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读书笔记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写的。读了长生殿,大家怎么写笔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长生殿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长生殿读书笔记篇一
十七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里,中国剧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这便是洪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作为清代乃至全部戏曲史上体大思精、“气味深厚”的两大悲剧,南北双星同时闪烁着凛冽而又凄凉的点点寒光。
《长生殿》的作者洪升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一日在吴兴浔酒醉落水而死,而这一天正是杨玉环的生日,也是唐明皇在长生殿上命梨园小部演奏《荔枝香》新曲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巧合。洪升为人疏狂孤傲,不趋时流,他才高八斗,在当时很有知名度,但他却很少与权贵交流,他的朋友王泽弘说他:“性直与时忤,才高招众忌。”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有时卖文为生,有时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就是在这种困顿潦倒的日子里,洪升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创作了著名的传奇《长生殿》。《长生殿》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长生殿》给洪升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厄运。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在佟皇后丧期内,洪升因邀约众多的朝彦名流在生公园观看内聚班为他专场演出的《长生殿》传奇,而被革去国子监籍,并被迫回到故乡杭州,悲苦地打发着他的晚年时光。可以说《长生殿》的戏里戏外都 是一出大悲剧。
艺术上,《长生殿》兼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上半部分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安吏之乱前夕的社会矛盾和历史面貌。作者人历史素材出发,又不拘泥于历史细节,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剪裁、概括和虚构。如对杨玉环做的“净化”处理。驿杨国忠,把他由杨玉环的从兄改为亲兄,把他在安禄山封王后才拜相改为早已拜相,把曾屈事安禄山改为与安禄山势均力敌,成为各种关系和矛盾的集合点,从而把李杨爱情 与安史之乱有机地联系起来。作品下半部分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李杨感一动地的爱情,把李杨爱情 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就把一个存有缺陷的爱情悲剧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或以为后半部虚无缥渺,缺乏现实基础,实际是没有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总体思想,也没有从传奇的结构方法上着眼。
《长生殿》以钗盒为线索结构全篇。在剧情开始的第二出,唐明皇就拿出金钗钿盒,与杨玉环定情,最后一出唐明皇和杨玉环又各执钗盒之一半会合于月宫:“收拾钗盒旧情缘。”中间部分,金钗、钿盒的实物出现八次之多。几乎在每个重要关节,都有金钗的出现,钗盒作为李杨定情的信物和至情 的象征,如同乐曲的主音,在乐曲中不断地反复出现。作品围绕钗盒描写李杨爱情的离合,全剧由三离四合构成。李杨钗盒定情是合,杨玉环妒而被谪是离,复召进是第二次合,偷幸梅妃是第二次离,重归于好是第三次合,马嵬自缢是第三次离,最后月宫重圆是最后的合。从而使全慢衔接紧凑,针线绵密,伏笔照应,极具功力。其次,它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社会政治为副线铺展剧情,描绘人物。这两条线索互为因果,有机统一,又错综发展,互相交插。李杨爱情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矛盾的发展又促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
《长生殿》的语言以清丽流畅为基本特色。它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但又不堆砌词藻、典故。文词优美、充满诗章而又晓畅自然。音律精妙绝伦。
因此,《长生殿》自问世以来,一直流行剧坛,盛演不衰,直到今天,《长生殿》若干片断经常在昆剧舞台上演出。
