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向各位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篇一
《明朝那些事儿》全套七卷册,我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职的公务员,笔名叫当年明月。他的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颠覆了以往的说教类或者文言类的历史论述,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讲述的十分鲜活。本书通俗易懂,文字中饱含诙谐幽默的成分,内容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通过阅读他的文字走进大明王朝。
本书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讲起,直到明王朝灭亡为止,记录了276年的人和事。我原先读过正史版的《明史》,将本书与其相比较,所涉及的史料完全没有偏离事实的成分,并且阅读这部书还积累了很多其他的知识,读起来受益匪浅。
在许多人看来,历史就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过往之事,鼓噪无味、深奥难懂,但是这部书的描写让读者突然觉得历史非常精彩。书中大量运用了现行的语言,如:“朱元璋同志”、“徐阶首相”、“宁可丢官,不能丢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但凡混朝廷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不欠人情,欠了要还”、“当英雄很累,当汉奸很轻松”、“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等,让读者感觉到该书语言风趣,情节生动,作者似乎在写一部 “戏说明朝”。能够如此文笔写出历史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俗话说,历史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有着登台的机会,只是所表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明朝的舞台主角当然是各个时期的皇帝。本书对于各个皇帝采用了精彩而又戏说的描述,读了之后,非但不会使读者单纯停留在戏说历史的层面上,反而更加加深了读者对明朝皇帝的认识乃至客观公允的评价。
在概述中,作者这样写道:“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这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比单纯的干巴巴的人物介绍要好得多。历史确实如此。长达十几年的斗争中,他运用自己的文韬武略,逐步平定各地割据势力,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奠定了明朝268年的统治基础。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严惩贪官污吏,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开创了洪武之治,但是他又有着多疑猜忌的性格,妄杀大臣,大搞特务统治,这又使得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朱元璋之孙朱允炆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家的气魄和胆识。面对叔叔的不臣之心,他优柔寡断,束手无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塑造一代英主的机遇,在被逼无奈之下,把历史的主打舞台送给了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王朝除了朱元璋以外的为数不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取得江山后,顶着众人的压力,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迁都决定。政治中心的北迁,摆脱了偏安东南的危机,使得北方军事力量得以加强。他废除藩王,亲征蒙古,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并派出郑和作为使者出远洋扬我中华国威,创造了永乐盛世。
进入明朝中晚期后,正统、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等等诸位帝王,明君者偏少,而昏庸者居多。大明江山在他们的手中逐步走向衰败。作者在书中有着精彩的描写,在此不再一一叙述,这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归结为一个道理就是:一切都是围绕着皇权、相权(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是有内阁首辅,也可以归类为宰相)和宦权之争而展开。
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篇二
我是在朋友的影响下喜欢上这本书的。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当年明月做到了,明朝那些事儿无疑于是空前的。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关于历史这一块儿,它一直都摆在哪儿,我就不再赘述,我主要就这本书的特点和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谈一些我自己的想法。我之所以说明朝那些事儿是空前的,不在于是说它揭露了什么明朝秘史而对于历史的研究做出了什么贡献,而在于自它以后,就开启了一个正史平民化和通俗化的时代。以前历史在人们的眼中,要么就是一堆故纸堆,要么就是一群老学究。可是在当年明月笔下,历史就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他把明朝的历史用或调侃或闲聊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我们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但当年明月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他较之于其他的历史学家而言,在严谨中更多了一份调侃,在严肃中更多了一分可爱。
其次是在这本书中,当年明月不仅仅是在描述历史是怎样的,而更注重的是教会我们怎么看历史,让我们掌握历史的内涵和规律,进而去分析历史背后所代表的最真实的东西,让我们主动地去思考历史进而还原历史的原貌。并且他还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了解这些发展规律,战胜未知,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让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刘伯温、诸葛亮之路。比如在名将是怎样炼成中他写到名将的炼成必须经历六个坎坷,只有经历了它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将,名垂千古。比如在地主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成功后,那些以平分土地为目标的农民领袖都变成了大地主。几千年来,历史无非是姓刘的地主赶走姓项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杨的地主,从无例外。”“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又比如在丞相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由于全国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他。”而这个人就是宰相。“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能太过分。双方的进退都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同时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当年明月也一直在寻找着令其感动和震撼的东西,一直在寻找人最原始的情感和最伟大的精神。“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如于谦、杨涟之类是也。而人间真情则如马皇后、钱皇后是也。“历史并不幽默,幽默的只是我而已。”无论我们对历史如何的唏嘘,它总是在哪里。历史总会沿着它既定的轨迹走下去,你我最后总是被历史的车轮压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那么如何在我们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文章最后通过徐霞客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