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后感
散文大家喜欢读,读了之后该怎么写阅读感想?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散文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散文读后感篇一
这平淡深远的结合,意味着不离不弃。所以,在荒山的那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心爱的丈夫;在符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慌乱。这就是简单却深刻的爱。没有山盟海誓,因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这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沙仑的爱则让人感到莫名的痛惜。他对沙伊达的爱是疯狂的,是那么地执着,因为对于他那颗孤寂的心,哪怕是假的爱情,一样能给他精神的慰藉。无奈沙伊达是骗子,沙仑的执着,只能带来悲伤地结局。但也许如三毛所说:“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爱,令人肃然起敬。还有马诺林的爱。错误的爱,只有一句“对不起”,再无它句。爱情是双方的,如果缺了一方,就不完美了,不完美的爱,放手,比苦苦纠缠来得洒脱,更不容易遍体鳞伤。
不知道三毛为什么要把《白手成家》这一篇放在最后,明明这一篇才是故事的开始。但我又想,在描绘了沙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后,回过头来看初来沙漠时的情景,这故事,才会异常深刻,才会让人深切体会到在这诗意的生活背后,有初来的困窘,有别样的艰辛,更有对沙漠和生活的热爱。
散文读后感篇二
在她的口中,我知道粉丝又叫做“雨”,小黄瓜也可以代替笋片,猪肉干被说成了中药。她不是在胡说八道,她是在培养生活的情趣,谁说异想天开是犯法的呢?她与丈夫荷西,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也许你会说,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吗?但我想,有许多人是在每时每刻生存,会生活的人,又有多少个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愿当素人渔夫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把几个石雕看成宝贝呢?又有多少个人会在家里开免费的女子学校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拿棺材外箱做家具呢?也许只有三毛夫妇了吧。谁说沙漠里的生活很苦闷很枯燥呢!三毛与羊的战争不是痛并快乐着吗?与姑卡的友情不是让她哭笑不得吗?与荷西结婚时不是上演了一幕幕滑天下之大稽的闹剧吗?所以说,苦闷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大凡这个世界上的事,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
三毛带给我的,还有那一片异域所散发的神秘气息。残酷的婚礼,是在可笑的风俗幌子下愚昧的人们孕育出来的畸形产物,用暴-力夺去一个女孩子的贞操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值得庆贺。女人在那里是多么地卑微,一个丈夫可以有四个老婆,保守的她们在生产时竟因为医生是男的而拒绝去医院。他们的愚昧,用三毛的话来表现,就是“对沙哈拉威人来说,迈向文明唯一的象征就是坐在自己驾驶的汽车里。至于人臭不臭,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就是这些愚昧的人们,让三毛的沙漠生活绽放了光彩。三毛纵使不喜欢他们落后的风俗习惯,却从来没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们。面对他们无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应允了,甚至帮他们治病,教妇女们知识,帮房东的母羊脱掉衣胞。文明与愚昧是不分等级的。文明人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是侥幸出生在一个文明的国度,侥幸比那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多学了点知识,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文明人炫耀的资本。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三毛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爱护。也许在相处过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满,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以公平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变得那么的有趣,在孤寂的沙漠里时常会听到三毛的大吼大叫。
散文读后感篇三
小时侯,我就读的那所《培才小学》,是校长喻斯俊仰慕当时的大教育家陶行知《育才中学》之名而命名的学校。喻校长是一位进步人士,他教语文,时常选一些进步作家的散文作教材,如朱自清的《匆匆》,《背影》,《荷塘月色》;郭沫若的《奔流》;高尔基的《海燕》等等。这些形式与内容都十分完美的文章,教育着,熏陶着我,至今不能忘怀。散文《背影》中,父亲的眷眷之心,儿子的拳拳之意,充盈于字里行间,让人酸楚,使人感叹。那个胖胖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在铁道上吃力地爬上翻下,为儿子买食物的父亲的形象,常在我眼前晃悠,也使我想起我逝去母亲的慈祥的面容;惟独《匆匆》一文,我虽对他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非常喜欢,却对他文中表现出的淡淡的哀愁,对不断逝去的时光的惋惜,很不理解。因为那时我觉得自己还那么小,岁月还十分漫长,我还会有很多的时间去做我要做的事,去实现我想要实现的理想。
然而,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再度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时,不仅感叹于他的文学造诣:内容真切,文字细腻流畅,笔触新颖,风格清新。没有雕饰,没有做作。而且对于他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也已有了较深的理解。
朱自清的一生很短暂,五十岁时就逝世了。但他在短暂的五十年中,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学遗产。他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十多岁的他就那样敏锐地意识到时光的宝贵:“过去的日子如清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那时的他就感叹着自己“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像游丝一样的痕迹”也未留下;“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甚么也未能做,这就是他“头涔涔而泪潸潸”——文中始终表现出来淡淡的哀愁的根源,也是他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表现。二十多岁时的他实际上已有所成就。1917年他开始写诗,并加入新潮社,成为新文学运动重要的一员。二十二岁至二十七岁创作了长诗《毁灭》,《笑的历史》《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他并没有虚度他的年华,但他却如此苛刻地要求自己,如此的珍惜岁月。他追问着人们:“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甚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日子为甚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追问都警示着人们,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一个人来到世上,应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建树,不应该白白走一遭。这固然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而作为世人的我们也应该警觉。
散文读后感相关文章:
4.名著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