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所以家长及老师为孩子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很有必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内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实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总复习。通过对本册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复习目标
1、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实际演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回归原知,引导学生概述知识的来源,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境体验,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间的简单换算。
5、回归生活,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能力培养,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7、回顾反思,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预设目标
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合格率和优秀率比原来提高一些,减少不合格人数。
四、知识策略
1、能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用计算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的规律,能根据具体情境用一一对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2、突出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与整数相应内容的联系,以利于学生提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1)复习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3)进一步明确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关键。
(4)加强口算、估算与计算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估算的意识。
(5)加强学生运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的能力。
(6)注意小数计算与整数计算的联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计算的意义。
3、加强平面图形的复习,提高学生看图解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公式、公式推倒及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2)加强辨别数量关系,进一步知道能用正确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相关的题目。
4、重视统计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巩固识别和运用复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图的方法。
(1)复习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比较与统计表的异同。
(2)复习根据数据、统计表、统计图中任一项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重点难点
1、以本为本,合理创新与拓展,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2、学法指导,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加强个别指导,培养审题能力,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六、采取措施
1、进一步改进复习练习的设计,做到有针对性,有新鲜感,有趣味性,有挑战性,劳逸结合,激励上进,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1)练习设计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并注意加强思维的训练。
(2)练习设计要精当,选典型题,以点带面,辐射复习,不搞题海战,争取以少胜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加强对新旧知识理解的变式练习,明确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
(4)练习设计要明确重点,突出关键,具有针对性。
2、注意培优补差,提高班内考试的合格率与优秀率。
(1)坚持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多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交流,使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并能放下自卑、放下包袱,主动学习;同时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给每位学困生配备多名帮教人员,如同桌帮(重点是监督其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组员帮、优秀学生帮,并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促使学困生进步。在班级显要出张贴学困生进步跟踪评价表,激励学困生奋勇上进。
(2)在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同时,促优生,适当选一些拔高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中间生则强调夯实基础,对学困生则有侧重的辅导,争取人人都会做、会讲、会议,积极为他们创设说、讲、练的平台。
3、教师复习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竖成线横成块”的知识网络结构图,进一步提高复习的主动性。
七、复习方法:
先按单元复习,然后结合分类复习,最后然后进行综合测试。
八、复习进度
时间 | 复习内容 | 课时 |
1月10日 | 负数,认识小数 | 1教时 |
1月11日 | 多边形的面积 | 1教时 |
1月14日 | 小数加减法 | 1教时 |
1月15日 | 小数乘除法 | 1教时 |
1月16日 |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 1教时 |
1月17日 | 统计、找规律 | 1教时 |
1月18日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1教时 |
1月21日~1月23日 | 进行综合测试,查漏补缺 | 机动 |
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攻略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知识点1、小数乘整数
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知识点2、乘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知识点3、小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知识点4、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
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
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知识点5、小数的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知识点6、小数乘法的估算
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时,可以采用“上舍入”和“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知识点7、小数的乘加、乘减
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 位置
知识点8、数对与位置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知识点9、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
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2、整数除以整数且商小于1的小数除法,要在商的个位用0占位,并在0的右下角和被除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知识点10、一个数除以小数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通过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使它们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且使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当被除数不等于0 时,若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若除数等于1,则商等于被除数
知识点11、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零时,不能去掉
知识点12、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知识点13、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时会出现四不舍、五不入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或“去尾”
第四单元 可能性
知识点1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小,对应的物体数量越少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知识点15、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当字母的值确定时,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也就随之确定。
知识点16、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时,可以先把字母看成一个实际的数,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知识点17、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
1、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相等。
知识点18、解方程(一)
1、解形如x±a=b的方程,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一去解。
2、解形如ax=b的方程,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二去解。
3、解形如a-x=b的方程,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一,先化成a+x=b的方程。
知识点19、解方程(二)
1、解形如ax±b=c的方程,可以把先ax看成一个整体,先求出这个整体是多少,再继续解
2、解形如a(x±b)=c的方程,可以把(x±b)看成一个整体求解,也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把括号展开,转化成形如ax±b=c的方程,再去解
3、方程验算的方法: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知识点20~22、用方程解应用题
用列方程解题时,先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知识点24、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知识点25、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知识点26、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把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知识点27、植树问题
1、不封闭路线两端都植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
2、不封闭路线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棵数=间隔数-1
3、封闭路线上的植树问题(相当于不封闭路线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棵数=间隔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考试技巧
一:考完试不要对答案
每一场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对答案,考完的课程就不要再理会了,全心全意地准备下一场考试。
二:使用适合学习所处阶段的考试技巧
一般的,学习处于不同阶段,例如在初级阶段,你应该采用相对固定的、适合这个学习阶段的考试技巧。对于你总结出的考试技巧,你要在考试中尽量执行,考试时不要因感到考试题目简单而冲动,也不要因感觉考试题目太难而乱了阵脚。
初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用逻辑推断、考试技巧、“直觉”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时,一般的,要以考试技巧得出的结论为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初级阶段者往往知识掌握的不好,判断能力不行,直觉能力不够。中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时,用逻辑判断、考试技巧、“直觉”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时,往往应该以逻辑推断的结论为正确答案。而高级阶段者,可以把“直觉”作为判断标准。
三:拿到试卷后先整体浏览一下
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
四:安排好答题顺序
关于考试时答题顺序,一种策略是按照试卷从前到后的顺序答题,另外一种策略是按照自己总结出的答题顺序。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你必须非常清楚每部分应该使用的最少和最多的答题时间。
按照自己总结的答题顺序:先做那些即使延长答题时间,也不见得会得分更多的题目,后做那些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题目。例如,数学先做会做的题目,再做难题,所谓难题,就是你思考了好几分钟仍然无法做出的题目。再例如,英语和语文,你可以先把填空、选择、作文等题目做完,然后再做阅读题目。
五: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
考试时能够做完的课程:对于那些每次考试能做完的课程,例如英语、历史等课程,你可以按照每部分考试分值的比例,确定每部分做题的时间。例如选择题占20%的分数,你就必须在20%的考试时间内做完选择题。然后,你再根据每次考试之后的得分情况,仔细分析是否可以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将某些部分的做题时间压缩,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相对花时间长的部分。
六:不假思索、条件反射
无论你学习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无论你的学习能力如何,你都要通过平时考试、模拟考试、限时练习等等,把考试时的答题顺序、每部分的答题时间、各门课程的考试技巧等,训练到不假思索、条件反射的程度。到了高考时,你就可以大脑一片空明地进入考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