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
季羡林的散文清塘荷韵倒也写得有诗意。读者从中领略到哪些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1
看到这句话,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吧!我见过很多花:笑容可掬的桃花,傲雪怒放的梅花,富贵耀眼的牡丹花,温文尔雅的月季花,更有奇妙浪漫的雨花……而季羡林爷爷却对荷花一见钟情……
《清塘荷韵》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季荷”特色的佳作,讲述的是季羡林爷爷随意地向清塘投下了几颗从洪湖带来的种子,几年之后竟奇迹般地长出满塘的荷花,为我们展现了一片清塘荷韵的美景。
季羡林爷爷是多么的爱荷啊!那雄雄燃烧的希望之火,那泯灭不了的渴望之情,深深打动我心,几年寂寞的春天,让季羡林爷爷灰了心,他感悟叹道:“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可想可见,他有多么地想看到荷花,一个字“吸”传神的将他内心的心情表达出来。当第三年到来时,池塘中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季羡林爷爷异常开心,当捞水草的农民过来时,他就苦苦请求不要碰断叶片,虽然只有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但是真正的奇迹在第四年,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扩大,都是惊人的快。不久之后,红艳耀目的荷花跃出水面。可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此以后,季羡林爷爷都能感到“西湖”的美丽风光了!
随着老作家清丽文笔的描写,我仿佛亲临荷塘,体验到荷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繁荣昌盛的景象,从中感受到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季羡林爷爷的喜爱与关怀之情,使我们由美丽的大自然想到人间的美好生活。我想本文最体现的就是这一点吧!
季羡林爷爷也说道:“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是啊,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大的。只要我们报着希望,生命就会延续下去。季羡林爷爷就是有了希望,和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才会有今天家门的“西湖”。俗话说的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季羡林对荷花的喜爱也来源于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在生活中,只有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才会迸发出渴望和动力。珍惜生命,向往美好,这才是我们思想的最高境界,最远体验,最深感悟。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2
闲暇之余,我总喜欢品读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今日,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心中感触很深。这篇佳作可以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媲美,虽然都是写荷花,但又有本质的差别。《荷塘月色》以景抒情,给人以静谧的唯美享受,而《清塘荷韵》则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以平淡的文笔,抒写了作者所处的北京大学的朗润园内,有一个数亩的清塘,以前是有荷花的,但是后来荷花遭到劫难,消逝的无影无踪,作者常渴望清塘会重新长出荷花。恰巧有朋友带回几粒洪湖莲籽,作者满怀希望的丢在清塘内,期待着有一天,荷叶回长出来。但是,第一年、第二年,水面上毫无动静,就在作者灰心的第三年,水面上竟长出了五六片荷叶,但是,都是纤细柔弱的。到了第四年,荷叶不停的生长出来,大面积的铺展开来,把整个清塘的水面都布满了。这怎能不让作者欢欣鼓舞,是作者创造了这一个奇迹,把从西湖看到的“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搬到了自己家门前。
作者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把荷花的细微变化与自己的心理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真挚热爱之情。是以盼荷、种荷、观荷、赏荷的顺序,娓娓道来,动静完美结合。在莲籽投入淤泥的第一年、第二年,水面是静悄悄的,不见一点儿动静,但第四年,荷叶迅速生长,绿色蔓延到整个荷塘,每天都有变化,这是一处描写。还有在赏荷时,作者又再次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比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静的描写。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猫扑入水中,把月亮的倒影打的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这几处是动的精彩描写,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文章最后写到,“天气转寒,荷叶荷花即将凋零,消逝,但是,荷花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是的,荷花会继续储蓄着生命的能量,等到来年的春天,一定会绿叶铺遍,红艳满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和美好希望,对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
散文清塘荷韵读书笔记篇3
被分到“水之韵”的季羡林1997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清塘荷韵》引起了我很大的注意。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荷花,所以才想看看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季羡林家的清塘原来是有荷花的,但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清塘里也就见不到荷花了。也许是季羡林的旧的思想意识过多,每次看到空空如也的池塘,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回来带来了几颗莲子,季老先生便把它们种在池塘里,每天抱着希望来池边看看,但是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荷叶依旧没有,心里当然很失落。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第三年就长出了一池绿叶,第四年荷花和荷叶一起跃出水面。季老心中狂喜,这四年可算没白等。荷花给家人带来不少舒畅与欢乐,就连那只波斯猫也很快乐。
自古就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在用莲花为题材写出不少经典作品。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徐渭的“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更有“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的美好景象。以前见过荷花,喜欢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而看了这篇,我更是体会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荷花有一种惊人的生存力量和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三年,几颗小小的莲子在季老的关注下长叶、开花,最后竟蔓延成片。这池荷花被周一良先生称为“季荷”,而这盛开的季荷不正是生命力的象征吗?
夏天,天气闷热,荷花盛开,数不清它们的数目,看到的是满池的荷花,看不到的是荷叶下不知数目的花骨朵儿,恐怕再细心的人也数不清有多少荷花在努力绽放吧。记得石缝里的野花,悬崖边的野草,他们虽不被人们所注意,但是它们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任何地方绽放自己的美丽,令人惊叹。
冬天,残荷满池,水结冰后,就连残荷也看不到了。那时荷花大概会做着春天的梦,等待着春天破冰而出,长出新叶,待到夏天重现绿盖擎天,红花映日的美好景像。
人这一生,总会有像冬天的荷花一样,不再光芒四射,然而在这个时候荷花不愿永远呆在水下,而是蓄积勃发,等待下一次绽放的时候,能够开得更灿烂。而人也该像荷花一样,等待机会的来临,向大家展示出一个更加闪耀的自己,而不是永远呆在水底,看着别人的光芒一天一天掩盖自己。
季羡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