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

欣怡分享

  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展示、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展示几种工具(铁钳、扳手、羊角锤、木棍、开瓶器等),请哪两位同学选用工具帮老师完成以下目的:1、将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拔出;2、打开瓶装可乐。 学生上台演示拔钉子、开可乐 从生活走向物理 5min

  新课教学 刚才两位同学演示的时候都很准确地选择了生活中最适合最有效的工具,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特点,在应用是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析、回答 从现象抽取物理概念 3min

  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了解杠杆的五要素 4min

  课件演示尺规画力臂

  画力臂并展示

  了解并掌握力臂及其画法 5min

  当一根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

  (1)这两种情况是平衡状态吗?

  (2)同学们能找出它们的力臂吗?

  (3)两种情况下,那种情况能更容易测量出力臂的大小?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1)进一步掌握力臂;

  (2)了解杠杆平衡状态;(3)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做准备,了解为什么要使得杠杆水平平衡。 3min

  杠杆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平衡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同学们先自行了解下杠杆的结构和使用,搞清楚两个问题:

  (1)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要在水平位置呢?

  学生观察杠杆,讨论交流杠杆的使用。 (1)让学生体验杠杆的调节方法;

  (2)让学生体验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1min

  同学们,请你改变动力、阻力及它们的力臂,看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达到平衡。

  (课件强调: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学生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min

  有哪几位同学能把自己的实验数据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3位同学)。 了解学生实验的过程及不足。 3min

  同学们,你们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F1l1=F2l2

  F1+l1=F2+l2

  ……………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论 2min

  你们觉得哪个结论更有普遍性呢? 学生讨论回答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杠杆平衡时,有 F1l1=F2l2。从这也可以看出当 l1 与 l2大小不一样时, F1与F2大小也会不同。 了解杠杆的分类 4min

  当 L1 >L2时,由 F1L1=F2L2

  知F1< F2,这样的杠杆我们叫做省力杠杆。(演示特点) 学生举例省力杠杆

  当 L1

  知F1> F2,这样的杠杆我们叫做费力杠杆。(演示特点) 学生举例费力杠杆

  当 L1 =L2时,由 F1L1=F2L2

  知F1= F2,这样的杠杆我们叫做等臂杠杆。(演示特点) 学生举例等臂杠杆

  课件展示课堂练习 学生讨论回答 5min

  新课结束 课后同学们完成导学稿上的巩固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授课人: 黄瑞兰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板书等环节中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归纳、对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现象、操作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提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道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习小组交流 教师在学生中指导 学生对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进行交流,2位学生上黑板前组装滑轮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台上展示

  新课引入 一、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1、温故知新:回顾杠杆的知识点

  1)杠杆有几类?

  2)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3)杠杆可以是圆的吗?

  学生快速回答三类杠杆的特点。

  新旧知识联系,为滑轮的学习打下基础,从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是圆的认识中自然引入本节课题:滑轮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滑轮

  一)小组活动:

  播放滑轮图片,观察滑轮的结构,让学生说说滑轮的结构特点。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让学生观察课本漫画图片

  思考:小孩子通过滑轮反被重物提上去,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设疑:你能想出一个办法,让小孩子通过滑轮轻松地把物体拉上去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定滑轮、动滑轮

  1、怎样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

  演示:观察小组展示的两同学组装的滑轮,分别提升物体有什么不同?

  辅之动画图片理解。

  师生一起归纳出定、动滑轮的定义。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学生体验:让一女同学通过定滑轮、动滑轮拉一袋沙子,感觉有什么不同?

  2、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提出问题:1)是否省力?

  2)是否省距离?

  3)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二)实验前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A、这个实验需测量哪些物理量?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投影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弄清拉力F、物重G 、拉力移动的距离s、物体升高距离h 如何测量。

  (强调:物重=物体重+动滑轮重,拉定滑轮时,测力计用手托住向下拉)

  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学生展示设计实验表格

  定滑轮

  动滑轮

  2)学生分大组组装定滑轮、动滑轮进行实验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3)三组学生展示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

  结论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省力杠杆。(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讲解定、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4)学以致用:投影生活中实例图片,学生用得到的实验结论分析生活中应用定、动滑轮的例子。

  (三)滑轮组

  1、小结引入

  小结定滑轮、动滑轮的优点,引入滑轮组。

  提出问题:滑轮组在工作时有什么时特点?

