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颗钻石教案

芷琼分享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人教版七颗钻石教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颗钻石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教学时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概括这部作品主要故事情节。

  (二)能力目标:学会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了解童话的特点,并尝试运用想象进行再创造.。

  (三)情感目标:感受爱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①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并作分析概括。

  ②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③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四、教学对象

  本文是初一下册的一篇童话,对于初一学生而言,童话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文体,阅读时没有文字障碍,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讨论童话的主题。教学时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气氛中并为之感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教改理念贯穿和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出发,课堂应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媒体

  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设计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用优美的旋律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中。借助媒体介绍作者,展示故事中感人的画面,努力使整堂课做到音诗画的完美结合,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伴着《爱的奉献》教师范读一首诗谜:用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让它随着树不断地成长壮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的名字”应该叫什么?由此引出本文,托尔斯泰用童话的形式对爱作了深刻的诠释。配乐诗朗诵,设置了一个非常好的意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会讲出“你的名字”是指“母爱”、“友情”、“爱心”等一些永恒的话题。爱已经在学生的心里击起第一层涟漪。这样也就能非常自然地过渡到本文的学习。

  (二) 合作探究 获取知识

  1. 介绍作者

  借助媒体,播放影片,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作适当的补充。

  媒体的介绍加上学生的补充,使得学生对作者本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2.呈现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七颗钻石的来历及其产生的原因。

  了解童话的特点,并尝试运用想象进行再创造。

  自由朗读学习目标,使本堂课学习在学生自由发挥的同时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3.用童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人一组讨论:文中的七颗钻石是怎样诞生的?

  实际上探究七颗钻石的产生过程就是去寻找水罐的变化过程,就是去感受爱的凝聚过程。

  4.探究完钻石的诞生过程,学生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用童声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概括故事内容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这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爱在学生内心掀起第二层涟漪

  (三)想象训练 强化思维

  5.学生自由讨论:

  了解童话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整理归纳。

  这是一个由开到合的过程,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

  6.由童话最突出的特点“丰富大胆的想象夸张”拓展开去,假设小姑娘在找水过程中所遇到的小狗,过路人…都是上帝派去的使者,当他们和小姑娘相遇后,回去向上帝报告所发生的事,他们会如何说?借助媒体给出示例。

  静静的夜/上帝遥望人间/江流干涸,草木桔萎/上帝知道——有一位姑娘能拯救人间/

  他召唤派去人间的使者——

  一棵小草回来说:“亲爱的上帝/这位姑娘为母找水/曾疲惫不堪累倒在我身旁/她手里捧着一只空水罐/梦中喃喃地/全是自己生病的亲娘。”

  一只小狗回来说:

  一位圣人回来说:

  此时,水罐飘飘悠悠来到上帝身旁:“亲爱的上帝啊/小姑娘她高贵的心灵让我无法阴挡/她的母亲也同样伟大。”

  上帝看着人间微笑道:

  假设小姑娘在找水过程中所遇到的小狗,过路人…都是上帝派去的使者,当他们和小姑娘相遇后,让学生想象他们回去向上帝报告所发生的事,这不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对文章材料的整合能力。

  7.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竞赛)

  ①“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小姑娘找水的过程。

  ②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象来说一说。

  ③ 当水罐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的水流时,地球上是怎样的一幅景象,用你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

  这一环节较之上面一个环节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学生有了更广阔地想象空间。这三个题目顺序的安排也是层层递进的,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同时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能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8.走出童话,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美丽的大熊星座,从日落到天明,不停地围绕着北极划圆圈,她一年四季都高挂在北方的天空上,俯视着人间,有一天,她落泪了,那是因为她看到……

  语文就是生活,学习任何一部作品总要回归生活。“美丽的大熊星座有一天落泪了,那是因为她看到……”

  学生对这个题目充满兴趣,而且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才华显示出来。

  (四)总结全文

  9.用“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 (狄更斯 )这句话作为这堂课的总结。

  我们心中多一点爱,生活就多一点美丽!

  相信这节课学生不人仅训练了思维,而且心灵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探究七颗钻石的诞生过程,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而且通过各种类型的题目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整堂课真正把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能自主地合作、探究完成整篇文章的学习。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走出童话,走进生活”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将语文和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媒体的运用上,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辅助功能,借助媒体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七颗钻石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猜你感兴趣的: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

2.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3.《七颗钻石》人教版教案设计(2)

4.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十九课七颗钻石

5.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

    284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