主要病害。当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时会丛生许多细弱的小枝,致使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染病的小枝又会抽生小枝,新抽出的小枝的基部肿大,呈现为淡红色,常会簇生成团。小枝冬季枯死,翌年在枝旁又会产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发生,最后造成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在个别枝条开始表现病状时,要及时剪除并销毁;发现蚜虫、叶蝉类昆虫危害时,应及时杀灭;发病后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防治——可在树干基部的病枝一侧的上下钻两个洞至木质部,用注射器将1000~2000单位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缓缓注入,注入量根据植株大小、病情轻重情况而定,一般每株用量为30~50毫升。

  三、夹竹桃黑斑病

  症状

  斑发生于叶片的边缘或中部,半圆形或圆形。几个病斑相连时,成波纹状,正反两面都有,正面比背面颜色深,病斑灰白色或灰褐色;后期在病斑产生黑色粉状霉层,一般发生在越冬的叶片上。

  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易发此病,为害叶片。发病后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洒。其他防治方法可参考山茶花病虫害防治。

  夹竹桃的虫害防治方法

  1.蚜虫

  危害:以成若蚜密集于夹竹桃的嫩枝、嫩叶上,吸食其汁液危害,造成叶片僵化,花朵变小或开花不正常。

  防治方法:发现后,用4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或用烟蒂泡制的水液喷洒植株,量少时还可用毛刷刷除。其他防治方法参考月季、一串红病虫害防治部分。

  2.介壳虫

  危害: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可用酌量50%氧化乐果乳液(或80%敌敌畏乳油)加新高脂膜,喷在叶的正、背面,每隔5至7天喷1次,连续喷洒3次以上,效果很好。

  3、堆蜡粉蚧

  危害:多集中在夹竹桃的嫩叶、叶腋和叶片基部刺吸其汁液进行危害,致使枝叶扭曲,叶片皱缩。该虫以成虫、若虫在枝条裂缝和卷叶内等处越冬,次年春天开始活动、危害。

  防治方法:发现有堆蜡粉蚧危害时,少量的可用镊子将虫体夹出来杀死;发生较为严重时,可在堆蜡粉蚧各代卵大量孵化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蚧螨灵80倍液防治;还可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1.夹竹桃的家庭养护管理方法

2.夹竹桃种子的播种方法

3.夹竹桃盆栽养护要点有什么

4.如何种植山竹

    386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