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大都比较叛逆,不认真学习,甚至不爱学习。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的方法一
在孩子心里种下愿望的种子
我们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常常会很难忘那些实现自己长久愿望的时刻。
上六年级的时候,我代表学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经过区赛、县赛的筛选,我终于获得了全国竞赛的名额。数学老师为了激励我,说如果我在全国竞赛中获奖,会奖励我一支钢笔。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支真正的钢笔,是令人激动和欣喜的事情。为了这个目标,我整天沉浸在数学习题里。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数学老师家里做题目,因为是冬天,我一边烤着炭火一边专心计算着,以至于小腿贴到了滚烫的炉壁上,我都毫未察觉。直到感到小腿刺痛,才发现裤子已经紧紧贴在炉壁上,撕都撕不开了,小腿自然也被烫伤了,留下了一大块深深的疤痕。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家人也不明白我为何会专注到这种程度。虽然最终只得了一个三等奖,但我还是如愿获得了一支“名贵”的钢笔,当我把那支银色钢笔捧在手里的时候,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支钢笔,一本书,时光的车轮不会逆转,再也不会有像我这样盼望着赶集的孩子:每到赶集,就会有一个老人摆摊子租书,如果恰逢假期,我会在书摊边蹲上一天,因为租一本书要五毛钱,而同样的价钱可以在那里看一整天。初中时候的我,一天可以读七八本。直到现在,都会有很多朋友对我读书的速度感到讶异,这就是在租书摊上练就的本领。
当然,现在的父母经济水平不同,如果再像以前一样来养育孩子,那就太不公平了。我们理所当然要给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多更好的玩具和学习用品。现在的孩子们希望得到芭比娃娃房间、名牌衣物、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等,当这些礼物堆在桌上时,他们会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如果他们想要这些礼物的愿望非常强烈的话,得到时就会更加喜悦。
相反,如果家长没有从孩子的眼睛里读出他的愿望而送给他一堆礼物的话(比如孩子根本不喜欢弹琴,却收到了一台昂贵的钢琴),他并不会感到任何的快乐和满足,这样甚至会夺走孩子童年的一部分魅力。如果孩子长时间地期盼一件事物,那么他收到的不光是一份短暂的喜悦,还是永远的美好回忆。
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的方法二
有所愿望才会快乐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父母们文章开头的那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享受着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反而不爱学习?那是因为学习变成了父母和老师强加给孩子的任务,而不是他内心的愿望。
就像送他一堆并不想要的礼物,我们送给他大大的书房,满屋子的书籍,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他不仅不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反而会很反感:为什么要给我这些我并不想要的?一个未能被满足愿望的孩子,他是难以心满意足和快乐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尤其让他学会等待,通过努力,付出一些脑力和体力活动,然后实现愿望。因为人们在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同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幸福激素,这种幸福荷尔蒙虽然使我们筋疲力尽,但是却带给我们无比的满足。
比如我们完成房屋大扫除或者一项工作任务,都会有成就和快乐涌上心头,如果晚上参加了一次聚会或者阅读了一本好书,那么与平时无所事事的电视之夜相比,我们会睡得更加心满意足。当身体力行与精神活动结伴而行的时候,人们便会被幸福荷尔蒙所淹没。
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成立——过度被爱惜的孩子脾气很差。被过分爱惜的孩子通常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任何事情都无需努力就马上得到,他们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感到自豪。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不用说话,就会有大人来猜测他的意图,他只需皱皱眉、摆摆手、跺跺脚,就有大人给他这个或者拿走那个,不断揣测他究竟是需要什么,这其实是对孩子最有害的行为。
没有愿望的孩子很可怜,但大人们却常常没有意识到这点。当大人指责那些“富二代”孩子们享受着奢侈的物质却毫无教养的时候,却没有人意识到,这些孩子其实一无所有,他被过分满足,导致他已经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者他变得什么都不再需要。因为他连内心的愿望也没有,所以他无法快乐。
指导孩子认真的学习的方法三
多点诱惑,少点强迫
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学习变成孩子的愿望?这是很多父母期待答案的问题。而我想说的是,孩子有多少愿望被我们扼杀?
孩子今天说想学弹琴,我们明天就给他报好培训班,并且花大价钱买回了钢琴;孩子上午说想看书,我们下午就带他去图书城,任他挑选喜欢的图书。孩子有多少一闪而过的念头,被我们仓促地满足,以至于使他内心再也没有了愿望。
著名媒体人罗振宇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博学的朋友,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罗振宇请教他为何如此爱读书,朋友回答他:家里很多藏书,爸爸自己读,但却不许他随便读,必须经父亲允许,才能取书橱某个格子里的书来读,而且一次只能一格。可是,越是这样,他就越想读,于是就偷偷地去读,从此便迷上了读书。
“书圣”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他也像很多父亲一样,希望儿子们学会自己的“看家本领”,可是前面的六个儿子学到的书法水平并不能让王羲之感到满意。所以教第七个儿子王献之时,他改变了方法。每次写字,他故意不让王献之进书房观摩。然而老爸越禁止,孩子就越好奇,王献之在书房楼上的地板挖了个洞,偷偷往下看。他见老爸笔走龙蛇,很是羡慕,于是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见时机已到,王羲之才开始教他书法,但教时也不再像对前六个儿子那样竭尽全力,很多技巧点到即止,故意让王献之自己去“悟”。最后的结果是,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达到了与父亲齐名的高度,父子两人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