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2017法律热点案例

维伟分享

  法律教育是近年来法学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法律热点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2017法律热点案例

  青少年犯罪热点案例

  [案情简介]

  一条围巾撕裂6个家庭 杭一女高中生命丧同学之手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

  目前,杭州警方正对案情进一步调查。

  惊闻噩耗家长掩面而泣

  昨天下午,记者了解到,当其中一位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女儿是5名行凶者之一后,掩面而泣。与其余4名行凶者家长一样,面对被害者家属,他们将承受一辈子的痛苦,遭受无以言尽的精神折磨。

  其实早在半年前,杭州萧山区一名高二男生,也为一件不起眼的小碰擦,将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学生杀害。而这名出身贫寒之家的女学生受害时,刚参加完高考,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这两起凶杀案中,死者和加害者都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拿刀杀人,而且杀的还是自己的同学?十几岁的孩子心里究竟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们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都归于暴力?

  这样的青少年犯罪令人震惊

  一位办案多年的资深警官对记者说,杀人分尸,且出自按理看连杀一只鸡都害怕的青少年之手,让人震惊。这位警官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一直存在的老问题。过去一般比较常见的是以大欺小、偷盗、抢劫、打群架等等,类似这起集体将同窗杀害并支解的恶性事件应是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新问题。

  在一般人眼里,女生往往与暴力绝缘。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5名行凶者中,4人竟是女生。警官说:“女孩子在犯罪中表现出的暴力程度,大体可以反映出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暴力的一种心态。”

  当文静、柔弱的女孩子,开始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时,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真的需要重新思考和反省。

  家长感到教育责任很重

  在杭州一个学生家长论坛中,不少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家长纷纷就此发表评论。

  水香苑清说:我觉得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都非常溺爱孩子,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在外面“吃亏”。于是传授给孩子一些“不吃亏”的方法,如何与人 “针锋相对”啊,如何骂人、打人啊,等等。如此教子,虽说能培养孩子好强争胜的性格,但最终也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打手或杀手。

  木子的妈说:很多家长往往在满足子女物质要求之余,而忽略了与他们沟通。我女儿正处于后青春期,情绪也是一会高潮一会低潮。我和她爸更是提心吊胆。奉劝子女在外地读书的家长,没有手机的赶快买,宿舍没有电话,要求学校赶快装,只要有一天听不到子女的声音,就忧心忡忡的。

  琪琪爸说:现在的孩子不能与以前的孩子做比较,社会不是从前的社会,压力也不同从前,孩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一些他们这个年纪不应该掌握的知识,往往应该掌握的心理及生理变化却由孩子们自己畸形完成。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心态会自闭;而在家里,父母很少能真正听听孩子们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在学校里,老师关注的只有学习、只有成绩,十几岁的孩子看似风华正茂,可心中不知淤积了多少阴暗。

  对生命尊重教育的缺失

  昨晚,记者采访了杭州市青少年热线心理咨询师杨迪老师。听到又一起学生杀人案,她感到非常痛心。“这起命案再次折射出我们长期以来在孩子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对生命尊重’的教育缺失。”

  “这导致我们的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对自己生命的漠视。除了伤人,杀人,还包括自杀。”她说,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情感教育的苍白,更强壮、更聪明的青少年一代,反而少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更关注的是孩子或学生如何去竞争,而如何爱护、同情、帮助别人慢慢淡出。“这种冷漠是最可怕的。”

  青少年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教育无效或失败的直接后果。惩罚从来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敞亮,使人生的终极可能性敞亮。毫无疑义,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中的问题虽然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但这样的追问亦是必须的: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救赎的可能在哪里?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律师点评]

  一、追根青少年犯罪

  (一)欲望的囚徒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全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使不同收入层的分化加剧。"恐贫症"成了公众的社会性心病,人成了欲望的囚徒。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的潜在欲望获得了"合法化"的地位,结症也许在于肯定个体欲望的自由权利的同时,个体欲望的自由被同时夸大了。于是社会结构和心理的失衡便成为犯罪的诱因。

