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认定入户盗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李婉分享

  在生活中,入户盗窃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而居民们为此也开始担忧。那么,到底认定入户盗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定入户盗窃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你们。

  认定“入户盗窃”的注意事项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合二为一的门市,经营时间内不认定为“户”,而在非经营时间,根据情况则可以认定为“户”。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盗窃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的,不属于“入户盗窃”。

  盗窃罪与职位侵占罪的区别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 规定: 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主要有以下的区别:

  (1)盗窃罪是一般主体,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即特殊主体;

  (2)盗窃不是利用职务便利,职务侵占罪必须是利用经手、管理财物的职务上的便利而不是工作上的便利;

  (3)盗窃罪非法占有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而职务侵占罪侵占的对象只限于本单位的财物并且是本人经手、管理的财物。

  盗窃罪的数额分类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 为“数额特别巨大”

猜你感兴趣:

1.入室盗窃被抓算是既遂还是未遂

2.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要怎么认定

3.入室抢劫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4.入室抢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