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木兰分享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正找你玩呢,你跑哪去了?欢迎来到学习啦,小编已经沏好茶,恭候多时。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篇一
 
  上午离单位出走,巡视了东沟,下村,大阳一带,但见万物复苏,桃杏争宠,长河两岸,麦草青翠,天下一派太平生机之景,遂至国保单位汤帝庙,拜谒祈福,愿天佑华夏,早日实现中国梦。
 
  购书两本,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本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虽然春天不是读书天,但春节放空至今,脑袋不易长期闲置,该激活运转了。此为《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系列之“序”。
 
  但这个“序”字,苏东坡一辈子可没写过用过一次,原因无它,此乃其祖父名讳也。所以老苏一辈子作品前面的“序”都变成了“引”。今天这篇读书笔记的“引”,是想说,平某的读书笔记不想完整系统的引用,而只想把触动心扉的情节和感悟,分享出来,因此可能是非常碎片化的。这是因为从时间和精力上,是有困难的。
 
  这可能与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精神上是非常契合的,他在这本书的“序”中开宗明义: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哈哈,这么坦诚的话确实也道出了平某的心声,不读书不分享,这生活实在无趣啊。
 
  作者全家赴美之时,带了很多关于苏东坡的珍本古籍,当时他确是想写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的,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即便这些事不能达成,老林的想法是: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写他的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理由吗?阅读到此时,平某深感认同,怎样才能与有趣的人交流,就是阅读他留下来的作品啊。现在的微博微信看似把你和“有趣的人”的距离拉近了,但除了满足你好奇的窥视,还更应该通过作品来与其真正的交流。
 
  只有阅读,才能通晓一个“有趣的人”全部,也只有阅读,才更可能深刻理解其命运和性情。苏东坡一生屡遭贬降,甚至遭到逮捕,但他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愉快”的度过了一生。老头儿自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和平某的“看到的每一个女孩都是真美女”,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当你打开心扉之后,触目所及,皆是美好。嘴有多毒,心有多苦,所以那些心下戚戚成天生活在愤怒仇视当中的人,是可怜之人,是真有病,得好好治。
 
  老苏有这样的好性情,林语堂总结其是“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众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传统文化不能丢,天下没有新鲜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没离开过“儒释道”。
 
  读完序言,作者正式进入正文章节,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里,老林简略凝练了老苏的“一生”和“出生”。里面谈到如何写作的观念,苏东坡化身语文老师,这样教诲:“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见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读到这里,平学生提笔旁注“顺势(行);量力(止)”,顺势而为,量力而行,确是我工作做事十余年的总结,做文章也是如此,“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行云流水,说的就是自然不做作。
 
  自然不做作的文字,才是好文字,反其道行之,就会“不作,就不会死”,所以作文做人,都不能“太作”。苏东坡也有将这样的感受发微信给他的朋友,“我一生乐在执笔为文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与此者也”,阅读到此,感觉千年之前的苏前辈并未走远,对苏老师的写作感悟,平某感同身受,敲键盘至此,不禁抬头望了望墙顶,默默的点了三下头。
 
  “文章本身使人感到快乐的力量,就是文学本身的报酬”。试想苏东坡活在当下,该是多么洒脱啊,老苏一定也会开个微信公众号,隔三差五推送随笔诗札,并在文后附上支付二维码,读者若感到阅读的快乐,还可以“供养”或者“包养”。当然,老苏是不会在乎的,只是因为好玩。
 
  林语堂阅读完老苏七百首诗词,八百多通私人书简后,化身苏东坡自我总结因为是天蝎座,所以才一生饱经忧患的原因,这和晋城著名的天蝎座研究专家李军雷先生有一拼。林语堂研究说,在天蝎宫下,深度影响了老苏的命运,“不管是好谣言,坏谣言,他总是谣言的箭垛,太好的谣言,他当之有愧;太坏的谣言,他无端受辱。这种命运和韩愈的命运相似。韩愈降生也是属于同样的星座,韩愈也是因固执己见而被朝廷流放。”
 
  关于天蝎星座的话题,平某只能引用到此,好友李军雷曾著《晋城那些知名的天蝎座男人们》,对此有深入研究,所以平某只能建议,李老师要尽快组一个微信群,将苏东坡,韩愈拉进晋城的天蝎座群共同讨论。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篇二
 
  读《苏东坡传》六七八九章,其中有三章林语堂拿出来写王安石变法。作者觉得“王安石变法”深度影响了苏东坡的命运,因此对王安石变法前后及整个过程交待的极为详细。但是看完这三章,平某还是比较疑惑,对于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时代背景和目的,以及变法的后评价,林语堂因为写的是“苏东坡传”,因此我感觉在这些方面是含糊的。
 
  呵呵,正好手头有同时购买的《中国大历史》,可以做伴读。
 
  看完黄仁宇“北宋,大胆的实验”,对王安石变法的以上历史背景轮廓,渐渐清晰:
 
  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过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经改革;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图以现代金融管制方式管理国事,其目的无非是想借由经济力量支援国防军备,应应付来自辽河西夏的威胁。但当时社会发展尚未达到足以支持这项改革试验成功的程度,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
 
  林语堂更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折腾,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当然,作者的主观情绪上对王安石是反感的。但是我在想啊,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啊,是因为大宋这个国家大型国有企业,快混不下了啊,肯定是出现问题了。不然他的一席话,何以点亮宋神宗?那时皇帝也小,不过二十岁,确也容易被洗脑。但国家的积弱是根本的历史背景。
 
