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集读后感3篇

乐平分享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1

  林语堂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写的散文包含着许多哲理。就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林语堂散文集》。书里许多文章中的精辟话语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最难忘的还是《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一文。

  《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认为人类的快乐是享受。人的一生就是给自己制造最大的快乐。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林语堂不愧是语言大师,一语惊醒梦中人.人的一生,无论是干什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我认为快乐分为两种:一是享受,二是工作。享受中的快乐是很普遍的,它能给人轻松,使人避开烦恼,比如坐在草坪上野餐、睡觉等等。工作中的快乐只有少数人才拥有,他们一般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成功地把生活与快乐结合在一起。比如画家,他们不象大多数人一样把工作看成是一种累赘。他们的作品既可以为他们创造画画的乐趣,又可以带来不菲的经济利益。这种职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们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只有“苦尽”才能“甘来”,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所回报。光阴似箭,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把握住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朋友,“一寸光阴一寸金”,请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人生的基础,将来你才会收获更大的快乐!

  林语堂散文集读后感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家,学识渊博,见识深奥而广泛,以前在学中国现代文学时也读过他的几篇作品,泛泛而读,印象不是太深。这次仔细阅读了他的散文集《秋天的况味》,才觉得他的作品非常幽默诙谐,让人能始终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去看完每一篇文章。他的观点我不全部赞同,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我非常欣赏。他作品显著的特点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不断渗入自己的观点。比如对中庸的定义就是积极和平和两个观点的折中,既有儒教的积极观点也有道教的平和无为观点,事实上中庸也就是这个意思。再比如对哲学的定义就是一种如梦初醒般的感觉。再者,说陶渊明,自辞官后整天就是喝酒,游山,因此今天多数人认为陶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林大师则认为陶有诗人与最和谐的伟大性格,这是一种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学,史书记载宋代苏东坡也是这个观点并因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大师的散文从哲学到房间布局,从食品到精神文化,每一篇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他的作品间显现的不全是观点,我认为应该是他的思想,他还应该是个思想家。据我所知,林大师不但是精通西学,他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上的造诣也是独树一帜的,所以他的作品中不但有白话文,有古文,还有英语,常有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时出现,孔子与老子,孟子与庄子同在一篇文章里。还他什么都写,都敢写,这是其他作家所不能的,在这一点上台湾当代作家李敖和他有点相同。再有一点他的作品很现实,没有什么更多的华丽词藻,都是一些很直白的言语,比如写人生、写读书、写交友、写精神、写家庭与婚姻、写艺术、写社会,都是一些很朴实的语言,但哲理性强,语言很幽默,耐看。

  哲学是是个精深的东西,生活本身也是哲学,中国人的生活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太久了,谁都知道老庄学说才是生活的真谛,道儒二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国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都生活在它们的阴影之下,林大师也不例外。

  林语堂散文集读后感3

  林语堂先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拥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他一生论哲学,写小说,作散文,都能自成一家,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可谓宇宙诸事,无所不谈。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于文中海阔天空地谈开去,所摘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饶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

  林语堂主张:“文章者,个人性灵之体现”。他的散文皆讲究冲淡,讲究自然,无华章丽句,多娓娓闲谈,有静气养心之效,怡情拾趣之功。他为文反对道学气,认为天下好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个人认为,林语堂的文章颇类庄子,都是时而举重若轻,时而又举轻若重:面对悲苦的世界人生他们能够超脱与逍遥,而在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中又能够发现重大的人生命题。林语堂在《人生之研究》中说:“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从他的散文里,我读到了单纯作为一个人的悠闲生活,读书做学问是享乐,亲近自然是享乐,顺应自然不与人争是与自己和谐。由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想到了周国平的一句话,“我的野心是想要证明,没有野心一样可以成功。”所谓的成功,不是外在的认可,而是内在的认同,即人与己心的和谐。从林语堂的散文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属于儒道兼有的人生哲学:既依规矩礼法约束外形,也顺应天分自然求无为。

  读林语堂的书,宜灯下,宜窗前,宜旅途,宜冬寒,宜秋思,宜斜倚,宜侧卧。愈是在轻松自然的阅读状态中愈能发现林语堂的生活处事哲学其实更适用于当今,是给如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文化低俗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带来的一剂清新剂,让世人知道原来人生还可以过得这样有意思,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去体味。

    33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