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美怡分享

  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术可能性的发展的强烈影响,其理智性在今天从根本上依赖于最为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靠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一

  此书是韦伯解答资本主义为什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因为在西方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东方几乎都有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如制度、科技、文化艺术等等。但只有一样是仅西方发生着的,即新教改革运动。韦伯认为是新教改革将人从教会的道德与思想垄断中解放出来,产生了适于资本主义生长的精神环境。进而资本主义的制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反观中国,自儒家思想异化为皇权统治的工具后,如同西方的教会一样形成了儒家官僚体系,垄断了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控制权和解释权。儒家思想的特质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生存。

  资本主义精神非常认同对财富的积累,认为这是天职,是增加了上帝的荣耀。而儒家思想对财富的排斥却根深蒂固。一个排斥财富的环境怎么可能产生资本主义呢?资本主义非常依赖人与商业的自由,对全社会的平等自由开放的要求非常高。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划分各阶级的权利等级并试图长期维持这种等级制。虽然西方资本主义也有等级制但其僵化的程度远低于儒家思想统治下的社会。

  新教改革运动破除了教会对思想道德的垄断,让创新思想和科学思想蓬勃发展。而儒家思想的另一个核心特征就是遵守古代作法,还有一个核心特征是对科学思想的极其蔑视。这种思想完全是与资本主义精神对立的。

  可以说儒家思想的优点很多,需要真正去继承;但有几个核心思想完全是对立于资本主义思想的,而且是完全落后于资本主义思想。

  原本孔子认为人不应当只看到利益并以利益作为唯一的人生准则,而是应该进一步去完善自己。所以提出要从一个庸俗的人——小人,转变为一个高尚的人——君子。人没有生而知之的,也没有生而君子的,所以从小人到君子是人的进步。但后世将儒家思想转变为社会制度后,却有很多问题:

  将小人与君子对立,将平民与官僚对立,将财富与道德对立,将平民划分为士农工商并暗含对立。这种对立是儒家官僚体系为利于社会管理而设计好的——划分等级并从道德和制度上压制其他等级。这从根本上就偏离了孔子原本对人的进步的追求,完全是帝王术。所以只要用这套披着道德外衣的帝王术来管理国家,必然出现大治大乱的历史轮回。

  如果一个人把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与他人或组织,那这个人就是个傀儡。如果一群人都把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与出去,这群人即便身强力壮,也是一群傀儡。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二

  之所以选读这本书,是因为我的课程中有一门是“西方社会思想史”,授课老师麦思杰也有要求我们读韦伯的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他向我们介绍说?这是一本经典的著作,历经百年仍然经久不衰,这是因为韦伯对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地研究和探讨,给予世人启发和提示。

  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化”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着作中,马克斯韦伯具体分析了这一问题。 韦伯的社会变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理性化,在韦伯看来,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变迁揭示社会生活的理性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行为有非理性走向理性,但是理性化的过程并非渐进或连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人的态度和气质方面需要有急剧突破和飞跃,这一动因就是欧洲宗教改革中崛起的加尔文教派和路德教派等__的新教教义的逻辑和心理的眼里所产生的“世俗禁欲主义精神”。

  __的禁欲精神就是让教徒更加注重来世、成为上帝的选民,因此他们赚钱但是并不乱花钱,他们把钱用去投资,所以慢慢产生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仅仅是在西方的近代才产生,而在古代的东方就有出现,只是没有象西方这样发展得这么发达。 资本主义在西方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为西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改写了西方甚至是世界的历史。

  韦伯指出:初看上去,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术可能性的发展的强烈影响,其理智性在今天从根本上依赖于最为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靠性。然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它依赖着现代科学,特别是以数学和精确的理性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点。

  因此西方在工业生产中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东方没有将科技用于生产力中,所以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快。

  韦伯分析如在其它情况下一样,资本主义利益毫无疑问也曾反过来有助于为理性的法律方面,在试图做出这种说明时,我们首先考虑了经济状况,因为我们承认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韦伯指出,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__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其实这也是韦伯在这部著作中所要论证的观点。 韦伯同时还指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宗教改革的 某些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也并不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同时,韦伯还指出,作为__的主要特性的禁欲主义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理性化的发展。 这就是我读到现在的心得,虽然我还没有把书完全看完,可我找了一些资料了解了本书的基本要义。毕竟这些古典的书如果不接借助其他资料的话,是很难对作者的思想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三

