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技巧,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 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
高度重视了解、观察与研究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实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落实。启发动手用脑,点拔思路窍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互动、应用和乐趣中学习,让学生在读、写、画、说、听、做的多种数学活动中学习。与学校学习同步,促进听课,促进阅读,促进自学,改善做题过程,切实提高完成学校作业的效率、效果。有时可以:让家长配合整理学生的错题本。让家长配合促进学生在学校的听课效果。
创造性使用教材,讲练结合。既需要练够,又需要讲透。一题多法,一法多题,解剖解题过程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成功之母。错题连做,总结归纳,方法指导,心理疏导。
在一对一和小组辅导中,不简单重复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门见山,集中选择有适当综合性、适当难度的好题,并且题型足够广泛,既练透,又讲透,回归教材,回归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规则)、定理、思想和方法,巩固基础,深刻理解基础,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综合能力。
有时可以:通过验根(解),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更好地理解根与方程的概念;通过同一种方法做不同的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数学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做同一道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要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做题方法:多审题,勤画图,小步做题,多写几步,每一步都要做得明白。做对第一,做快第二。掌握做题节奏,该慢则慢。充分体验和深刻理解做错一步、做错一个正负、做错一个括号或马虎粗心一下发生的严重代价。小题大做,难题易做,大题小做,各个击破,全面考虑,分类讨论。
有时可以:让学生讲清所做题的每一步;让学生把教材例题当习题做,做后再阅读例题的解答过程。
做题过程:阅读理解,审题分析,画列算探究,逐步逼进,先易后难,坚持到底。
总之,学数学“算、画、想”三个字很重要。计算、运算、化简都不能怕麻烦,都需要坚持到底,并需要保持很高的正确率。画草图既要有形,又要有数,画得不好或画错了,就一定要重新画。画一次辅助线不成功,就要再做新的尝试,直至成功。想就是思考,懒思学不好数学,思考得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准确都学不好数学。解数学题时,在读题、读图、审题、做题的过程中,边算边想,边画边想,多写几步计算(运算)步骤,根据需要多画几遍图形,把图形的关键点、线和轮廓画得更清晰些,一般就会利于深入地想、细致地想、全面地想、准确地想。如果把“算、画、想”三个字真正做好了,那解数学题一般就会既对又快。
教师注意:抓重点,以点带面。解难释疑,突破难点。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管平时,防低效,保提高。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建议
一、备课过程改变,由繁向简转变
在以外的备课过程中,总是通过查阅图书参考资料和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大篇幅抄在教案本上,而通过电子备课,除了得到课本知识和参考资料外,还有很多的课外知识补充给学生,备课内容也直接通过打印机打印,在电脑上增删内容简单,节约了备课时间,使备课过程由繁向简转变。
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总是将教学内容,以半数形势写在黑板上,学生学习以记为主,方法上缺少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从黑板转向电视屏幕,学习内容从枯燥的文字转为优美的图象、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乏味转向兴趣,学习方法转变带来了学习效果的改变。
三、教师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粉笔充斥整个课堂,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取代了黑板,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一些抽象内容通过影响变得直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环境的改变和教学效果的改变。
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备课时间,增加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视野,收获菲浅。
把课堂还给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长期以来, 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 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 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 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 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技巧
1. 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 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 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 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 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 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 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 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 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路与教师同步; 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 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听, 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 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 “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 例如: 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 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 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 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猜你喜欢:
4.初中数学教师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