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工资福利>补贴>

安徽残疾人补贴政策是什么2017年

俏霞分享

  2017年我国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那安徽的补贴政策是什么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安徽残疾人补贴政策是什么2017年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安徽残疾人补贴政策

  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从残疾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着力解决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照护支出困难。做到制度全面覆盖,应补尽补,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建立起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积极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一)补贴范围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指具有岳西县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指具有岳西县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的残疾人。

  3、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既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生活、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护理补贴(津贴)。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可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不计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

  4、家庭中的二级以上(含二级)成年重度残疾人,靠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供养的,可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

  (二)补贴标准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一级、二级残疾人为每人每年800元;三级、四级残疾人为每人每年400元。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2017年安徽残疾人补贴程序

  1、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填写《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审核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审核表》(见附件一、二,以下简称《审核表》),同时提供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残疾人证及复印件,贫困残疾人同时提供困难证明及复印件,个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委托他人或由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代为申请。

  2、乡镇政府依托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受理申请并对身份、残疾等级、困难证明等进行初审。初审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符合条件的,在《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对初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初审结果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栏、社区醒目位置公示7天以上。无异议后报县残联审核。

  3、初审合格材料报送县残联进行审核,县残联接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相关审核工作,重点对残疾人证和残疾等级予以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并填写《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审核汇总表》(附件三)、《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审核汇总表》(附件四)并报县民政局审定。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和乡镇政府,并告知原因。

  4、县民政局采取书面核查、实地抽查等形式对申报对象按月进行审定,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乡镇残联。经审定后,由县民政局报县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县财政部门将资金按月打卡发放至补贴对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注明“残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注明“护补”。

  5、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安置重度残疾人入住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服务机构进行集中托养。

  发放要求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按月打卡发放;一级、二级残疾人,1月至11月每人每月66元,12月份每人74元;三级、四级残疾人,1月至11月每人每月33元,12月份每人37元。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按月打卡发放。

  2017年安徽残疾等级赔偿标准

  一、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对于这种财产损失,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

  确定残疾赔偿金时,应当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的因素

  1、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其丧失的程度,赔偿相应的数额。——相对劳动劳动能力丧失说

  2、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

  3、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等“,此条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得(收入)丧失说(又称差额说)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二、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应当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猜你喜欢:

1.2016-2017年多省黑户入户政策

2.2017残疾补贴新规定

3.2017残疾人补助政策

4.2017残疾人优惠政策

5.2017低保残疾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