  通过实验验证猜测。

  2、实验探究滑轮组特点

  1)学生展示预习组装图

  2)学生观察投影图片,两种组装的绕线方式有什么不同?从四个方面思考:

  A.绳子的起点 B.拉力的方向

  C.拉力的大小 D.移动的距离

  3)学生分两大组进行实验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4)展示学生甲、乙两图滑轮组实验数据,分别取三小组实验数据。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若绳子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 ,但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高度的 。

  教师强调绳子段数是绕过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

  写成式子:

  S=nh

  5)说一说,议一议。

  投影几组滑轮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找出计算绳子段数的规律。

  让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

  小组交流合作解决展示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

  学生投影展示

  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并进行交流讨论,归纳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展示数据,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回答使用什么滑轮,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回答,猜测

  学生观察滑轮组组装,绳子起点在动滑轮,拉力方向向上,起点在定滑轮,方向向下。

  学生分两大组分别完成甲、乙两图实验。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得出数绳子段数的规律。

  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思考、设疑,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边演示、边讲解,学生通过实验和

  动画图片加深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

  利用学生体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物体用力不同?为学生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设疑、激趣。

  如何测拉力移动的距离s、物体升高距离h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利用多媒体和演示让学生清楚橾作。

  表格设计所测物理量,让学生初步掌握表格设计能力。

  分两大组分别实验,可节约时间,也可从多个小组实验分折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讲解定、动滑轮的杠杆原理,因不是重点,可略带过。

  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组装滑轮组规律,为探究滑轮组特点操作打下基础。

  分两大组分别实验,可节约时间,也可从多个小组实验分折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不容易总结,需教师引导一步步归纳,有利于学生理解。

  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得出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小结新课 三、课堂小结

  教师出示课件小结本节所学知识点。小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学生利用投影的知识框架进行小结回答。

  学生在知识比较中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小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课堂练习 四、课堂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

  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 及时反馈,利用课件和导学稿,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结束新课 请同学们上交导学稿

  下课! 谢谢老师!

  板书设计 一、定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五、课后阅读:科学世界((另备课件讲解)

  了解轮轴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轮轴和斜面一定是省力机械吗?

  (播放生活中常见的使用轮轴和斜面例子,使本节课由生活常识到物理知识,再回归到生活之中,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

  授课人: 康道伟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测量滑轮的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滑轮的机械效率活动,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增强操作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量、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PPT课件 导学稿 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铁架台及相关器材等(器材每四人一组)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法、阅读法、小组交流讨论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含义,为什么要引入机械效率。

  难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区别,测油轮组的机械效率操作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习和交流 (课前一天分发导学稿,让学生事先进行预习和对教材进行了解。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中指导 学生对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进行交流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自己不懂的地方

  新课引入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1、温故知新:回顾爬上相同的楼高,有没有力做功,做功大小、做功快慢,动滑轮的特点

  2、如图,每个钩码重0.5N,直接用测力计拉着两个钩码上升10cm,拉力做功为 J。

  导入新课。

  二.新课

  新知导疑:

  1.接上题,若用动滑轮将两个钩码提升同样的高度,完成下表:

  物体重/N 物体升高/m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J 拉力/N 拉力移动距离/m 拉力做功/J 与4题比是否省功

  新知导研:

  2.讨论:为什么使用了动滑轮后做的功不同?

  3.老师总结:使用应何机械都不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板书在黑板上)。

  4.教师总结:完成《导学稿》中的第七题,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新知导悟:

  5.[即时练习]

  (1)再举一个用水桶打水的事例来加深学生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理解:抓住完成某一事件的“目的”,完成“目的”部分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而额外不得不附带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用水桶从井中打水

  在进中捞桶上来

  (2)将5题中的动轮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其各个量怎样?

  6.老师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

  老师例举:起重机的效率60%的含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新知导练:

  7.课本例题

  8.实验:

  测量油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师先让学生明确:要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首先要测那些量,然后展示课本中的表格。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9.各级汇报实验情况。同时请同学回答: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有哪些?

