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网络防骗的安全知识都有哪些

李婉分享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很多不法分子都开始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因此,学习网络防骗知识,是有必要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防骗的知识,希望能帮到你们。

  网络防骗的知识

  方法一、给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方法二、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正确的网址;

  方法三、在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设置复杂支付密码,并定期更换,最好选择“密码+校验码”双重验证;

  方法四、在网站注册账号时,只填带*号的必填项,尽量提供最少的信息;

  方法五、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大奖的邮件;

  方法六、尽量别“蹭网”,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

  方法七、如今在微信上测性格、运势等链接泛滥。这些链接通常会要求你提供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后台还会直接获取你的手机号码等信息;

  方法八、不要把个人敏感照片、数据上传到云端;

  方法九、尽可能不要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方法十、用户如果发现个人信息出现泄漏,希望能够删除相关信息的时候,除了在原网站上要求删除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阅自己的信息还在哪些地方存在(不一定是快照,也可能是其他网站)。这样一来,就相对安全多了。

  网络诈骗的手段

  骗术一: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

  骗术二: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骗术三: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骗术四:兼职诈骗

  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骗术五:考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引诱考生汇款。

  骗术六: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骗术七: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犯罪分子先编造一个民族资产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受国家委托对这些海外资产进行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额善款补助。除了“民族资产解冻”,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吸引投资实施诈骗。

  骗术八:投资返利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具有海外背景,从事的行业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血本无归。

  骗术九:保健品购物诈骗

  犯罪团伙假扮医疗机构的顾问、专家、教授等,以为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验、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却高价出售。

  骗术十: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进行敲诈。

  网络诈骗的特点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专业化程度高:

  犯罪分子从最初的“短信中奖”、“销售伪劣商品”等几类作案方式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诈骗”、“网络投资诈骗”、“利用QQ聊天诈骗”等二十几类方式,手段不断升级,欺骗性越来越强,群众识别越来越难。从犯罪的模式看,犯罪团伙从家族式合伙作案逐步向产业化、企业化发展,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形成了产业化运作模式。

  受害群体覆盖面增大:

  受害人群从城市逐步向县城、农村扩展,受害人年龄从中老年逐步向青少年扩展。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国家公务人员,甚至还有资深职业经理和公司企业老总。

  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诚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百姓生活安宁,有的群众“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导致倾家荡产;有的企业资金被骗而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散布恐怖谣言、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给社会安全和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赃款转移提取速度快,公安机关破案难:

  对于一些跨区域特别是跨境的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从境外使用网络电话实施诈骗得手后,转移赃款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受害人的钱款一到账,嫌疑人在几分钟内即将赃款层层转移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其它账户上,并雇佣专人在异地迅速将钱款分批取走,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带来了极大困难。

  网络的好处

  1、必要性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学生,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说过:"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

  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猜你感兴趣:

1.有关网络的安全教育论文

2.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安全问题

3.网络银行安全问题有哪些

4.安全知识网络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