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

威敏分享

  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初中物理质量教案,供你参考

  初中质量教案

  一、教学知识点阐述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质量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

  (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质量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质量的工具有很多,可先向学生介绍几种秤,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用来称质量的.然后重点讲实验室里用的天平.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讲述的对象.如果本校实验室里托盘天平较多,学生实验中主要用托盘天平,则可重点讲托盘天平.

  天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师应从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三个方面入手.为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为下几节课打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层次讲授.

  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组织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弄清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

  (二)组织学生分析、比较同一材料组成的不同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三)组织学生观察天平,观察应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局部的层次进行.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以下为本教学示例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可参考本示例和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dm3的纯水、大烧杯、天平、砝码盒、金属块、杆秤、托盘秤、板书演示课件、投影仪、各种幻灯片、铁钉、铁锤、冰、水、“天平的使用”交互式动画

  五、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导入

  需要的教具与学具:教室内的各种装备、行星与恒星的幻灯片、讲桌和木椅实物、铝锅和铝勺实物、铁锤和铁钉实物.

  方案一:观察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教室外的树木、房屋、汽车、飞机,放映幻灯片“行星、恒星”,向学生介绍物体是由铁、木头、水等各种材料组成的,人们叫这些材料为物质,也就是说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方案二: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几种物体,指出它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例如,指出讲桌和木椅由木材构成;铝锅和铝勺由铝构成;铁锤和铁钉由铁构成.接着向学生提问:讲桌和木椅;铝锅和铝勺;铁锤和铁钉除形状和用途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一张课桌比一把木椅所含的木材多;一个铝锅比一把铝勺所含的铝多;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引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课桌和木椅虽然都是由木材构成,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

  注意事项: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质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新课教学

  1.质量的概念教学

  为了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的不同,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质量.

  2.质量的单位

  本处教学建议使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形式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的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克、毫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例如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煤的产量等常用吨,药房和实验室常用克或毫克做质量的单位.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此处可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质量.使学生知道大象的质量是人的近百倍,鲸的质量可达大象的二十多倍,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八十多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三十多万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由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引出质量的测量

  实验演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幻灯片放映辅助实验教学.

  一个铁钉,它的质量是100g,把它弄弯,它含有100g铁这种物质.100g的冰化成水,质量仍是100g.将一个200g的大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质量仍然是200g.

  4.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引入

  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由此引入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识点的学习.

  5.天平的构造

  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天平,认识它的构造.认真观察砝码盒内的砝码,观察盒内每个砝码的质量数,提示学生注意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应当用镊子夹取.

  学生观察一段时间,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天平的实物图打在幕布上,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说出天平各部分构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自己所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

  6.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教师可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组让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自己动手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搞清楚使用的步骤和方法.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反思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同时它也是学习力学知识的开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并配以形象的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在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的环节,教材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测质量的工具入手,进一步引导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天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ppt和flash动画,及微视频的观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

  提前设计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实现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我还将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际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将橡皮泥的位置、形状改变后的质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教师只巡回指导,个别点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动手操作和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3、教与学方式的创新:

  借助微视频等资源实现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此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中紧张的45分钟拉长到课下,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地方还可反复观看微视频,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课堂上,学生针对自己课下预习的疑惑进行分组交流,互帮互助,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上善若水”,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感兴趣:

1.八年级物理质量教案

2.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3.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4.初中物理热机效率教案

5.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320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