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日常生活中的防骗案例

李婉分享

  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其利用各类通讯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令人防不胜防。那么,都有哪些案例值得我们去了解的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防骗案例一:文具代理诈骗

  16级经济学3名同学,于16年11月10日中午12:50分左右被骗1890元。骗子一身学生装扮,混进学生宿舍,和学生套近乎。谎称找学生代理卖文具,能够提供文具货源。事后,学生发现所买的均是仿冒的劣质文具,数量也不符合。在微信转账时,微信有提醒“该账户多次被举报诈骗账户”,学生还是直接转钱过去了。

  诈骗手法:首先,利用学生想要兼职赚钱的心理,说服学生购买。其次,骗子的学生装扮,降低了学生的防御心理。另外,在行骗过程中,骗子的讲话没有停止,持续给受骗者洗脑,没给受骗者片刻反应和思考的时间。

  防骗案例二:加入班级群诈骗

  17年2月4日,骗子加入16级国经2班班级QQ群,将备注改为班助的名字,并在QQ聊天中谈及两位班级同学的名字,以购买内存条为由,诱导学生进行微信支付。该同学被骗920元。

  诈骗手法:通过加入班级群,将备注改为班助或学长学姐的身份,并利用谈话中涉及熟人信息,以获取受骗者的信任。进而,以购买物品为由,诱导受骗者进行网络代付,骗取钱财。

  防骗案例三:兼职诈骗

  (1)、17年2月21日下午1点许,华大经济与金融学院2016级学生,在宿舍上网,并在华大兼职群里看到一个特邦网刷单返佣金的信息,就加对方qq并按照对方要求操作,通过微信支付,后被骗转8360元。

  诈骗手法:通过网上发布信息,以“找兼职刷信誉有高回报”为幌子并发给受害者一个链接,引诱受害者通过微信进行转帐操作,骗取钱财。

  (2)、17年2月19日晚上7点左右,16级金融2班学生因找兼职被骗1200元。该学生在58同城网上发布个人找兼职的信息,骗子根据网上信息找到该学生,通过网上聊天,以提供工作为由骗取钱财。

  诈骗手法:骗子利用网上个人信息,利用学生找工作需要,骗取钱财。

  防骗案例四:找假网警/黑客诈骗

  (1)、2017年2月21日晚10点,14级经济学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会做,为准备补考想要知道上学期期末试题的答案,于是在网上请人帮忙做,付款后无音讯。为此,通过百度搜索网警,最后被假网警诈骗2910元。

  (2、)2016年暑假,14级电子商务学生,平时成绩比较差,暑假期间自认为通过网络可以篡改成绩,于是在网上搜索黑客帮忙,对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及系统账号,最后通过支付宝转账被骗6500元。

  诈骗手段:骗子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可以帮忙办事,利用学生依赖网络的心理需要,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