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关于鸿门宴的读后感800字

芷红分享

  《鸿门宴》全文分为三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鸿门宴读后感800字,一起来看看吧。

  鸿门宴读后感800字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5),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读《鸿门宴》有感[800]

  我一直认为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如果有一点智慧和耐心,历史就会改写。我认为他应该在刘邦入主咸阳后,挟怀王以令诸侯,先擒杀刘邦,灭掉心腹大患,然后讨伐诸路诸侯,或者是以仁政接纳其它诸侯,在夺得天下之前,哪怕是装也得装出仁厚一点,但项羽做人过真,也低不下狂傲的头。(后面的秦王李世民是仁政的典范)。

  项羽不该急于夺秦玉玺,得到一块石头就能得天下吗?未必,我宁可有天下不要玉玺都可以。摆鸿门宴时,如果我是项羽,待刘邦和张良等一入门便杀之,或者是等韩信来了一并杀尽,因为有谋略有悍勇之才的异见者,如不能为我所用,必杀,这是不用思索的事情。

  但项羽犯了几大错:

  1、在击杀刘邦的那一刻,韩信恰巧赶来传怀王特赦刘邦的圣旨后,他却妇人之仁停手了,让刘邦回到汉中,从此放虎归山。我想吐槽的是,项羽此时有称帝的实力,凭他胸高气傲之势,不应遵这道旨(史实证明这是一道韩信为救刘邦的假圣旨)。更令人唏嘘的是,放了刘邦后又杀掉了傀儡怀王,以致招来全天下的讨伐。

  2、等刘邦走后,又想急于消灭刘邦这个心腹大患,范增不建议急于攻伐刘邦,为此事气走了亚父范增,从此少了谋士,如同断了手足。

  3、在杀了怀王后,马上急于出兵欲灭刘邦,正中刘邦下怀,结果几十万大军被八路诸侯打得全军覆没,这直接让项羽走上了末路。

  4、兵败后,不肯忍辱负重向刘邦低头认输争取渡过江东的生存权,选择了把英雄气概留给后人无限回味的自刎。如果我是项羽,绝对不会急于夺皇位弑帝,这会直接产生天下讨伐自己的借口,而是一一灭诸侯后再称帝,因为中国人最忌讳以下犯上的逆反行为。所以到了三国,曹操这点做得很好,挟君子以令诸侯,虽为丞相实为帝。

  即使在兵败后,项羽也不应选择自杀,承认自己输了,渡乌江东山再起也是一样,因为对于一个想争夺天下的雄主而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有命才有希望。刘邦乃痞子出身,善伪装能忍,所以最终夺了天下。

  你看近代的毛泽东,起初被蒋公打得万里长征大逃亡,差点在陕北被灭,也是能忍,在关键时刻利用了张少帅挽救了自己。邓小平三起三落,低潮时连一个普通群众都不如,但就是会忍,最后“”结束马上再次出了头。老舍不会忍,“”不久就跳湖自尽了,如果能忍到“”结束,老舍就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总而言之,项羽是死于自己的性格,没有征服自己。因此,但凡做大事者,关键时刻要做事果断,挫折中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以史为镜,可知更替。

  鸿门宴读后感

  写了一篇《枉为小人》,主要是针对学生不会写读后感,有意强化感与引与述与评与析相关,但不同,从所感的内容上看,部分也是阅历性的话,学生写不出很自然。文章似乎别有怀抱,可以一读,但整体没有深度。还不是天天新的水平。

  于是再读,三读。觉得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心。可以说要用所有的感官。比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那淡淡的幽香,需要我们用嗅觉去体味。其中作为《史记》中名篇的《鸿门宴》,也可以用嗅觉去读。

  驻扎军队就驻扎军队吧,古书上常常说“军”。说:您这样做不好吧,如果是我,我是不这样做的。偏偏说“窃为大王不取也。”一嗅就是老古老古的事儿,所以用嗅觉最适合读不寻常的文字,像古文,像外文,一个古里古气,一个洋里洋气,古色古香,需要用嗅觉去嗅。

  一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因为古,所以还能感觉到暗。长夜的味道也能嗅。夜里能生鬼,所以说鬼见生人要躲避,因为有生人气。现在叫活力。这篇文章因为古,也有此地鬼气。刘邦呀,项羽呀,现在不都成了鬼了吗,广义地说,《史记》也是《录鬼簿》,里面的所有人都成了鬼。曹无伤使人给项羽传话,想必是暗中行事,暗之暗者也,就像今天的爆炸事件当事人一定不想让你我知道他们的行事。范增给项羽示意,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用所佩玉向人示意,也是明中之暗。现在叫暗号。项伯“夜驰之沛公军”,一个夜字出这是黑暗中的勾当,一派夜幕遮掩了一切丑陋与背叛。人为什么为有胜有败,原来其中有阴谋诡计呵。阴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阴。阴就是暗,所以鬼气冲天,阴气腾腾。中国历史原来就是阴谋的历史呵。

  人为什么怕鬼,就在于鬼在暗处。读《鸿门宴》次数多了,就会感到害怕,鬼气里还有一种气,叫杀气。项羽是谁?在新安坑秦卒四十万,部队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以一当十,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他说“为击破沛公军”,那可不是玩笑,是要接近于“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的“天子一怒”。这个杀人的大计,范增在旁只是加油,古话叫:“急击勿失”。杀人还不能错过机会。所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既然是娱乐,也充满杀气。也是范增的阴谋诡计之一。杀人是高招。是范增作为谋士实现自己理想的必要途径,所以项羽为人不忍,让他即气冲天,拔剑无处使,就碎玉斗。汉语有个词,叫杀人不见血。《鸿门宴》就是杀人不见血的一场戏。项伯杀人,只是提到,血已经化成碧了吧,鸿门宴上,杀人不成。樊哙就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里的人命果然就像鱼肉一样。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我都不敢细细考证,而柏杨说是杀人的历史,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鱼肉可不是杀了吃的么?刀下鬼与口中食几乎是一样的。

  这种杀气最突出的要数樊哙了。他是杀狗出身,杀人无数,也毫不畏惧。所以有闯帐一节,好像是义正辞严,其实是壮士一怒。眼看就要流血了,但项羽还很欣赏他,所以终于还是不见血。

  杀气不等于血,正如恐惧并不是死,而是死之可能正在临近。最后沛公逃了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军中,那里才真正出现杀人,不过太史公笔下也很轻松,叫“立诛杀曹无伤”。死即死耳,如此而已。几个小小的人物的鲜血,甚至于没有胜味,没有颜色。但用鼻子读书,还是能嗅到杀气的。

  由此再想想中国人,主体民族即是汉族。汉族之汉源于刘邦封为汉王,建立汉朝。大汉民族,哪一年没有杀人的事,哪个英雄不是杀人多才成功的。江山代有英雄出,各杀生民若干个。如此而已。

  鬼气,杀气,最后感觉钝化了,只剩下一声叹气。是为感。


​读后感相关文章:

1.高二语文文言文鸿门宴读后感

2.史记经典故事读后感

3.猴王出世读书笔记

4.《煮酒论英雄》读书笔记

5.关于学会变通的作文4篇

    40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