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司法考试>司考资料>

国家干部刑法知识的考试题目(2)

李婉分享

  18.某国税稽查局对某电缆厂的偷税案件进行查处。该厂厂长甲送给国税稽查局局长乙3万元,要求给予关照。乙收钱后,将某电缆厂已涉嫌构成偷税罪的案件仅以罚款了事。次年8月,上级主管部门清理税务违法案件。为避免电缆厂偷税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乙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该案未移交司法机关。对乙应以何罪论处?( )

  A.受贿罪 B.滥用职权罪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19.下列行为中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

  A.某国有公司会计挪用自己管理的资金,参与赌博活动

  B.某国有公司会计通过涂改帐目,把公司的资金据为己有

  C.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救灾款项暂时拿出,供家属做生意使用,数额较大

  D.某合资企业会计将公司的资金暂时拿出,供自己购买家具用,数额较大

  20.最高刑可判死刑的是下述何种犯罪( )。

  A.贪污罪 B.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挪用公款罪 D.受贿罪

  21.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A.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B.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C.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D.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2.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B.明确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C.编造虚假信息再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D.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3.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下列情形可构成犯罪的是( )。

  A.审理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官,向他人透露该未成年个人信息,造成该信息在网络上大面积传播

  B.某离婚案件代理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媒体透露当事人因不能生育导致离婚的相关情况

  C.某办案民警在案件侦查阶段私自将交通肇事案件现场视频发布到网络,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D.在一起强奸案件审理期间,办案民警向媒体透露受害人被侵害的具体细节,造成该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受害人不堪压力自杀身亡

  24.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B.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最高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D.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5.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绑架案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一律判处死刑

  B.以暴力胁迫方式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佩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标识的,应按犯罪论处

  C.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法院可以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

  D.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6.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B.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最高可以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C.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的,最高可以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家干部刑法知识试卷判断题

  1.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 )

  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犯罪数额较大的起点是1万元至3万元,数额巨大的起点是15万元至20万元。( )

  3.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较一般的刑事犯罪,危害性更严重。( )

  4.党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党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 )

  5.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

  6.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

  7.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但不需要面向全社会。( )

  8.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9.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

  10.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 )

  11.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 )

  12.一般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

  13.有些单位采用给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的手段,使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这是为了工作,不是犯罪。( )

  14.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不是行贿,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财物的行为也不是受贿。( )

  15.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不属于贪污贿赂犯罪。( )

  16.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

  17.贪污贿赂犯罪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而渎职犯罪在主观方面大多出于过失。( )

  18.个人贪污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19.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不应从重处罚。( )

  20.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对应的法定刑为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21.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人,承担所有责任。( )

  22.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 )

  2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权控告和举报,受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控告、举报属实、有功的,有关机关应当给予奖励。( )

  24.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

  25.控告人、举报人因为举报而使本人及其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提供保护,必要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26.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对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进行督促、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说明有关情况。( )

  27.控告人、举报人因为举报而使本人及其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提供保护,必要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28.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外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

  29.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0.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你感兴趣:

1.党员领导干部知识测试的相关题目有哪些

2.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目

3.新任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的试卷题目

4.青少年法律基本知识测试的相关题目

5.依法治国基本知识的测试题目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