  三.小结

  功的原理:

  学生快速回答

  学生计算拉力做功

  并举手回答

  学生动手过完成实验。

  学生讨论,然后小组发言

  学生从具体的滑轮中得出有关“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有关概念。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新旧知识联系

  测力计提升重物,让学生体验做功的过程,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同时也为下面与动滑轮做功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意在过渡到机械做功,与上述直接做功对比,引入有用功和额外功等概念。

  意在让学生自已自然而然的引出“有用功”,“额外功”等。

  这个讨论内容是学生从旧知引出的新知,知识的“生长点”引出自然。

  “功的原理”虽在新版教科书中没要求,但有必要提出来,让学生了解。其实课上到这里,得出“功的原理”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具体的事例出发,从旧知出发,得出新知,很自然,学生自己得出,而不是强加,只是给这些功一个专用名词: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在让学生能加深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

  学生思考换成质量大的动滑轮后,各个量的变化,为下面引入机械效率作铺垫。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

  理论联系实践是物理的根本。

  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算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一方面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动手的能力。

  实验的目的除养成动手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密度及物质密度的测定。密度是第六章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与第五章已经学过的比热容概念相类似,也是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密度是学习压强、浮力知识的基础,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完成本节内容需要有质量、体积等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有质量测量和体积测量等实验基础。 本节以学生已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一经验引入,通过经历“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过程,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比值是一定值”和“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密度的概念。

  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进一步巩固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体会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了解生活中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

  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客观现象探究其背后隐含的客观事实,认识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分享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的得出过程,认识分析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养成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的团队意识。 (2)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介绍,感悟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间的紧密联系。(4)通过阅读“王冠之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领略科学与人文的不凡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4~6人一套):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相同规格的铁钉若干;相同体积的小铜块、铁块、铝块若干;托盘天平;量杯;量筒;烧杯和水等。

  2、演示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水、食用油、牛奶;烧杯和托盘天平等。 3、自制PPT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密度、测定物质的密度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同”生活认知经验出发,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各小组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密度的概念。通过学生实验“测定物质的密度”,进一步巩固对密度的理解,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密度的概念。方法是:通过体验、演示、探究等递进式的实验,强化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与比热容概念的类比、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辩析,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和密度知识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经历讨论、小组间交流、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和进一步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反映物质的特性,从而形成密度的概念。

  本设计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物理知识与生活、其他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启发和点拔作用,进而养成探究意识和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I 学生活动1

  用手掂量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感受它们质量上的差异。 情景I 演示实验

  将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水、食用油、牛奶的相同规格的烧杯,两两组合放到已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上,观察现象。 活动II 学生实验1

  利用给定的器材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 活动III 小组交流

  小组间分享交流实验成果,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活动Ⅳ 应用1

  阅读教科书P5页上的常见物质常温下密度表,进一步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情景II 视频

  播放鉴别未知矿石的片段,引出如何测定物质密度的主题。

  活动Ⅴ 学生实验2 测定物质的密度。 活动Ⅵ 应用2 密度知识的应用。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自主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通过分小组的实验探究,结合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的结论。而后小组间对各自的实验结论进行交流,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形成密度的概念。

  第二环节,学生实验,测定物质密度 通过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分别测出给定物质的密度。 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学生活动:用手掂量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感受它们质量上的差异。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

  2.演示实验:将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水、食用油、牛奶的相同规格的烧杯,两两组合放到已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上,观察现象。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质量一般不相同。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 3.密度

  (1)学生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分小组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体积与质量的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结论。

  (每小组桌上可以摆放两种以上的物质,以便操作熟练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对同种物质的探究任务后,可以对不同种物质进行探究。)

  (2)小组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实验及对数据的处理过程,阐述各自得出的结论。结合各小组研究对象的不同整合数据,开展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的结论。

  (3)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结合上述过程得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介绍密度的物理量符号ρ,并由定义式导出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而后简单介绍“千克/米3”与“克/厘米3”之间的换算关系。

  4.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复习比热容概念,将密度与比热容进行类比。

  辩析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某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阅读教科书P4~6页,了解影响物质密度的因素,进一步加深理解密度是反映物质本身特性的一个物理量,与自身的质量与体积均无关。

  5.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结合固体、液体和气体各状态分子间隙的不同以及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密度的差异。(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可以多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如水在4℃时密度最大等。)

