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案及反思
品德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案及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3、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回报父母的技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教学准备:投影 光盘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课前的小调查、小搜集的情况
1、同学们,爱的寻访,真心的收藏,你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见。
请来“爱的小屋”交流交流。
2、媒体出示:小脚印、小衣服、小帽子、小奶瓶……
(1)这些东西你熟悉吗?在哪儿见过?何时用过?
(2)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来的有关小物品。
3、从这些物品中,怎么能看出来你的变化呢?
二、活动:寻找成长的足迹
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足迹
呢?记下你观察到的结果。
2、各小组活动:
比比看看活动:
(1)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脚印或相册中出生时印有脚印图,与现在的脚比。也可以分别量一量,记下来。
(2)用毛衫与身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
(3)小帽子与现在头比,得出结论:头长大了。
(4)小奶瓶,以前每次吃多少牛奶,而现在每顿吃一碗饭。
3、小组活动的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比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4、问问、称称、量量活动
(1)实物演示:搜集自己出生时躺在磅称上的照片。
(2)说一说你现在的重量和身高。
(3)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5、幸福的回忆活动
(1)请孩子出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
当时有什么难忘的有趣事?
(2)小组活动:自由组合,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搜集来的照片,并将听下来的事情告诉好朋友。
(3)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操碎了心,为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
(4)总结: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洒满了爸爸、妈妈辛勤的汗水,洒满了深情的爱。父母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学本领,学做人,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请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悄悄话。
三、交流悄悄话活动
四、小结(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爱的小屋”。上一课时,我们小朋友共同回忆,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给我们的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艰辛。小朋友们把那一句句爱的寄语写在了“亲情悄悄话”里,留在了“爱的小屋”里,使我们爱的小屋充满亲情,更加温馨。
过渡:在爸爸妈妈关心、呵护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不,那么,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呢?
二、听故事,学孝敬之行
1、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录像故事。
2、讨论:这首歌曲实际上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
4、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6、出示“我能做”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当时怎么想的?你做时,爸爸妈妈说了什么?表情如何?
三、竞赛表演,思孝敬之行
1、公布比赛规则(小组参赛,集体计分,每组抽一名同学当评委;抽必答题,小组讨论;选派代表,竞赛抢答)
2、必答题:
(1)爸爸加班去了,这时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请列出你可能想到的并表演出来,提示:注意语言动作,可加上适当道具。
(2)妈妈过生日,你会怎么做?
(3)爸爸为一件事不开心,你会怎么办?
(4)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办?
(5)你正在看一部你喜爱的动画片,妈妈叫你去拿碗筷准备吃饭,你会怎么做?
3、抢答题:
(1)妈妈烧了一桌好菜,我……
(2)爸爸答应星期天带我买滑板车,可他没有买,我……
(3)早上时间紧张,妈妈忙着烧饭,我……
(4)妈妈说今天天冷要穿毛衣,可我觉得天不冷,不需要穿这么多衣服,我……
(5)看图――孝心行动,说一句话:( )时候,我( )。
四、演儿歌,表孝敬之情
1、听儿歌《好爸爸,好妈妈》。
2、表演《好爸爸,好妈妈》
五、课后延伸,发展评价
板书设计:
3、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那么,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儿童更好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呢?
昨天的品德课,我执教了《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本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品德课要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本课设计中的几个活动把学生的生活与课堂勾连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搜集自己小时候物品、问问称称量量、幸福的回忆、听爸爸妈妈真情诉说、亲情悄悄话的活动中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了对父母的爱,活动从生活中来—真实,活动到生活中去—有效,从而使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
二、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四十分钟的课堂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让我们的活动更实在、更有效,必须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从整体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优化教材,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事先了解,我发现班上有位有心的妈妈拍下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便合理利用资源,把孩子的成长历程展现给全班的小朋友看,了解成长的喜悦和不易。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我事先请所有的家长写了孩子成长中的小故事,并邀请两位母亲到学校录制VCR,家长真实感人的述说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体体验
教学的活动应该是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的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达到辨析明理、自我内化的目的。在活动时,我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发挥教材的情感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中,力求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有倾吐、表现的机会,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被冷遇或排离在活动之外。注重学生体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感受,让他们真正受到关爱。
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活动的有效性和实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学生对父母的爱体会得还不够,还是停留在浅表。这可能也是因为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总之,品德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