  据一位朋友说,如果能在关天混上一年,见识和文笔都会长一大截。这一个月来,看了不少帖子。我对帖子的看法挺俗气——和我对女人的看法一样——先得好看,然后才谈得上思想呀、内涵什么的。一个不好看的女人如果要和我谈人生理想什么的,我兴致不会太高。如果非要谈的话也可以——大概心里会把她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女人”。

  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认为我看到的最好的帖子,一篇是五岳散人的《在黄色网站中与关天同行》,另一篇是子路后人的那个《生物学》(好像是第四,叫“动物凶猛”?记不清了,反正是拿大国小民说事儿的那一篇)。

  关天里很多宪政啊、法律啊、民主啊什么的,真知灼见是有的,可看着实在是辛苦。说实话,我是很佩服能写这些东西的人(真心话)。我也佩服所有能看黑格尔、费希特、维特根斯坦作品的人。一打开这些人的书,就有什么自我啊表象啊、意向、现象、自由意志啊什么的,像一记记刺拳打在我眼睛上。而诸如费希特的“揭示出真我下降到形体世界的现象的完备形象,亦即提示真我的完备的现象学说”、以及黑格尔的“精神必然表现在时间内,而且只要精神还没有掌握住它的纯粹概念(即本质),它就表现在时间内”之类的话,那干脆就是一记后手重拳——直接命中我的下巴。让我啪的一下合上这些伟大的书本,在自惭形秽中一遍遍擦拭着额头涔涔的汗水。

  德国人都是混蛋!一是写的东西太难懂;二是太出名;第三就更可气了——符合前两条标准的德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当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担任弗赖堡大学哲学正教授一职之后,一时得意忘形,向一个同事说出了心里话:“我从来都没弄懂胡塞尔老师的这个现象学是什么意思!”说实在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是太开心了!马上又联想到罗素也曾公开说他看不懂维特根斯坦的东西。从此,我就心安理得地和德国人说再见了!

  德国人的文风晦涩是有原因的。哈布斯堡王朝那会儿,皇帝由七个帝选候选举产生。帝选候之下,国内还有林林总总的几百个有领地的贵族和独立的城市。此外,还有些大主教在里面乱掺和。这些人之间的领地划分、优先权、特许权什么的,以及路上遇见了谁给谁让路、谁先脱帽子谁后脱帽子谁干脆不用脱帽子,那可都是头等大事儿,来不得半点儿含糊。以至于弄出不计其数的契约、规定、委托书什么的,外延内涵极严谨,想不罗嗦不晦涩怕也难。

  马克思·韦伯也是个德国人,上述三条他都符合。很奇怪!他的书,我倒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两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教与道教》。看完之后,我发现:德国人的晦涩并不是完全有必要的。拿《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来说,其第二章只有第一页难读。可如果把这一页撕掉,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会硬着头皮,去看一本他不喜欢的书?当然,以写字为生的人和上学应付考试的不算。我只是指没有功利目的的读书。罗素有言:“无用的知识是最纯粹的知识,也是最快乐的知识。”看一本不喜欢的、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书,纯粹是纯粹了,可快乐又在哪儿呢?

  进而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天涯发帖子呢?记得一个希腊的哲学家说过(具体是谁忘了,大意如下):人生就像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人多了往起一凑,自然分出三种人来:挎个小筐卖水果、烧饼赚钱的;撸胳膊挽袖子下场争荣誉的;吃着水果享受比赛当观众的。这三种人当中,自然是当观众的最高贵。

  这位哲学家的这个比喻,我是深以为然的。

  拿天涯里的人来说:小贩们自然是那些指望在这儿发的帖子能被纸业媒体看上,然后换点儿稿费的;撸胳膊挽袖子争荣誉的那一伙(我属于这一类的吧)自然就是发帖子的;潜水的自然是最高贵——偶尔回复两个,算是给运动员们加油。

  虽如此,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发帖子的。原因如下:

  一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机会与其他人做深入的思想交流——我认为优秀的思想是和优秀的水稻一样——都来源于杂交;

  二是在阐述某一想法的时候,逼着自己去找些东西看,这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写帖子,也是整理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

  三是性格使然。像我这等外向的人,有话不说,憋得难受。

    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