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党章党规试卷(3)
8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C)
A、必须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必须建立国民统一战线
85、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在()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答案(D)
A、 2015、2; B、2015、1; C、2020、1; D、2020、2
86、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包括(D)
A、武装斗争; B、根据地的建设; C、土地革命; D、 统一战线
8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D)
A 、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8、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B)
A、 消灭富农; B、限制富农; C、保护富农; D、中立富农
89、坚持(B)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 、和平统一; B 、 一个中国; C、 独立自主; D、 主权和领土完整
90、党的(B)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 、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91、(A)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一国两制
92、(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科学发展; B、统筹兼顾;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
93、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
A、打击国民党的卖过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中国的阴谋;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进了民族觉醒;
C、开创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先河;
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9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A、改革开放; B、发展; C、科学; D、以人为本
95、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中国取胜的根本是(D)…
A、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B、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坚持持久抗战;
C、利用中国战争的正义性、争取外援;
D、发动全国人民,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96、十七大把(A)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D、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7、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D)
A、彻底纠正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确立的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98、1939年,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选出的边区政府主席是(A)
A、林伯渠; B、毛泽东; C、朱德; D、董必武
99、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号。
A、和平、民主、进步; B、和平、民主、团结;
C、独立、自由、民主; D、民主、自由、富强
100、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B),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 B、防御; C、相持; D、反攻
101、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日俱增;
D、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2、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 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103、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B)
A、内线防御为主; 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内线相持为主; 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104、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A)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 D 民主运动
105、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这一地区(B)
A、群众基础良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 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106、解决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07、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转折点”是指(B)……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08、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D)。…
A 、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109、标志着“蒋家王朝”在陆路统治最后终结的事件是(A)
A、大西南战役; B、新疆的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战役
110、毛泽东在党的(B)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八大; D、八届一中全会
11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A)…
A、公私关系; B、劳资关系; C、产销关系; D、内部管理
112、1951年2月,(B)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113、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同(A)一起被称为“__运动”………
A、镇压反革命;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D、 反右派运动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步正式法律是(C)……
A、《工会法》; B、《土地改革法》; C、《婚姻法》; D、《刑法》
115、中国大陆匪患彻底根绝是在(C)…
A、1951年; B、1949年; C、1953年; D、1952年
116、下列不属于“五反运动”范围的是………..答案(D)
A 、反对行销; B、反对偷税漏税; C、反对偷工减料;D、反贪污
117、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朝鲜; B、印度; C、柬埔寨; D、越南
118、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D)…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中共“八大”召开
119、在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提出:加强党的(A),是当前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最有效武器……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廉政建设
120、1957年,毛泽东发表(A)一文,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论十大关系》
120、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C)…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反对把个人突出和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
121、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
A、成渝铁路; B、京广铁路; C、兰新铁路; D、沪昆铁路
122、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B)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A、“大跃进”;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 D、反右倾
123、毛泽东在1960年6月写就《》一文,概括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递进历程,分析了这个历程的得失利弊,并引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C)……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十年总结; D、事情正在起变化
12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B)……
A、1950-10-1; B、1951-10-1; C、1952-10-1; D、1951-12-1
125、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A)。这两件事标志着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的指导方针的重要转变。………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压缩基建规模,精简城镇人口;
C、“保证重点,适当收缩”; D、“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26、1962年1月至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C)在会上作报告,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云
127、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克服困难、恢复生产,许多地方的农村自发搞起了各种形式的(B)。……
A、“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B、“包产到户”;
C、彻底清理“一平二调”; D、甄别平反
128、1946年,中国同(B)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在亚非拉以外地区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一个重大成果。……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9、1965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项重大成果:(C),这是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A、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B、提出层子模型;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D、两弹
130、“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由(C)引发的。……….
A、1966年8月8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B、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
C、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D、《五一六通知》
131、(A)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A、1967-6-17; B、1966-10-27; C、1970-4-24; D、1964-10-16
132、1969年初到1970年初,由于(B)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因此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国性战备高潮。…
A、中美; B、中苏; C、中印; D、美苏
133、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失败的事件是(C)。……
A、七二零事件; B、“批林整风”运动;
C、九一三事件;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34、1975年邓小平首先从(D)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 B、教育; C、农业; D、军队
135、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B)……
A、“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B、有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C、群众运动;
D、扩大化运动
136、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分管的主要工作是(C)…
A、外交和对外贸易; B、工业和交通运输;
C、科学和教育; D、军队
137、粉碎“_”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B),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底; B、1977年底至1978年初;
C、1978年秋季; D、1979年初
138、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A)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D、《唯一的标准》
139、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B)……
A、1970-10-25; B、1971-10-25; C、1972-10-25; D、1972-6-2
140、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A)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上一篇:学党规党章党课讲稿
下一篇:党史党章党规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