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

海露分享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欢迎查阅。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1

一个活泼可爱又淘气的小姑娘,跟着她的外祖父,在菜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并玩耍着。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一只出笼的鸟儿,无拘无束,在属于她和外祖父的天堂里尽情地撒欢。这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简短片段,也是民国才女萧红童年时期的真实写照。

是啊,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在祖父的包容和疼爱之中,幼年的萧红在菜园子里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令人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她在这个欢乐的天堂中,能够随心所欲,尽情地玩耍。吃根黄瓜,捉只蚂蚱,踢个菜种,泼瓢凉水……幼年萧红的幸福快乐,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赏读完这一段美文,脑海中依稀闪现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这一段与萧红类似的童年生活,可是我人生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宝藏啊!

小时候,爸妈由于工作关系,于是将我托付在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在老家,我天天可以和小伙伴们挑着担子,拎着篮子,带着老虎钳,上山摘桔子,体验趣味十足的“摘桔乐”,回到家后,再和小伙伴们一起美美地饱餐一顿。中午,小伙伴们互相串门,在院子里嬉戏打闹,顺便蹭一顿可口的午餐。下午,小伙伴们会献出自己的那一份“血汗钱”,和大家一起凑钱买碗香气四溢、回味无穷的馄饨,大家各自分到馄饨后,唏里哗啦,风卷残云。然后,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瞄一眼小伙伴们嘴边的馄饨皮,相视一笑。如果天气晴朗,老天开了恩,我们通常会上山去探险,有时候,林子或果园里也会有我们的身影。有时,我们会抓只罕见的小虫儿,采朵奇异的小花儿,接着,又跟上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另外一个地方进发了。在山上,如果我们饿了或渴了,摘几个枇杷打打牙祭不为过。运气好的话,我们就能发现几块光滑,而且呈扁平状的石头,然后,大家便会带上石头,前往附近的一个池塘,打打水漂过过瘾……

在那时,邻居都是自来熟,两个陌生小孩刚见面就能打成一片,好不快活!可是现在,在这个先进的时代,这种日子不复存在了,以往,孩子们玩耍时那银铃般的笑声也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那一座座直上云霄的高楼大厦占去了孩子们玩耍的空间,那一个个豪华的钢筋水泥盒却彻底禁锢了孩子们的心。现在,写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读不完的补习班,是儿童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无不被这三座大山压得近乎窒息。学习和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渴望自由,我们也需要一个萧红式的童年。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被无情地扼杀了。

邻居?一起生活了十来年,连对方的相貌以及名字都是一问三不知,更别提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尽情玩耍了。在现代人的脑海里,邻居往往只是一个未知、模糊的概念。

萧红的童年令人向往,每个人自己的童年也值得怀念与珍惜。过去的那份天真烂漫,被现代化理念吞噬了。在此,我要大声呼吁:“还我们一颗真正的童心!”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2

学完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应该给学生找到《呼兰河传》来看看。可是学校的图书室没有,那就上网第一范文网。所幸网上有一些节选。那就打印下来吧!

也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也许是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手里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

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凉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她的回忆是寂寞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一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热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观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媚药店"的你称我道.惟独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纸上顿时湿了一大片.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美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幼稚的心灵以美丽善良的憧憬,虽然她长大以后经常不懂得别人的快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色彩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萧红用一种平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讲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难道错了吗?我们总认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理应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铺直叙的故事一定是欺骗了我们.但我没有觉得这种笔调和口吻不好.试想,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栅栏,用一个不太更事却又初涉人间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的寂寞的童年时,平静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么深沉汹涌的潮流.静水流深.萧红的内心有几人能真正理会.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3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萧何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独特。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而翻了之后,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便来帮帮忙。有时因为拖不出马,而准备走人。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还不时的喝彩“噢!噢!”。闹得非常热闹,也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并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便会被家长打。我看后,觉得萧红是在讽刺这些贫苦的劳动人民,让人感到凄凉、凄苦。许多人说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如: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真是他们的悲哀啊!

