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宪法>宪法常识>

1936年苏联宪法的主要内容

俏霞分享

  苏联1936年宪法,即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1936年苏联宪法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936年苏联宪法的主要内容

  宪法分13章146条,分别对苏联社会结构、国家结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政治基础是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全国国家政权属于劳动者,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取消原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是劳动群众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公民享有劳动、教育、休息、信仰、言论、出版自由等权利,人身不可侵犯,同时负有遵守法律、巩固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包围社会主义祖国等义务。新宪法改变了选举制度,取消了以往苏维埃选举中残存的限制,如对剥削分子、旧警察等的选举权,以及城乡劳动人民的代表人数比例不同等阶级限制,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等原则。

  1、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政治基础是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全国国家政权属于劳动者,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取消原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

  3、共产党是劳动群众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

  4、公民享有劳动、教育、休息、信仰、言论、出版自由等权利,人身不可侵犯,同时负有遵守法律、巩固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包围社会主义祖国等义务。

  5、新宪法改变了选举制度,取消了以往苏维埃选举中残存的限制,如对剥削分子、旧警察等的选举权,以及城乡劳动人民的代表人数比例不同等阶级限制,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等原则。

  1936年苏联宪法的基本特点

  1936年11月25日举行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苏联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意义。认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基本特点是:

  ①它是已经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是已经取得的成就的总结,它是把事实上已经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登记下来,用立法程序固定下来。

  ②它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这一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这一事实。

  ③它所依据的是,社会上已经不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社会是由工人和农民这两个互相友爱的阶级组成的,执政的是这两个劳动阶级,对社会的国家领导权(专政)属于工人阶级这个社会的先进阶级。

  ④它具有深刻的国际主义性质,它的出发点是一切民族和种族权利平等。

  ⑤它认为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决定每个公民在社会上的地位的,是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劳动。

  ⑥它不限于规定公民的形式权利,而把重点放在保障这些权利的问题上。该宪法已由1977年通过的宪法所取代(见苏联1977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