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儿童防骗安全知识普及

李婉分享

  教育孩子安全知识,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同时也离不开家长。那么,应该诶孩子灌输什么防骗意识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儿童防骗安全知识普及

  1、记住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一定要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同时模拟特殊情况和孩子一起演练。

  2、不和陌生人说话。这是英国最重要的警语之一,要告诉孩子别跟陌生人说话,并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不给犯罪分子诱骗机会。

  3、3岁学会认方位。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要教会他正确认识方向。不妨学学这首歌谣;“清晨太阳升在东,夜里马勺北斗星。街道门牌要记清,会认东西南北中。”

  4、制作护身卡,家中留底,或交幼儿园、小学班主任保管。它也叫儿童身份识别卡,由澳大利亚警察发明,包括孩子的食指指纹、DNA、彩色照片、病案记录、血型、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此外,稍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走夜路的女孩还可以带个尖叫警报器或者哨子,遇到坏人时就能呼救,威慑坏人。

  5、走失时站在原地。告诉孩子一旦找不到爸妈,就站在原地不动,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以免太隐蔽父母找不到。

  家长必知的防拐小常识

  1. 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2. 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3. 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4. 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

  5. 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

  6. 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

  7. 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

  8.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9. 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10. 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微信防骗小常识

  1.微信投票诈骗:

  日常生活中,微信朋友圈投票很常见,尤其是“帮宝宝投票”、“XX评选投票”,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是碍于朋友的面子帮忙投票,殊不知骗子们也正在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诈骗。有用户看到熟悉的朋友在其朋友圈上发此类信息,点击了网址链接,下载了里面的“微投票”软件,该病毒就在下载时传播了出去,自动把投票信息发送到通讯录的联系人上,并窃取用户信息。群发短信被扣费不说,还要小心手机绑定的支付宝、网银等。

  2.微信点赞诈骗:

  最近,微信“集赞礼品”的消息被疯狂分享。点赞送旅游、送机票、送消费卡……琳琅满目的“惊喜”时刻活跃着朋友圈。面对分享者的“求赞若渴”,很多人几乎不看内容就直接点赞,实际等你集满了那么多赞,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才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还有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但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的真实个人信息。

  3.冒充微信好友诈骗:

  在微信里,人们以名称和头像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凭借此标识,人们在朋友圈内观察朋友发布的内容,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你可曾想过,不法分子可以下载用户的头像更换在自己的账号上,并修改了和用户一样的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微信里的另一个你,进而向你的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儿童防骗安全知识普及相关文章:

1.儿童防骗安全知识普及

2.小学生防骗安全知识

3.儿童防骗安全教育

4.幼儿有关的防拐防骗小常识有哪些

5.幼儿防拐防骗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