在萧红童年的后花园中,她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因此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是这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快乐的……似乎干什么事情都是快乐而幸福的,而萧红的童年就是快乐而寂寞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非常沉重。在尾声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4

农村的这些迷信陋习我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他们也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暂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而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寄托于旁门左道,以寻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寄托。这本无可厚非,无非是花点钱,欠些人情。若能在之后解决掉问题,那也是皆大欢喜的。可有些就不那么幸运,有点让人无可奈何,甚至是痛恨了。

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是我所亲近的人身上。她是我五奶,生病好几年了。生病的几年里,儿女也都很孝顺,轮流侍奉,尽职尽责。五奶到了晚期已经卧床不起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恰恰在我二叔回家照顾老母亲的时候我二叔家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孙子,不幸也得了病。去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脑膜炎。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二叔二婶就带上弟弟去了不少医院,来回辗转,求了不少医生,花了不少钱,可弟弟仍不见好转,一度处于昏迷状态。

没办法二婶让她娘家人去找“阴阳仙”瞧瞧,一瞧说是原因在我五奶,她奶俩犯冲,必须有一个死了另一个才能好转。救子心切,不用说二婶一定是希望五奶赶紧去世好救她的孙子。于是整天给家里打电话催五奶吃安眠药。叔叔姑姑一开始坚决反对,一个是他们的亲娘,一个是他们的儿子侄子,他们哪一个都不想失去。可眼看着弟弟一直昏迷不醒,他们也很痛苦很无奈,就偷偷的去买了安眠药放在亲娘床头。五奶明白了意思,夜里吃了下去,可五奶命硬,昏迷了几天几夜又醒了过来。

儿女们怕做这伤天害理又触犯法律的事会遭来惩罚就不再做这样的事。可断了五奶的进食。五奶有时饿的直嗷嗷叫,儿女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还是没给一口水。就这样五奶被活活饿死了,死的时候成了皮包骨,样子十分恐怖。可恨又可惜的是她的孙子最终还是没抢救过来,紧步奶奶脚步而去。

亲娘不在了,儿子也没抢救过来。这对二叔自然是巨大的打击。对于儿子他实在无能为力,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有什么办法。可对于母亲,他肯定是愧疚的。他原本是个孝子,对待母亲也一直尽着儿子的本分。可偏偏让他为难的是他更要救他的儿子。他没有了别的办法,又经不起身边的人连番的攻击。他信了“阴阳仙”的话,他妥协了,他默许了。就这样他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活活饿死。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5

西二道街、东二道街的对比,及东二道街的大泥坑,让人感觉那个泥坑里是有魔力的,吸走了那么多的人,牲畜及马车,但无任何人修补他,是讽刺还是人性的固然冷漠而这种现象在现代文明的都市依旧存在,只要不危及自家人的性命,便无任何关心的立场,只是作为莫名的、陌生的、堆满笑脸的无情看客,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是陌生、冷漠麻木自我精神的偶尔笑料和刺激。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来就任其自然生长,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看似如同感受到老子般的潇洒,痛苦,但其隐含其中的淡然、不关心,像个活死人,更让人心痛,没有灵魂的活着,似乎从出生只是为了完成生老病死的过程一样。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跳大神的利用人们对神鬼的敬畏,骗取人们的血汗钱和食物,装大仙的人乐此不疲,进入其中被骗的也是从未怀疑过,任凭哀伤的鼓声勾起内心深处最为难过伤心的回忆。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娘娘庙与老爷庙的区别和差异对待,显现出的是男尊女卑。自古相传下来的老规矩,对娘娘庙的不尊,对老爷庙的心悦诚服不都是这般体现的吗?很多节日都是为鬼准备的。例如,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鬼神成了第一位,那么人性应该放在何处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也必须要重视起来。

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一段快乐的时光,只属于我,“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只有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后园及玩乐的日子,是祖父慈祥的爱温暖着我,很令人羡慕和感动,祖孙之间纯朴的友谊和爱的传递。除了后园的乐土之外,还有两个小黑屋子的宝贝,任我随意翻看。

“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得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就算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他们对他们之外的人麻木,连同自己也忘了,也麻木,冷漠的对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6

暑假里,我读了现代作家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这本书记叙了萧红小时候在呼兰河城里的生活。萧红小时候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一起,童年过得无拘无。而她对呼兰河既爱又恨,因为她觉得那里的人似乎都有一颗冷漠的心。

读了这本书,使我有很深的感触。这本书旁敲侧击的写出了呼兰河的人似乎没有强烈的生命欲望,平平静静地生活着,也没有高兴的事可值得去提。人们仿佛都没有了生气。呼兰河城里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没有一点儿色彩。从书中一些平淡的语言,体会到作者对家长爱恨交加的情感。呼兰河城里的人都不爱帮助别人,不管发生什么事,人们都不会一直惦记,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根本不去在意,因他们心里想着“天下好人多了去,为什么要我去管。” 就这样作者对这些人有很多不满之处,这也给作者的童年留下了一层阴影。这也使我对他们产生了厌恶之情。

