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关于《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4篇

美怡分享

  这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的书,但它描述的不是正面战场,而是北平城中一大家子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4篇,欢迎借鉴参考。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一

  一口气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动,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无悔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赏的中国作家,之前也不过看过他的话剧茶馆和几个短篇,‘马裤先生’、‘抱孙’、‘眼镜’...他那不着痕迹的幽默让我彻底折服,他笔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画肖像,看似夸张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却又发现如此神似。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许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可是却也会一代代遗传到今天的我们身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笔下,总会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让人掩卷深思......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二

  暑假里,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懂得了许多道理,增长了不少见识。回忆假期里读过的本本著作,在我脑海里刻下深深印迹的,就是老舍先生所写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这本书主要讲了日军侵略中国时,小羊圈里的居民,以及北平其他一些人,面对日本侵略做出的不同反应和对策。他们之中,有的拼尽全力、英勇无畏地去杀鬼子,为抗日做出了一些贡献,如钱家老二钱仲石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几十个鬼子的性命,王排长宁死也不投降等。同时,文中也不乏那些愿意帮助日本鬼子的汉奸,比如祁家的祁瑞丰、冠家的冠晓明、大赤包……他们为了自己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不惜卖国求荣!

  合上书本,我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看到,祁瑞全从战争一打响,便计划从军,献身救国的身影;钱家老二钱仲石虽然没有从军,但也英勇地和鬼子斗争,最后带着一车鬼子冲下悬崖,光荣牺牲的壮举;还有如钱老一般,哪怕自己已无力战斗,也愿尽生命中最后一口气来劝说大家抗日的执着!这一个个可以称得上英雄的人物,他们抗日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样,那就是不惜以生命保卫祖国,捍卫和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祁瑞全。他那股执着的劲、卫国的心,以及他那远大的理想,都让我不得不一次次为他竖起大拇指,为他热泪盈眶!他同千千万万与他有着相同信念的人一起,怀着一股正气和满腔热血,通过不懈努力拼搏,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就没有我们如今的高科技,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我敢说,要是那时人人都像祁瑞全一样,一心为国,那么中国就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侵略!

  想到这里,我不禁反思,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英勇无畏、这样的视国为家呢?出行总是车接车送,偶尔一次乘坐公交就觉得自己吃了好多苦;遇到不会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谁可以帮助我,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对爷爷奶奶呼来喝去,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这样的我们,今后又怎样去建设祖国、保卫国家,怎样让祖国以我们为骄傲呢?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三

  记得《四世同堂》是在自己小学时代第一次读的,不过那时候体会不是很深,很多情节已经不记得了。现在中央电视一台正在热播《四世同堂》,勾起我许多感想,决定重读一遍原著。

  花了3天时间,终于把《四世同堂》读完了,很受感触。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固执,每次和朋友争论对日本人或美国人的看法的时候,我的说辞会那么偏激。尽管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使用他们的产品,但是想要从我嘴里吐出一句赞美他们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没说过他们一句好话,因为我不是政客,更不是外交官,我只是一名热血的纯粹的中国青年。我所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让我明白了我们自己民族所受耻辱的历史,记住了自己的先祖心中所藏的仇恨,我想我也会让自己的下一代明白这段历史,记住这种仇恨。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想我们国家都不要大意,永远不要相信敌人的眼泪和巴结的笑脸。利用和平时代,把自己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打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就算我们没有侵略别人之心,也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防止别人侵略,防止悲剧重演。

  《四世同堂》读后感600字四

  《四世同堂》是我读的最过瘾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书籍,没日没夜的看了几天,给我的冲击却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己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其实,他们因为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却没有因为日本人的撤离而亡,他们存活在很多人的潜质里,只是后来的社会不同了,“汉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钱默吟老先生是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忽略书中如此坚强的一个老人。撇开他的政治观点不说,单单他的坚强勇敢,就足以是全书一抹不容忽视的风景。钱老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懂事理的人,这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在全书缓慢的节奏中,钱默吟是一个紧凑的神秘的形象,俨然为书增加许多铿锵之力。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才终于站起来走向光明。中国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着《四世同堂》,你会更加确信自己对日本人的恨。然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又是无助的,新旧社会的交替给人带来的迷茫是无尽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牺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惨死了,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了,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个悲剧。人们一直疑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大家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人们诧异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却不知结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结尾一句“起风了”,我想就足以表达老舍先生的意思了。历史的车轮辗转向前,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风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许打雷,或许下雨,渺渺茫茫。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

    1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