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欣怡分享

  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来说,有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障。那么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效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效学习的方法

  1、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可以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全部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2、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换几个不同的学习场所和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帮忙你把要学的/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更清楚一点,帮忙你把记忆保留得更长久。

  3、拉开时间间隔:华整为零才能记得更得持久。

  每个大学生都尝试在考试前一周疯狂复习,但等到下学期开学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忘了的差不多了。在学习的时候使用间隔记忆,每隔一段时间学习并复习效果会更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虑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一、两天之内。距离考虑还有6个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星期。

  4、先考试再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

  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看书要更好。

  5、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先花40%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然后凭记忆尽量背诵的效果最好。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用来靠记忆背诵,记忆效果最好

  6、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刻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

  有些类似的考试,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考试,在答错之后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7、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的要求去动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脑中。预考更容易把知识印在大脑中。

  使用这条技能的办法就在,在你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之后,去考试,虽然你会答得很差,但会影响你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或者在每堂课堂开始先考试,然后在课程上讲解预考的所涉及的内容

  8、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先把难题放到一边,从而给潜意识一个自己去琢磨的机会。我自己经常会在跑步之后,想出几个要写的话题,然后去跑步,等跑完步之后,晚上再开始写的时候,大脑中就会跳出很多想法和素材。

  9、休息会为三类:1、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2、轻度用脑,比如上网 3、高度用脑,比如写短文或想一个另一个课程的作业。 对于数字或空间类的问题,三种休息方法都不错。对于语言类的难题,轻度用脑效果最好。

  10、创造性的飞跃,通常出现于创作者沉浸在某个故事或主题一段时间之后 ,暂时放到之时,而且常常以零碎的形式出来,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大小规则,也不讲究重要程度。

  高效学习的技巧

  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的预习

  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存在差异!

  之所以将这条放到第一点,一是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另外就是对于N多年没踏入课堂的人来讲,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但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

  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5分钟后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

  以年初的考试学习为例,在我眼中,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汇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

  具体搭建方法可参见思维导图,为限制篇幅这里不细述,但这段时间会详细写一个回答。

  高效学习的建议

  1. 学习要立即动手,不要畏难。所谓的难,多是自己想象的。开始动手后,你会发现,面对的只是一个个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去解决就是了。搞清楚,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2. 开始学习前,先找一个好教练。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他人摸索出的一套成熟的方法。千万别心疼钱,找教练、专业机构学,绝对比你自己花时间摸索划算。

  3. 将任务拆解。不断为自己设立小目标,然后去完成。就像打电子游戏一样,不断“得分”。这些进步,会激发你学习的兴趣。

  4. 如果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一个大概率的原因,是目标感丢失。应对办法是揪住问题学——如果你带着问题去看一本书,又因为这本书勾起了更多的问题,吸引你转而去看另外一本书,就会觉得学习乐趣无穷。

  5. 快速建立对一个领域基本认知的办法,是“二元论”,即找到两个针锋相对的代表性人物,并且吃透。这个方法,是「得到」《西方艺术课》的专栏作者严伯钧讲的,非常管用。文艺复兴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唐诗有李白、杜甫;经济学有哈耶克、凯恩斯;社会学有韦伯、涂尔干……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吃透两者,便对这个领域有了更综合、更深入的理解。

  6. 学习最好的方式是顺藤摸瓜。当遇上一位好的作者以后,不妨把他所有的书都买来看一遍。跟着这些高手学,你会进步神速。

  7. 定期做一些研究性小课题,把这个领域的书全部翻一遍。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吃力,看了几本以后,建立了基本的知识坐标系,就会特别轻松。

  8. 与这个领域你最倾慕的高手建立连接。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认识了以后,你可以关注他关注的事情,进入他的圈子,甚至与他发起协作。

  9. 到这个领域的知识圣地去一趟。很多家长带孩子参观清华北大,是有道理的。地理上的拜访,哪怕是隔着围栏看一眼,都可能给一个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到佛罗伦萨看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斗画的地方,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看牛顿墓,到MIT看物理实验室……

  10. 学习有舒适区与学习区之分,有效练习只发生在学习区。所以,一旦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要在上面继续花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

猜你喜欢:

1.高效学习的秘诀

2.高效学习五种方法

3.高效学习心得3篇

4.35种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5.注意力怎么集中

    378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