时隔80年,那样的生活早就远离了我们,我们的社会不知进步了多少,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睦相处。

我们村的方琴,和我是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她本来是一个性情开朗的快乐女孩。前段时间她的妈妈爸爸感情不和,经常吵架闹离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闹的不可开交,方琴忽然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少言寡语的孤独女孩。她家就住在我家旁边,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她父母的吵架声,不知道有多少次,方琴都哭着来找我诉苦。我很同情方琴,每次听了她的话我都很心疼她,于是我总是想方设法劝她不要伤心难过,逗她开心。当她爸爸妈妈再吵架的时候,我就把泪流满面的方琴拉到我家来写作业,吃饭。后来这件事越来越严重,妈妈也不忍心看方琴越来越消沉。我的妈妈和村支部书记都来进行劝阻,在妈妈和村支部书记三番五次的劝导下,方琴的父母慢慢体会到了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后来,方琴的父母和好了。我和她都很开心。方琴也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变回了原来那个快乐女孩。

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我们的际遇就有些不同,萧红的《呼兰河传》带给我沉重的笑,那样快乐的童年似乎是偷来的,昙花一现。对比她的童年,我多么庆幸,我生活在党的阳光下,我们的笑是开心的笑,是自由的笑,是长久的笑。我们的快乐无拘无束,有家人的呵护信任,有家人的保驾护航。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7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一篇充满着自由与快乐气息的课文,节选自民国女作家萧红的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每每读起这篇课文,也总让人忍俊不禁。可是著名作家茅盾却如此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凄婉”?未读过原著的我带着这个大大的问号于这个暑假随着这本书,走进了“呼兰河”这个城,见证一段生命岁月悲歌……。合上书,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萧红的这本故乡回忆录里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远处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山,山前一片灰绿色的田野上飞过几只灰雀,田野间几座灰色的村庄上升起断断续续的灰青色的炊烟,近处的树上蒙上一层灰尘,树叶无力地映衬着灰色山村。

触目所及,皆是压抑的的灰色,让人绝望的灰色……

书中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团圆媳妇的死。鲜活的文字在眼前叫嚣着,慢慢成了一幅活生生的画,一幅充满着无奈、愚昧与悲愤的画!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被狠毒的叔公公和所谓的婆婆吊在大梁上,抽在她身上的每一鞭似乎都要要了她的命!烙在她脚心的每一块铁似乎都要烙进她骨髓!滚落在头皮的每一滴开水似乎都要把头皮烫熟!这些惨无人道的虐待仅仅是为了给进门的媳妇一个下马威?!

真是可笑、荒谬,又可恨!让人咬牙切齿地恨!

十二岁,正值年少,与我一样的年龄,她却已成为封建社会愚昧思想的牺牲品,想必她短暂且凄苦的一生中从未享受过什么亲人间的温情与呵护,从未有过孩童般的任性与娇惯……

晚上五六点的太阳,暑气仍盛,空调房内的我站在窗前,外面的一切都那么清晰:悠远处的落日余威不减地将光色铺呈开来,火烧云翻滚着变换着各种形状,跌宕起伏;近处各色霓虹灯渐次闪烁起来,广场舞强烈的节奏飘飘渺渺地透进窗来……光与影下的生命或许平凡,但从不缺少色彩,他们竭尽所能地绽放着光和热,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了他人的心。

这,是一个绚丽的世界,是一个有爱的世界,是我所处的世界。心里的冰凉与感伤一点点地消融,四肢重新温暖起来……

“哔——”一声短促的声音,空调慢慢收敛了冷冽的气息,房门口,爸爸端着一盘水灵灵地西瓜扬眉道:“温度开这么低也不嫌冷,快出来吃瓜,老呆空调房对身体不好……”妈妈轻笑打趣的声音也低低传来……我眨巴眨巴眼睛,心里从来没有这么充实过……是的,生命的色彩有很多种,但我的一定是绚烂夺目的,只因我被世间最美的感情无微呵护着……

愿所有的生命都绽放亮色,再无黑暗!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篇8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

——萧红

暑假有幸阅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全书讲述了作者在东北小城呼兰的童年故事。萧红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般的散文网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把这个本不繁华的小城写得多彩而又独特。

