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

初三下120天学习计划怎么制定

欣怡分享

  初三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同学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时间越来越少,同学们就更慌了,那么初三下120天学习计划怎么制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三下120天学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下120天学习计划

  7月

  因为收到了一个不是很满意的offer,7月在考虑是去读还是放弃转考同济,但是考虑到难度问题(毕竟景观去年才收了8个人),所以一开始就是考虑考建筑学的。最终觉得还是不愿意将就,就义无反顾的开始准备考研。然后七月就在搜集考研的资讯,了解流程和选择方向。

  8月

  决定考历史,所以报了一个快题班,假装自己已经开始复习了,20天课总共画了6张还是5张图,8月就这么愉快的过去了,所以孩子们你们不要着急啊,时间还是来得及的。

  9月

  正式开始复习。为了能让自己进入状态,我听从了黄华学长的建议(再一次感谢花花学长,会一直默默祝福杨妈妈永远爱你一个人的)就是摆脱手机啊手机啊手机啊机,我觉得这是能认真安心复习的重要法宝之一。另一个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状态有多差,都要坚持在图书馆从早上坐到晚上再回去,哪怕看不进去书,坐在那里发呆,也要坚持坐着,少学一点也是学,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怎么都能看一点的(事实上,在复习的四个月里我把我的老人机上的挖矿小游戏都玩通关了)

  政治我开始的比较早,因为我自己认为看视频很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没有设备看视频),我选择了从9月开始看肖爷爷的书(这不是广告),看一节理论做一节选择题这样,反正慢慢看,一直到八套卷出来才看完第一遍,所以事实上我就看了这一遍,还是很危险的。

  英语在九月我就只有背单词,这个月背了1000个单词不到的样子,用的张剑的黄皮书后面的单词表(这也不是广告),我自己重新整理了一遍,把认识的单词都去掉了(有想要的我整理过的单词表的同学也可以私信我),然后背单词的方法,用的《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介绍的方法,基本上英语我只认真花了这一个月的功夫,背完单词以后,英语就很(bu)顺(zai)利(xue)了。

  作息时间:基本是早9点到晚10点,就还比较松弛的状态,还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早上9点到图书馆先背一个小时单词,然后看一个小时政治,做半个小时政治题,吃个午饭,睡个午觉,下午复习技术,晚上复习历史,这期间听了中建外建的录音。回去就刷刷微博和微信,洗洗睡了。

  10月

  到了10月就比较紧张了,我开始加入了历史的画图。英语开始做真题,阅读理解每天一篇的速度,一直做到了考前才做完了一遍(这里我心太大了,大家不要学习)。这个月开始我每周会画一次小快题,一般是周二上午,我画小快题的速度非常慢,考试时用了2小时零5分钟,大家依然不要学习

  作息时间:变成了早8点到晚10点,早上政治+大综合除了技术和历史以外的部分,下午睡醒做一篇阅读,然后技术,晚上历史+画图。

  11月

  因为临近考试,我开始有睡不着的症状,但是每天12点也会逼迫自己睡觉,毕竟第二天还有紧张的学习。11月的作息和10月基本一致,晚上10点左右回宿舍后会再听外建的录音一直到睡觉前。因为我自己晚上效率挺差的,看书也看不太进去,所以选择了听录音。我很佩服我隔壁住的同学,晚上回去还能看政治。

  12月

  到了12月,开始进入了扫尾工作,开始进行最后一遍复习,分别用五天把技术、历史、我画过的快题和优秀的快题、其余理论部分和历史的图再过了最后一遍,这个过程简直不堪回首,就是从早到晚看同一个科目,早上7点半到晚上12点都看一样的东西,然后夹杂着做了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对的,没有错,我没有背大题,大家不要学习)。经过了最后痛苦的20多天,就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考试(这个时候就很期待考试了,想要早点解脱,虽然我觉得自己复习的还是不到位,但是我一直安慰我自己,别人也一定是这样的!)。

  初三下学习建议

  首先记住,时间并不重要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效。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个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对于这些问题,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第二:学习时间也有“马太效应”

  要明白效率和实践的关系,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一个人中等努力程度的初三学生,除了上课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有10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可以保证他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如果我们要拼命的挤时间,大概能多挤出来多少呢?

  假设你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已经很夸张了,偶尔一天只睡六个小时都觉得没什么,而如果连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然后三顿饭总共只用一个小时,用在走路上的时间(即使是从寝室到食堂到教室三点一线,每天最少也要六趟)也要一个小时,用了洗脸漱口上厕所以及其它杂务也要一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我们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达到了16个小时。这样,我们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增加了60%。

  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实际上,每天多60%的话累加起来确实相当惊人。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来,取得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笔账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同样的内容,有人看一遍就记得差不多了,有人能记住小一半,而有人看了一遍之后啥也记不住。一道普通的数学证明题,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一个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最少要思考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被一道数学题难个半个小时其实很正常。

  我们这样一算,学习好的同学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2道这样的题目,而差一点的同学一个小时只能解决6道这样的题目。我们拼了命的多增加了60%的时间,结果一算(10个小时×12):(16个小时×6)=120:96=5:4。人家一天学习十个小时的效果反而比我们学习16个小时还要高出25%!换句话说,我们付出了比别人多60%的努力,却换来比别人低25%的效果,这可真够冤的。

  这笔账算起来是比较吓人的。尽管这个效率的差距可能不是2:1,但结论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一天学习16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的用不完。

  我有时候到中学里面讲课,讲完之后会让老师们找一些各个成绩段的同学来和我聊聊天,基本情况都是这样:

  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除了做作业以外根本没时间自己学习;而排名靠前的同学,则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没多少,每天放学之前就已经把家庭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找点题来做找点书来看,还可以小小的休闲娱乐一下。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关于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有钱的人,因为可以获得投资收入,更能够把握挣钱的机会,所以会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人,所有的钱都用来吃穿住行了,没有办法积蓄,所以越来越穷。

  通过我们前面算的初三学习的时间账,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

  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当我们在思考如果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从哪里抠多少时间出来,而是怎么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初三下学习方法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猜你喜欢:

1.制定学习计划

2.初三学习时间计划表以及计划安排

3.制定你的学习计划

4.个人学习计划怎么制定

5.如何制定个人学习时间计划表

    374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