  (二)终极关怀的缺失

  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冻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带来了价值判断的多元与生活方式的个性化,终极关怀不得不让位于"及时行乐"的唱词。各种价值观并存所造成的混乱,让正处于人生的弱脆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无所适从。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和健全,可以减少由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激化的犯罪行为,由于社会保障是作为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保障,至少能够消除和减少那些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发生的犯罪行为。"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是否适用于社会进化?我们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这些问题都亟待探讨、回答。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可乘之机

  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流量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而有人把犯罪现象视作"现代化的副产品"。"有钱就有一切"成为行动纲领,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以致陷入了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理智毁灭的境地。

  (五)同辈交往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交往原指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中发生的人际交往,由于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的独特关注,现通常专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交往。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动态上表现为信息沟通、物质交换;在静态上反映为人际关系,即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由于青少年的敏锐与个性的不成熟,往往情绪强烈,易走极端,致使部分人为获得"自尊"而攀比,为"行侠"而入魔,为"仗义"而铤而走险。

  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我国青少年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趋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现实中需要全社会共筑社会防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针对现在青少年喜欢卡通、动漫的特点,将法制宣传知识融于这些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节目中,寓教于乐。

  2、构筑学校防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关心。让青少年学生除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接受系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3、构筑家庭防线。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楷模,在尽到抚养教育子女义务的同时,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构筑法制防线。对已经走上了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实施“浪子回头金不换”工程,这相对于单纯的惩罚而言更有意义。

  从以上青少年犯罪热点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并且青少年事情孩子也有着自己特点,家长和老师要十分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

  法律热点常识---老虎伤人,责任在哪方

  事件回顾:

  老虎伤人事件发生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内,时间是23日下午三点左右。

  从当时的监控视频看,事件发生时,一辆白色小轿车在游览过程中突然停下,副驾驶座位上一年轻女子从一轿车下车,打开驾驶座车门和一男子说话。

  身后突然蹿出一只老虎,随即女子被老虎扑倒在地并拖走。随后男子和车后座上的一名年长女子下车追赶。紧接着,园内巡逻车赶过来。

  动物园和游客签署“免责协议”就能免责吗?

  据了解,自驾游的游客入园前都会与动物园签订《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内容为“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如因违反上述规定发生的车辆损伤和人员伤害,自驾车主应负相应的责任”。对此法制网记者采访了朝阳区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会主任、北京市卓代律师事务所张金澎律师。

  张金澎律师认为,进园前签署的免责协议是否有效要看双方约定的具体内容是否违反合同效力的禁止性规定,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也就是说,如在合同中约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由于自己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不承担责任的约定无效,从目前的情况看,如约定内容为“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如因违反上述规定发生的车辆损伤和人员伤害,自驾车主应负相应的责任”。并不是免责条款,不应认定为无效。

  老虎伤人事件,导致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就园方和游客的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张金澎律师表示,该事件是特殊侵权事件,所谓特殊侵权责任是指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责任主体、主观上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规定的致人损害的行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动物园中的老虎伤人甚至造成游客死亡事件首先认定应由动物园承担责任,但是当动物园能够证明其已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在此,举证证明已尽到管理职责的是动物园。如果动物园不能在其设备设施、安全提示警示、动物管理、游览路线、游客管理等等方面已尽到管理职责和安全注意义务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尽管园方提示游客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等提示,能否减轻或免除园方责任?对此张金澎律师认为,园方仅证明尽到了警示义务不是免除园方责任的唯一理由和依据,园方应证明自己在管理职责的各个方面没有任何过错,此时才能够免责,从目前的情况看,游客本身有过错,但游客本身有过错不是园方免责的理由,只能是减轻责任的理由,尤其是野生动物园在游览时游客的危险性远高于普通动物园,园方在设备设施、安全提示警示、动物管理、游览路线、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所需承担的管理责任也要高于普通动物园。

  
看过“2017法律热点案例”的人还看了:

1.2017法治十大案例

2.2017两会热点解读

3.2017年时事政治重大热点

4.2017热点议论文素材

5.2017十大慈善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