主人公萧红自幼跟随祖父生活,祖父年近七十,在萧红的眼中,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只有祖父最关心萧红,因此每日每夜,门里门外,她寸步不离祖父。祖父的后花园是萧红的乐土,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与呼兰城格格不入的欢乐。在这样一个平凡、卑琐、愚昧、冷漠、封建而又落后的小城里,面对着祖母的厌恶与虐待,她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极乐净土——园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她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快乐童年。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蓝悠悠的。又白又远,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萧红不会吝啬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童真,她奉献了对生命的全部热情,换来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

在如此封建守旧的社会背景下,萧红为何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源泉”?又为何能活出自己的“花样人生”?我想,这离不开她那颗充满活力的好奇心。

一个人对生活永远充满好奇与热情,内心时刻转动,在感知新鲜事物、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在为他人带去快乐与温暖。有了好奇心,在困境中发挥它的作用,释放自己的天性。

科学巨匠霍金21岁时便患上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指头可以活动。为了家庭、为了理想,他“站”了起来,继续自己的研究。他将好奇心置于科研与生活中,每天陶醉在自己的“小宇宙”中,不去抱怨自己的疾病,努力证明自己也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他开始尝试接触娱乐界,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被世人所摩拜的严谨认真的物理学教授,居然爱好拍电影、玩摇滚?1966年参演电影《星际迷航》; 1998年客串动画《辛普森一家》;2010年拍摄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2011年又客串电视剧《生活大爆炸》;2014年与PINK FLOUD乐队合作发布了一张摇滚专辑《滔滔不绝的霍金》……霍金就是这样,他不满足于孜孜不倦的宇宙探索,他一直想在娱乐界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释放自己的天性。他甚至从大西洋的万米高空俯冲,以此来体验失重的快感;在与英国王子查尔斯会晤时,他“翩翩起舞”,摆弄起了轮椅,扎到了王子的脚指头。如果说他的科研精神将他带出了宇宙,那么将他从瘫痪带回正常生活的,一定是他那充满活力的好奇心。

“如果命运是世界上最烂的编剧,那你就要争取做你人生的最好演员。”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对生活永远保持好奇,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努力探寻真正的自我,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曾说过:“做节目的时候,我始终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自由的状态。我在这些节目里展现的虽是自己不同的状态,但都是最真实的状态。”有人说撒贝宁已经成功转型,但他其实不这么认为。“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转型,法制节目我也在做,从未离开过,我只是在涉足一些新鲜的领域。”他总是对世间万物保持好奇心,就像演员苏菲·玛索所说的:“我对生活永远保持好奇心。”一样,这也是撒贝宁的人生写照。

看起来更适合走严肃严谨主持路线的他,这些年也开始“亲近”综艺圈。因为他明白,他也能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C位出道的他,来到《了不起的挑战》综艺节目中,彻底释放了天性,让大家一举揭发了他的“痛苦面具”。原来,幽默风趣才是他的本性。在一期节目中,他被同伴从包中翻出了酒店的一次性洗发水、沐浴露和卫生纸。网友们都“直呼内行”,可他却说:“我是个环保主义者。”在火车上搭讪身边的小女孩遭到无视,他当即 “卖起了萌”、“撒起了娇”,委屈地说自己被伤透了心……如今,幽默风趣又有几分可爱的他,已然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央视boy”。

撒贝宁不愿将自己限定在一种类型里,他坚信,只要对生活充满好奇、大胆尝试,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21年的主持生涯中,他凭借着向上的好奇心与幽默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尝试新鲜事物,成为了自己人生的最好演员。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也要有这样一颗敢于创新的好奇心。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要只追求于表面现象,要用我们的好奇心,去深入探掘它、感受它,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做出不同于他人的猜想或结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法布尔专心研究昆虫写下《昆虫记》;比尔盖茨编写出BASIC语言软件、创办微软公司一样;就像我们研发5G技术、建设“FAST”天眼望远镜、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样,正是有了不灭的好奇心,中华民族才能走向繁荣复兴。

好奇心是什么?我想,可以是萧红那令人向往的园子;可以是霍金为之着迷的爱好;可以是撒贝宁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亦可以是我们努力发掘出的实验结果……总之,唯有大胆猜想、不断尝试,我们才能发现隐藏在云雾后的极乐净土。

放肆想、大胆试,朋友,请与我一起,做个走心的好奇宝宝吧!

高一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一呼兰河传的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范文精选高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高中生10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700字范文高中5篇精选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高中

呼兰河传高中读后感

高一的呼兰何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高中精选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年级10篇

    84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