长生殿读书笔记篇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那是一条黄昏梦残的古道,那是一渺春江花月的清波,那是一驿积淀了江楚流香的亭阁。著一条漫卷的青丝带,映着斜阳走过碧坪,你轻曼的温柔,异于北国的风雪,你的妖娆更有着明晰的江南芳韵。江南的水无私的把你妆望,绿林熏陶成你的素雅,天生丽质一朝秀选,却都化作淡淡的历史伤云。
夜,静的出奇。
你踏着唐朝宫殿的红地毯,吟着那江南的曲赋信步而来。久睡的长安,投下一片卓丽的云彩,那是江南的水给她织的嫁衣吗?“一枝红艳露凝香”“春风拂槛露华浓”,这艳容胜过冬日里贞傲的梅和寺里的明肌香雪。舞曲也多情了,直要披上霓裳般的羽衣去回应这春来的歌唱。帝王手中的御笔颤动了。
或许这原本就是中唐的宿命,或许一方爱的曙光将要在冷冬擦亮,或许这都是冥冥之中从未休止的拨动的命弦。雄伟的望朝金殿,一派帝国端重的气韵,也抵不住她轻盈的舞姿,和浪漫时节的回眸一笑。已再没有了她的倩影。远去的车迹,回首这雄伟的金殿,天摧残星,月蚀清夜,玉阶生怨……
那夜的马嵬驿,在祭奠绝代的红颜。
那夜的马嵬驿,著裳的红树谢了。
那夜的马嵬驿,好美,好凉。
明皇落泪了,哭的凄惨,哀惋。窗,开着,缺月无声,门扉里透着沉沉的鼻息,青松漏着几段光隙。昨日的记忆,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今日却是伊人归去,从此阴阳。
宫阙里,依旧有曾经舞动的羽衣,而那身影,在一场浮华之后,悄然离去。夜,真的很寂寞,晚初的村店,只有一声断断续续的幽咽,只有黑森森的天空下,一袭霓裳滤出的滴滴清泪。
红昼月弭,风轻掠。木积香山雪,冷宫阙。竹松懈,轻纱妆玉阶。伊人眉笼,彤如月。月曳轻波,皎渡仙桥鹊。冷夜谁人解?——《长生殿》
有人说:“她爱明皇,不爱天下。”
有人说:“她的拥有使千万民众一无所有。”
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
我淡然对曰:“历史非柔媚女子所主,世人只看到明皇堕落在漫舞飘飘的温柔乡里,却看不到他自身的堕落。”
日月成为流年,她终于化为爱的殉鹊,天空一片澈蓝。长生殿里,也许只有一对仙侣,在暗淡中抚琴,歌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的美令世人惊叹,她的怨却无人知晓。只是女子,渴望长厢厮守的平凡女子,却因为这而遭万千愤怒,天下大乱谁之错?堕落不仅在外界的引诱,更是腐蚀的因子早已潜伏在明皇的思想中,玉环的魂归成全了明皇的名声,可离逝的爱还能圆聚吗?本文作者撕破了千百年来男权主义者给杨贵妃的罪名,用自己的笔申诉了一个女子的无辜。
长生殿读书笔记篇三
因为最近古代文学课上对于中国古代戏剧的学习,我突然间对于中国古典优秀剧作格外着迷。整齐的韵脚,优美的语言,还有精彩的故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决定在这个学期剩下的日子里多读些戏剧,选择的第一本便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经典爱情故事《长生殿》。
我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地写下自己的感受,捕捉故事的点滴魅力。只是阅读过程中并不喜欢这本书在正文旁边的批注,因为总有些刻意诋毁杨贵妃的成分,而我是从来不认为唐朝由盛转衰的悲剧是由杨贵妃一手造成的。
书中的人物描写总是格外精准,贵妃的千娇百媚、娇痴性;安禄山面有反相,狼子野心却“外作痴愚容貌”;贵妃的三个姐姐争风吃醋、言语句句带刺……当杨国忠、安禄山二人将相不和,唐明皇将安禄山外派范阳节度使想要疏远二人缓和矛盾,却不知此举放虎归山给大唐埋下了一颗怎样的定时炸弹。
剧中第十五出进果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故事,累死的马匹,踏坏的庄稼,被踩死的百姓,逃跑的驿官,一副民生凋敝的景象。而第十六出画面一转,写舞盘。“日影耀椒房,花枝弄绮窗”,骊山行宫金碧辉煌,贵妃霓裳千娇百媚。可是有前文景象的映衬,却让人怎么都欢喜不起来了,同时也不得不叹服作者构思巧妙。
剧中一出写安禄山筹备谋反,番兵番将如狼似虎;而另一边玄宗却还在为梅妃和杨妃二人的情感斗争而焦头烂额。一出写安禄山一路南下,百姓生灵涂炭,哥舒翰投降,潼关破;而下一出却是帝妃二人同游花园,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作者采用的竟是一种类似蒙太奇的写法,更衬托大唐气数将尽的亡国之象。
乱臣贼子端坐宝座,美艳妃命断马嵬,玄宗传位肃宗,而贵妃的香魂还久久不愿离去。当年那个指点江山、气度非凡的君王最终垂垂老矣。守不住自己的江山,守不住自己的皇位,守不住自己的爱人,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忠心耿耿的老太监和那尊贵妃像。而另一边杨国忠、虢国夫人都已打入地府,杨贵妃却因本为蓬莱仙子秉性不坏而得到了救赎的机会。就像历史上,某种程度上真正败坏了杨玉环名声的并不是她自己,而是那些胡作非为跟着升天的鸡犬。
流落民间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缓缓唱着那兴亡故事,呕呕哑哑霓裳歌舞,扑扑突突渔阳战鼓。贵妃在天上继续反省着自己的罪过,玄宗在人间继续沉浸于自己的思念。最终李杨重聚,霓裳曲再起虚步瑶台上,飞琼引轻狂,人间爱情总如梦,行至结尾,看似圆满,几多悲凉。
长生殿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2.学生读后感大全
3.桃花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