  (三) 知识应用 6.巩固练习

  (1)运用已学知识完成教科书P6和P7页上的例题1和例题2。

  (2)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叙述其物理意义。 第二课时

  (一)引人

  1.用黑色颜料涂黑一铁块或小钢块,要求学生判断组成此物体的物质,即给出问题“如何鉴定物质?”,然后播放《科学》上鉴别未知矿石的视频片段,引出测定物质密度的课题。

  (二)新课 2.测定物质的密度 (1)设计实验方案 ①固体物质密度的测定

  结合已有的密度知识,讨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完善之处,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引导同学补充完善。

  由于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定需要借助量筒间接测量,所以首先要强化量筒的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明确所谓在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就是指能将待测固体浸没又不应该让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超过量筒的量程。然后,讨论在水中漂浮及沉底物体体积测量的方法,最后确定“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②液体密度的测定

  “液体密度的测定”的关键是要讨论具体的操作细节,即是要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记下倒出液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两次质量值相减得出倒出液体的质量,将此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就是所测液体的密度值。(要详细讨论这一操作之所以能有效减小误差的原因)

  (2)学生实验

  根据讨论、交流后的实验方案,分小组分别测定铜块、木块、水的密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与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三) 知识应用 3.巩固练习

  (1)通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 (2)利用已有知识完成教科书P8页上例题3.

  (3)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0.5千克,装满水后质量为1.5千克。若用它来装煤油,则可以装多少千克?(已知ρ

  煤油

  =0.8×103千克/米3)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难点是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说明

  情景Ⅰ 生活实例

  (1)货物在起重机作用下被举高了;(2)机车制动后,列车逐渐驶向站台。

  活动Ⅰ 讨论

  请学生分析货物、列车的能量变化。讲出功的定义(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活动Ⅱ 搬重货物

  三种方式搬货物。一种只做原地上下搬的过程,另外一种则搬着货物来回走动。第三种原地搬起货物挺住不动。这些情景,让学生讲出做功的两个要素。

  活动Ⅲ 讨论、交流

  (1)逻辑推理,探究功的规律

  ①功的公式

  如图1,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l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

  计算公式:W=Fl。

  如果细绳斜向上拉滑块,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lcosθ。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W=Flcosθ

  结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运用公式计算功:给出F=100N、l=5m、θ=37°,与同学一起计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②功是标题,探究合力的功

  再根据公式W=Flcosθ做启发式提问

  将F分解到l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cosθ,再与l相乘,结果仍然是W=Flcosθ。

  例1 如图所示,F1和F2是作用在物体P上的两个水平恒力,大小分别为:F1=3N,F2=4N,在这两个力共同作用下,使物体P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移动5m距离的过程中,它们对物体各做多少功?它们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是多少?F1. F2的合力对P做多少功?

  从合力功与分力功所遵从的运算法则,深化功是标量的认识。

  解答过程如下:位移在F1、F2方向上的分量分别为l1 =3m、l2 =4m,F1对P做功为9J,F2对P做功为16J,二者的代数和为25J。F1、F2的合力为5N,物体的位移与合力方向相同,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 =FS =5N×5m=25J。

  合力做功

  两种求法: W合=F合·l·cosθ; W合=W1+W2+W3… 此为代数和

  ③运用公式—探究正功、负功

  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

  总结:

  当0°≤θ<90°时,cosθ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物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当θ=90°时,cosθ=0,W=0,力对物体做零功,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当90°<θ≤180°时,cosθ为负值,W为负值,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同学讨论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例2 如图中,a图中的推力对正在前进中的小车来说是阻力,b图中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阻碍小车的运动,c图中上升中的小球,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小球的上升,三个力均对物体做负功:

  a.图中推力做功

  b.图中摩擦力做功

  c.图中重力做功

  讨论结果:当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

  力对物体做负功,从动力学的角度看,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绝对值),即:

  。

  (2)实际运用

  例3 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考察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例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力的大小为F=100N,使雪橇在水平地面上移动l=5m,如图所示。雪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70N。求:

  ①人对雪橇的拉力所做的功;

  ②雪橇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③力对雪橇所做的总功。(sin37°=0.6,cos37°=0.8)

  (3)作业布置 略

猜你喜欢:

1.初中物理弹力教案应该怎么设计

2.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怎么设计

3.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是怎么设计的

4.初中物理课教学设计

5.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37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