  黄仁宇分析,北宋要面对半游牧民族的挑战,一个分裂的中国也使北方的国防没有保障。赵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软弱的朝代,它的军旗从未在北方草原地带展开过,更不用着说向东北和西北延伸到中亚的腹地。对此,黄仁宇认为根子在五代十国动乱时期,石敬瑭向外乞援,割让燕云十六州(长城以南一线连同北京)给契丹,付出的代价意义深远,从此北方门户洞开,影响中国四百年。平某认为比较直接的话说,就是这一政策,几十年间,由于农耕汉化,把游牧民族培养成了半游牧民族,人家牛逼起来了。
 
  所以北宋的三百一十九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够得的和平。这让年轻的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很不爽啊,他们想发展经济,“企图挽回这种颓局”,当神宗皇帝与王安石对谈时,因为两者都有以经济力量充实军备之国防之着眼,因之一见如故。这就是王安石变法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人和”的条件。
 
  变法自然是失败了,无它,王安石的设想,超过了时代的限制,那个时代配不上王安石。
 
  黄仁宇总结说:在20世纪末页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的九百年,中国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已知道了可以信用借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只是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可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
 
  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社会的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所以黄仁宇只能感叹: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所以其争执只出现于官僚组织之中。宋代的官僚固然缺乏今日之眼光,无从洞悉金融经济之管制有待于各种预备工作之就位,而此种条件,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然则缺乏这样的眼光,也使他们不敢站在我们的立场,武断地认为新法必不可行。新法是一种试验,也是一种奋斗。这是他们的实验与他们的奋斗。这种时代的矛盾,使两者都受挫折。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篇三
 
  自嘲是被动防御,自黑是主动出击
 
  外放十五年后,现在,苏东坡终于可以返回京都,过上几天舒服的日子。
 
  这得益于“太后恩宠”,以今天的平某不留情面的狠话说,苏东坡经历的三朝皇后,这仨妇女都是老苏的“脑残粉”。当然,如果要听严肃的分析,还要看林语堂怎么说,老林研究,苏东坡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他受审时(乌台诗案),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现在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得势,甚至在他一生中较晚的岁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关怀了他一下,老苏就客死海南了。
 
  阅读至此,平某旁注,苏东坡很有女人缘。而且这仨女人级别都不低,要换到今天,等于宋祖英刘永清世代跨越为其公开站台,这恩宠?这后台?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但是不应忘了,谁才是苏东坡最大的后台:才情!!
 
  若说到才情,连皇帝都得为他公开点赞,请看历史回放:
 
  一天晚上,皇太后宣苏东坡进宫草拟诏命。年轻的皇帝正坐在祖母身旁。他在一旁毕恭毕敬地立着听记吩咐。事毕,皇太后突然问他:“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几年前你官居何职?”
 
  “常州团练副使。”
 
  “现在身居何职?”
 
  “臣承乏翰林学士。”
 
  “你为何升迁如此之快?”
 
  “仰赖太后的恩典。”
 
  “这与老身无关。”
 
  苏东坡对着镜头撇了撇嘴,只好瞎猜:“一定是皇上的恩典。”
 
  “与皇上也无关。”
 
  苏东坡又撇了撇嘴,心下道,女人就是好让人猜谜,嘴上却正色道:“也许是有老臣推荐。”
 
  太后说:“与他们也没关系。”
 
  苏东坡立着呆了片刻,然后说:“臣虽不肖,但从不运用关系求取官职。”
 
  太后最后说:“这是我老早就想对你说的。这是神宗皇帝的遗诏。先王在世之时,每当用膳时举箸不下,臣仆们便知道是看你写的文字。他常说起你的天才,常想用你,但不幸未及如愿便尔崩逝。”
 
  提到先王,三人不觉一同落泪。
 
  行笔至此,平某亦感叹,即使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随心所愿,按说皇家这么知遇苏东坡,理应让他少受些苦头才是,但是一入朝野,便身不由己,老苏被贬被罚甚至被受审下狱,都被他的同僚上司左右其命运,这国家到底是谁的?
 
  权力斗争,就是利益相关方的角力,没有谁能一直掌握绝对的优势。此等博弈,在历史的档案里屡见不鲜,棋局如此,国家如此,人生亦如此。
 
  不过现在趁着“太后恩宠”,还是来观察一下苏东坡快乐的首都生活。深孚众望,早已是大宋超级明星的老苏,吸粉无数,林语堂讲了两个故事,让人觉得,即使当下所谓的各类影视歌星,四大天王,在对粉丝的影响上,与老苏相比,都隔着十条街的距离。
 
  学者章元弼对苏东坡极为崇拜,他本人长得并无足观,却娶妻甚美。婚后,妻子发现丈夫整夜读苏东坡的诗,对妻子不甚理睬,终于不能忍受而爆发,“那么你爱苏东坡胜过了我!好吧,把我休了吧。”丈夫便把她休了。现在的粉丝最多为了偶像不结婚,但在老苏那里,粉丝是可以为偶像离婚的。
 
  另一则讲到苏东坡做翰林学士时,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人,勤于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秘书交给他,他就给秘书十斤羊肉。老苏风闻此事后,一天,秘书对友人的口信请苏东坡回复,老苏已经口头回复了;秘书第二次又来请求,老苏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秘书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老苏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


  看了“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的人还看了:

1.苏东坡传读书笔记3篇

2.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作文3篇

3.苏东坡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

4.苏东坡传读书心得1000字3篇

5.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简短版精选3篇


    104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