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欣怡分享

  初二的物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不能因为简单就掉以轻心。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对所学的知识点不定时进行归纳总结。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二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三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成像大小

  (u)

  像的虚实 应 用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8、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猜你喜欢:

1.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提纲

2.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3.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梳理

4.初二物理复习资料:奇妙的物理现象

5.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整理

    380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