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归纳整理

欣怡分享

  初中的生物其实并不难学,觉得难学的同学主要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后没有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为此,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二者缺一不可。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竞争关系(争夺食物、空间等)、合作关系。

  5,食物链:起点是一定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消费者(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显微镜细胞的结构

  1,显微镜所看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总数越少(大暗少)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光线强时: 用小光圈、平面镜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应滴加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应滴加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二者均用稀碘液染色,目的是为了更好观察细胞结构。

  4,动植物细胞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的绿色部分,一般在叶片中才有,当然部分茎也有)

  5,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膜、核、质)

  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叶,场所是叶绿体;动物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液泡:存在酸甜苦辣等物质

  ▌细胞的生活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数目和形态结构和原细胞一样

  2、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绿色植物细胞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胞织器系人)

  6、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7、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通过表膜进行呼吸,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

  8、病毒: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被子植物的一生

  1、孢子植物有

  (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 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无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

  4、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外面无保护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危害,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籽粒饱满,胚结构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种子

  6、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成

  8、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9、花的主要结构: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过程

  10、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原因:它生有大量的根毛适于吸水,,

  2,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运输方向向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运输方向向下

  3,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动力

  4,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3,呼吸作用的实质:活细胞通过线粒体,利用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原料:有机物和氧气,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及能量。场所:线粒体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 → 二氧化碳+水

  5,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6,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为了延长蔬菜、水果的储藏时间一般通过低温,干燥等措施来减弱呼吸作用。

  ▌人的生殖、人体的营养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平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

  3,参与构建和修复细胞的是蛋白质,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及处于术后康复期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维持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的是维生素

  5,缺维生素A 得夜盲症(傍晚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玉米、胡萝卜、深色蔬菜

  缺维生素B 得脚气病

  缺维生素C 得坏血病(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的果蔬

  缺维生素D 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6,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7、糖类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肠;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酶(万能消化液),因此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精子、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场所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因为肺不断把从外界得到的氧气交换给肺部的毛细血管。所以血液流经肺得到氧,氧气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肺循环)

  2,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把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给组织细胞,供它们呼吸作用使用,氧气含量减少,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体循环)

  3,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咽

  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

  5,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最终运往全身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浆(主要成分是水),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和营养物质及废物,红细胞运输氧气。

  2,白细胞的作用:吞噬病菌 白细胞过多:患炎症 红细胞过少:贫血症(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2,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3,血管的连接:(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回到心房的血管)

  4,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

  5,心脏中的瓣膜:房室瓣(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静脉瓣(只存在于四肢静脉中)

  6,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 肺循环的起点:右心室

  7,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体循环、肺循环的区分:肺循环一定经过肺部,体循环不经过肺部。

  8,背诵口诀:我左图右,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左室主动,右室肺动;

  右房上下,左房肺静;心肌最厚左心室。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初中生物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猜你喜欢:

1.中考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2.最新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3.高考生物重要考点归纳

4.高考生物重点知识归纳知识总结

5.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大全

    384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