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文娟分享

  课堂的有效性实施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规范课堂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论文,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实行班内分层教学,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即不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施教方法,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对学生分层

  在刚接手新的班级时,根据上一学年期末考试成绩把班内学生按知识程度的低、中、高初步分成A、B、C三个层次,即A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需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B组学生成绩中等,通过课堂教学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C组学生为能独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任何一个人,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域,因材施教,最终缩小优差生之间的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根据不同形式的测试、课堂上的表现等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向高一层次发展的机会和动力,让尖子生冒出来,使大多数学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

  二、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1.备课:把握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梯度。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A组学生能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B组学生能够掌握中等难度的知识,C组学生能够掌握较难知识。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定义时,教学内容可设计三个层次:(1)引入一次函数的定义,举例并理解满足怎样的条件时一次函数又称为正比例函数;(2)运用定义,充分理解,举例说明当函数中的自变量指数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如:当=时,函数是一次函数;(3)定义拓展,当函数中的和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如当=时,函数是一次函数。

  2.上课:上课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即针对A组学生教师扶一把;知识的应用,针对B组学生教师指导一下;知识的拓展,针对C组学生教师点拨一下即可。在时间安排上,确保A、B两组学生的需求,一般25至30分钟,保证A、B组学生听懂、吃透。知识的拓展,一般5分钟左右,使C组学生学有余味。通过多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而达到较高要求,使课堂教学的参与达到最大化,有效性达到最优化。

  3.作业及评估:每节课后根据本节内容知识设计几组题,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由浅入深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小题,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提升,形成一个知识链。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求A组学生完成低档题时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在完成中档题时争取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考查时,每份试卷基础分为70分,中等题为20分,高等题为10分,对于A组学生满分为70分,B组学生满分为90分,C组学生满分为100分,最后得分折换成总分为100分。再结合学生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重新调整组别,使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最近的发展目标。

  三、指导学习方法

  教学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师应当使学生在不懂的东西面前出现疑问,让他们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探索中发展能力。“班内分层教学”中,利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整个课堂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并且不同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即时调控。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不再主要靠听,而是动手动脑解题,即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学习很轻松,课后作业做得又快又好,且学习成绩很好,但有些学生学得很辛苦,几乎放弃了所有课余时间在努力学习,但成绩还是不理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形成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智力问题,学得辛苦的学生智商并不低,而且在某些方面比成绩好的学生反应还要快,只是这些学生上课时大部分不能专心听讲,由于没有领会课上的知识,导致课后化了不少的时间都完成不了作业,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好。长期下去有部分学生就会形成“我比别人笨”这种心理,慢慢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首先,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状态确立合理的目标,科学调节学习的强度,科学分配学习的时间,培养学习的兴趣,绝不仅仅是跟在教师的指挥棒后亦步亦趋,从而在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错,但必须改正,切不可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说一些伤学生自信心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呀”,“已经讲了多少遍了,这么简单的题目还不会做”,“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看别人学得多好,你在学什么”等等之类的话最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还会令这些学生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在分层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能解决的题组,至少让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我和别人一样也能做,而且也能做好。解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及时加以改正,少批评,多鼓励。让学生在心灵上能愉快地接受学习,从而自主有效地投入学习,慢慢地进入良性循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喜欢,越学成绩越好。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班内分层教学中,把一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数学问题来解决,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学。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指导

  分层教学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次题组与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关系。A组学生在解决低档题材时,B、C组学生虽然没做,但A组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的方法以及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对于中档题,是要求大部分同学掌握的层次,是A、B、C组学生联系的桥梁,C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拿出答案也不是十分轻松了,此时是他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在解决高档题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使B组学生够得着,C组学生学有余味,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分层教学使整个课堂的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活跃状态,中差生起点低,新的知识容易掌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优等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这样的教学使得各层次学生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思路

  一、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将知识的讲解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个笔记本2.2元,她买了2本笔记本.请你帮她算一算,她还可能买几支笔?这样,从具体问题出发,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课堂讨论,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进行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不但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现象,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要加强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加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水平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多边形与圆”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探讨性问题:我们知道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作圆,可以发现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圆上,并且这四个顶点把圆分成了相等的四段弧.反过来,我们把圆分成相等的四段弧,并依次连接各等分点,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吗?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发现:由弧相等弦相等及弧相等圆周角相等,可以得到圆的内接正方形.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圆五等分、六等分、n等分可以得到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n边形吗?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常常都是采取教师讲解知识,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多少学生记多少,课堂教学缺乏思维训练环节,课堂教学沦为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自身独立学习能力缺乏,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知识缺乏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多设置一些课堂提问,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教材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引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入探究性问题,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入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探究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知识,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及时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及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通过探究性合作学习,可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弧长和扇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先以90°的圆弧为例,计算其对应的弧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思考问题:圆心角为n°,如何计算它所对的弧长呢?请计算半径为r,圆心角分别为180°、90°、45°、n°所对的弧长.这样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可加强学生对弧长计算公式的理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建立、数学思维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作者:陈文捷 工作单位:江苏南通市虹桥二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三: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因素及措施

  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因为许多因素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下面就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特征

  三维目标是教学活动完成后期望达到的效果和准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标准.初中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学有效性即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守教学目标,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首先,教学最终是要符合教学目标,所以目标导向是主要的特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照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其次,主体参与的特征.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最后,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发展(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性实施.

  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的教学效率观念不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利用拖堂、占用自习课的时间赶教学进度,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性的把握.(1)教学活动的反馈不及时或单一.一是作业批改不及时或不认真.由于有些作业内容上课时会讲,导致教师在批改时不负责任或是只写日期或是直接打对号.二是反馈单一.只通过作业情况反馈,没有与学生进行谈话或是互动.(2)教学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性.一是缺少互动.二是教学手段、方法和导入等需要改善.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数学概念模糊,数学思维能力不强.由于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性、立体感要求较高.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对学生的立体感和抽象思维要求很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或是功利性的学习,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学内容有效性处理.首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关系.预设是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过程,如教案的准备,生成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实际教学情况.两者有时并不一致.面对课堂活动的突发性情况,需要教师的反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及时把课堂拉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正轨上.其次,教学内容的展示要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数学的数字性很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呈现中要运用技巧使课堂更加的生活化和实际化.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把课前亲自制作的图形给学生展示远比在授课时要学生自己想象图形更具体形象.要注意课程特点,注重公式的使用和习题的练习.课堂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探究兴趣,还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妥善处理预设和生成关系,保障课堂顺利进行.

  2.有效规范教学过程.首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联系实际.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而那个发明者提出他要在棋牌上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四粒,第四格八粒麦子,以此类推直到第64格.请问: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这属于故事展示的一种方法,学生对于麦子的理解比抽象的数字更具体,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其次,在讲解习题时,要做到精讲细练.比如,同一类型的题,集中训练,选取经典的题型(多变的题型和联系广泛的题型等),从解题思考、解题过程,完善每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比如,在讲课中,可以多提问,多讨论,在一个例题讲解后,可以选出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本堂课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学习内容.在这里,要注意多种反馈模式的使用.教师可以让课代表收集学生这堂课还未解决的问题,在下堂课或自习时集中讲解.

  3.建立有效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教学氛围,能够对教学活动施加影响.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通过委婉合适的方式提出.在讲课和提问中,教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尊重所有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促进教学有效开展.总之,课堂的有效性实施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规范课堂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作者:范建琴 单位: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学

  看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的还看了:

1.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之我见

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教育心得

4.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5.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83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