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疆棉花补贴发放时间和标准
2017国家新疆启动的为期三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那种植棉花的补贴标准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时候下发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新疆棉花补贴发放时间和标准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017新疆棉花补贴发放时间
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历经2年的试点工作之后,2016年该区进一步完善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已正式下发执行。
据了解,今年国家发布的棉花目标价格为18600元/吨,是指籽棉折算皮棉后的目标价格。按照新的实施方案,今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将监测出新疆的棉花平均市场价格,如果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将发放补贴,如果平均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国家不予补贴。
方案的出台使今年新疆棉花补贴政策已经明确,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对这项政策纷纷点赞。 产棉大区阿克苏地区今年种植棉花680万亩,棉花总产(皮棉)将达到8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和单产较去年都有上升。阿瓦提县丰收一场棉农王新力说,今年他选用了优良棉种,棉花亩产比去年提高了不少,前段时间卖了一些,现在棉花补贴政策出台了,按照18600元/吨计算,还可以领到一些补贴。
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今年一共种植了18万亩的棉花,在棉花播种过程中,引导棉农采用了精量播种技术,并大力推广膜下滴灌种植,平均亩产籽棉340公斤左右。“今年棉花产量不错,棉花市场价格也不错,棉花目标价格为我们棉农兜底,今年能有个好的收成。”古勒巴格镇棉农张万沈说。 尉犁县棉农陈爱丽家种了40多亩棉花,她说,自治区实行目标价格补贴之后,种植棉花的收入有了保障。“市场价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国家就给补齐到每吨18600元这个价格,有了这个价格保障,也增加了我们棉农种棉的积极性,至少我们敢种了。”在若羌县瓦石峡镇乌都勒斯塘村,吐逊·阿布都热依木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制度竖起了大拇指。2013年以前,他家的地种植的全部是棉花,但因为棉花价格不稳定,从2014年开始,全部改种了小麦和其他作物。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他决定再种回棉花:“国家出台目标价格之后,每吨棉花至少能卖18600元,不管国际、国内棉花市场怎么波动,我们的收入有 保障了,还是种棉花赚钱。”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河北援疆企业,其经营范围包括棉花种植、收购和棉种销售等,总经理卢春恒说:“现在收购企业为自己采购,必然会严格把关、细分标准,提升了棉花品质,能更好地满足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对此,且末县昆仑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棉花加工二厂厂长魏召峰深有体会:“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棉花的品质大幅提升。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后,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我们棉花加工企业与下游纺织厂直接交易,为此,我们采用分级收购、分级加工、加强‘三丝’清理和加工过程的质量管控。
经过一系列措施,今年我们企业效益将明显好转。”
2017新疆棉花补贴标准
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棉花目标价格由试点期间的一年一定改为三年一定,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8600元。
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监测评估,适时完善目标价格政策。
18600元/吨,是指籽棉折算皮棉后的目标价格。按照新的实施方案,今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将监测出新疆的棉花平均市场价格,如果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将发放补贴,如果平均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国家不予补贴。
如果棉花市场平均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将根据目标价格和市场平均价格的差价,以及国家统计局核定的我区棉花的产量给自治区拨付补贴资金。自治区将根据补贴总额、南疆四地州基本农户种植面积、交售量总额等核算出补贴标准。
这里指的差价,不是棉农实际交售的籽棉价格与目标价格的差,而是我区市场平均价格经过折算成皮棉后,与目标价格的差价。
按照新的实施方案,今年自治区将建立棉花生产者补贴失信名单制度,经查实确参与虚报面积、虚开发票套补贴的棉花生产者将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棉花生产者三年内不纳入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范围;对于涉嫌参与套取补贴,没有合理解释,但没有充分证据的棉花生产者,将列入灰名单,累计两年列入灰名单的棉花生产者将自动列入黑名单。
同时,从今年开始,自治区还将建立棉花加工企业诚信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引导棉花加工企业规范其经营活动。经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如查实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将会被列入棉花加工企业黑名单,面临严厉的处罚,其经营信誉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其开具的相关发票不作为兑付补贴的有效票据;对于收购、加工、入库公检数据严重异常,企业无法给与合理解释,有违规行为且情节较轻的棉花加工企业,将列入灰名单,累计两次列入灰名单的棉花加工企业自动列入黑名单。
2017新疆棉花补贴新政策
在中国,实行目标价格政策试点的农作物只有两种,即棉花、大豆。而且,试点还划定了范围,必须是新疆的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
颇值得对比的是,棉花和大豆均存在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进口加剧。只不过,棉花有关税内进口配额(89.4万吨)的保护,大豆被战略性的“放弃”。
据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棉花”一词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往年,一共在四方面有所提到,分别是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
政策补贴的杠杆作用
目标价格政策的核心,体现在补贴方面。比如,如何补、补给谁、怎么补、补多少、谁来补等政策细节,发挥着相当大的杠杆作用,也代表着国家的政策取向与综合考量。
以“怎么补”为例,在临时收储政策时期,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是通过委托中储棉总公司高价收购轧花厂加工的皮棉,从而带动轧花厂对农民的籽棉收购价保持在较高水平来实现的。但这种“暗补”为业内所诟病,不仅补贴效率低,且中间环节存在很大漏损——轧花厂拿到国家的钱之后,倒推收购价格,在这个环节,企业存在“打折扣”“截流”的空间,“漏损”严重。如今,目标价格试点后,国家将专项补贴资金通过基层政府直接发给农民,不再有中间环节漏损,也不再产生储备棉库存费用和利息支出,资金补贴效率大幅提高。
不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贸易研究室主任翟雪玲等人曾刊发文章称,目标价格水平从近三年实践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目标价格的制定更加困难,最终成为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由于不同主体、不同部门利益诉求不同,政策观点不一致,对产业发展认识也不同,各方意见分歧越来越大,导致目标价格的制定越来越难。二是市场主体对目标价格水平预期不明。2014-2016年,尽管棉花生产成本在增长,但棉花目标价格持续下调,未来是否还会继续下调拟或如何变动都无法明确,不利于市场主体生产决策。
另外,补贴的可持续性还需要考虑国际规则。
按照WTO规则,我国实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属于“黄箱补贴”,其补贴额度受到微量允许上限约束。按照入世承诺,我国特定品种“黄箱”补贴额不得超过该品种当年总产值的8.5%。从实践来看,连续两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补贴额度都受到了补贴上限的约束。如果未来不采取措施规避将有可能引发其他成员国质疑并引发贸易争端。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实行三年以来,在资金补贴和发放方式上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减少面积部分补贴,加重产量部分比重(2016年新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规定90%按照产量部分补贴,南疆四地州棉农享有10%面积部分补贴),并且在补贴发放方式上也是从充分从棉农利益出发不断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