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日语CATTI二口二笔考试历程

晓晴分享

  1

  考试结束到现在已经十多天了。

  一直也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写东西,但不能再拖了。

  今天我前同事跟我聊天,说5月份没去考CATTI,所以打算要10月份再去考,我才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些东西,也许对有些人真的有用。

  首先,CATTI日语考试一年只有一次,就是5月份这一次,所以想考试的同学还是有必要提前对考试有一些了解,包括考试形式和内容,还有,要留足备考的时间,至少3个月左右,当然,平时一直就从事翻译工作的例外,有1-2个月应该足够了。

  (唯斯:很多人想参加考试,却连考试的最基本信息都没有了解清楚或者说自己懒得搜一下。其实考试安排官网都有信息。只有英语是1年2次,而且1级只有上半年有。)

  这次考试,我自己感觉笔译做的还不错,当然也可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和我付出的努力成正比了,结果要等到2个月后才能知晓了,期待一下。

  我以前考过2次,第一次是完全的裸考,就是报了名以后,真的都没有针对考试做任何的准备,平时工作翻译的内容也少之又少,况且还是大学刚毕业,真的是为了了解考试的模式而去的,那会儿考试费用很贵,二笔二口两门900多。

  所以现在真的是好太多了,二笔才100多,二口才400多,觉得自己翻译水平不错的,其实都可以去考考CATTI,也是很不错的体验。第一次考试成绩已经忘记了,反正是都没过。第二次,我和刚刚提到的前同事一起报的名,心想着报个课程(价格不菲啊,4000多),应该能过。这次,每周末一次课,大概10节课,我去了6堂课,后来的都没坚持下来,只有在课上会有一个影子练习,还有视译练习,听译练习,工作经验是5年,然而到底不是专职翻译,没有经过系统的翻译学习,没有做大量的翻译实践,这次考试的结果是,无论二笔还是二口,综合全部及格,实务一个50多分一个40多分,所以还是没有拿下证来。(唯斯:其实能重拾信念,去备考去参与,我觉得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从那以后,我对于考证就没有什么热心了,还一度怀疑这个考试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因为考试方只公布成绩却不公布参考答案,网上也没有真题发布,考完了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哪里需要加强,或者说怎么加强。

  直到我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真的是很不错的翻译小哥——王唯斯,他做的公众号“日语职翻联盟”,我从头到尾翻了翻,看得出他对翻译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东西我一百个赞同,他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促进日语翻译资格考试被认可,并且提供一个平台,让真正有志于提高日语翻译能力的人可以找到方向,而不是仍旧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这其实真的挺厉害的。

  (唯斯:在我备考翻硕、备考CATTI的时候,网上几乎没有相关资源和经验。真题信息对备考一个考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没有真题信息,所以当时我非常不安。当我通过考试后,我希望能建立相关的资料库,以方便后来人。也特别感谢帮我一起收集的朋友)

  他推荐的一本书,马小兵老师、翁佳慧老师的《日语笔译》,我看了一半以后,最深的体会就是,我以前一直觉得学完日语本科,就会翻译东西了,翻译的好坏全凭实践量,而现在才知道大错特错,翻译也是一门科学,也是有章可循的,翻译要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翻译也有技巧。

  (唯斯:这本日语笔译我已经推荐过几次,书中主要以单句和段落为中心进行展开,虽然是自考教材,但特别适合笔译乃至翻译入门的学习者学习参考,对于没有什么翻译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先阅读本书,之后再进入到篇章翻译。尤其是,很多人入门时,日译中尚能翻译,但中译日就完全没有头绪了,本书可以帮这类人构建出最基本的处理构架)

  后来再仔细研读庞春兰老师的《新编日汉翻译教程》,深深地感激日语职翻,很显然,我以前真是无知,我连翻译基础都没学,就开始做翻译,怎么做好翻译?虽然我从13年开始就没怎么做翻译了,尤其是近两年,工作和翻译都不沾边。但是这次为了备考看了这两本书以后,又重燃起我对于翻译工作的热情。读书的时候仿佛在和作者沟通一般,读完这本书,真的敬佩已故庞老师认真做学问的精神。

  当然,还有一本书,也是通过日语职翻联盟然后找到QQ交流群,里面有个考友推荐了北二外苏琦老师的《汉日翻译教程》,哇,真的写的特别好,就是考友所说的,循序渐进,面面俱到,会教你怎样处理各种句式,书真心推荐给大家,很有收获!谢谢你,改造人~^^。(这是群里的网友ID)

  2

  接下来说说这次考试的备考情况和考试内容的一些经验总结吧。

  今年我是3月11号辞掉工作,3月中旬报名考试,报名后就开始备考。买了很多教材,但是实际上,我只精读了前面提到的三本书,动手做了一本练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汉译日精选汇编2016》,其他书其实都挺好的,只是真的没有时间看了,时间紧巴巴的,留待日后有时间再读。

  5月1日之前,我都是在家里看书,家里老大去上学,老二还不到一岁,虽然有老人帮忙看着,但是每天的学习效果其实不算好,算下来每天大约能集中精力学习2-4个小时不等,而且一到周末就陪孩子玩儿了,所以满打满算,差不多学习25天左右吧,把日语笔译看完一遍,汉日翻译看了几页,汇编的做了十来篇题,速度真心慢,而且感觉看完就忘了,但是也不想重复再看第二遍了。(又是带娃妈妈在备考,致敬)

  5月份,我下定决心,去首图看书,图个清静,学习效果能好点,路途遥远也值了。9点开门,看到下午4、5点。看完汉日翻译,和日汉翻译,并且把汇编的挑出来的重点都做了一遍。图书馆看书效果奇好,感觉自己的笔译水平较之前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看到句子,有思路了,知道怎么翻译更合适。

  口译基本都没有做准备,就是最后一周每天去图书馆的路上听一听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的录音MP3,而且只是听听,也没有跟读也没有自己口译,但是多听几遍以后发现找着感觉了,原先听不懂的听几次以后听懂了,试着翻也能翻出来,但是就是懒得一句一句跟着翻译,因为我已经想放弃口译了,就没怎么练习。而且到考试那天才发现,一直听的是口译实务的,综合的我都没听。

  这里说一下这次考试从日语职翻联盟平台以及唯斯老师平日强调的东西中受益的几点。

  一是临近考试的一个月,真的要动手写一写,你会发现,真的好多字不太会写,而且写一写就会觉得累了,所以提前要适应适应,好过考场上着急查字典确认字怎么写,浪费宝贵的时间。我这次提前一周多练习写字的,倒没有不会写的字,但是写字速度还是有点慢,比我第二次考笔译已经好很多,至少卡着时间点写完了。

  再就是看书的时候,真的要自己翻译一遍,再去确认参考译文,才有效果,否则,看多少标准译文都不是自己的东西,都不会有新的翻译经验产生!

  3

  二级笔译实务的话,记得带着表,而且戴在手上,戴在手上,戴在手上!我平时不戴手表,为了考试,拿了我爸爸的表扔包里,然后悲剧发生了,考试开始了,我才发现,我没有把表拿出来,它在讲台前面堆积的那一堆包包里的某一处,我也不好意思去前面翻了,还好教室里挂着一个表,凑合着看时间,感谢感谢!做题的时候,先做后面的汉日两篇,再做前面的日汉,时间方面,汉日按着1小时45分钟原则上一定要写完来衡量自己的查字典时间和在头脑里翻译一遍的时间用多少(先迅速看一遍文章,划分一下意群段落,大致想一下怎么处理译文)。

  剩余的1小时15分钟做完日汉两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理解问题不大,关键准确组织语言,时间充裕可以翻译得更完美,时间紧张就保证意思正确就好,弹性大一些。我基本没怎么查词典(可见考题不是考词汇量而是考怎么能翻译地准确、得体),汉译日不确定的查了3、4个,有一个还查不出来(穿越),日译汉的查了2个,词典还是得带着,还是有点用。

  二级口译,现场有一个人每次都是刚哔她就开口说话,特别影响我的思路,我就会被带跑,就会紧张,会顺着她说的第一个词来组织自己的翻译,后来克服了,能够进入自己的世界,在听的时候就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怎么翻译,以便哔之后自己可以迅速开口翻译,所以后面渐入佳境。

  但是有一点,自己没练过口译笔记,所以笔记很糟糕,听的时候都听懂了,看着笔记的时候我要一边想自己写的是什么一边翻译,所以可能会有很多呃啊之类的多余的声音,不知道会不会被扣分。还有,因为笔记写的很乱,有一个字,我死活认不出来写的是什么!已经哭晕。所以,这次口译总体上看,意思基本上翻出来了,但是没有翻出什么花来。

  口译考试完后的感受就是,笔译能力是基础,口译一定不会比笔译翻的还好,口译却又不同于笔译,受讲话方式限制,口译有特殊的处理方式,但是我备考期间都没有看口译的书,有时间了还是应该仔细学习一下唯斯老师推荐的刘丽华老师编著的《中日口译教程》,还应该背一些固定的套句,另外,笔记技巧要学习和练习。在考场不能受别人的干扰,听的时候就组织一下怎么翻译,而不是回头看着笔译想怎么翻译,这样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想到哪儿说哪儿,语句有不通顺的地方请多见谅。本人语文水平太差,今后还需要提升自己的母语水平。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这次2个月左右的备考,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深深地感激自己有幸认识唯斯老师,深信方法对了努力就有效果,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管这次考试过没过,我们还有职翻精神,还要不忘初衷,继续努力。

  此次考试带的词典。

  东方这个真的不推荐各位买,各位亲有条件的话从日本买小学馆的吧,至于小学馆好在哪里,欢迎各位关注日语职翻联盟然后在子菜单里找,你会大有收获。

【本文作者:任会会(微信公众号:日语职翻联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1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