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_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刘丽分享

  《摆脱贫困》一书生动记录了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丰富历程。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范文1

  党的以来,同志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他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告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同志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最近,应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同志的重要著作《摆脱贫困》一书。该书初版于1992年,收录了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书中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与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着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清新文风,是一个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整体,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科学路径是找对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党的之后,他又进一步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当时,他针对宁德实际,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廓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一招是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特别强调了“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和“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的重要性。他还专门对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强调,“闽东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都要以改革总揽全局,扶贫工作也要贯彻改革精神”,“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他指出,“开放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扶贫的成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和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必须争取整体功能效益”。他就发展畲族经济指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指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作用,读来特别发人深省。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福建正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才能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范文2

  《摆脱贫困》一书生动记录了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丰富历程。省委书记尤权指出,“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尤其是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彰显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在同志看来,脱贫致富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

  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同志的哲学思想遍地开花,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理性的哲学思维。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整理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部分又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部分,国家财政作为一个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也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闽东这个全局只能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全局。如果需要牺牲局部的利益,还是应该乐于承担,不该向上伸手的不伸手,可以少向上伸手的就少伸手,原则上只能自行消化,不能有依赖思想,这就是为我们树立了全局观念,也是要发展好局部的有志气体现。

  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同样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搞好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中,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是不行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这个整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就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富裕。

  同时,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在《把握住新的机遇》一文中提到要淡化“贫困县意识”,同志就提倡要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才有利于继续扎扎实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摆脱贫困,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踏实奋进,用高昂的姿态走向发展的道路。

  书中所倡导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理念,历经岁月洗礼而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值得我们长期坚守,整本书都闪着哲学理性的光辉,使得摆脱贫困有了哲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还能通过实践证明同志理论的真实性,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读《摆脱贫困》一书,可以看出倡导和坚持用辩证法办事的传统由来已久,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并加以理论实践。

  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范文3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感受最深的是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建章立制。书中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放心。”“怎样才能让人民放心?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同志这一重要观点不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摆脱贫困,必须选好带强村级领导班子。

  火车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村民就看党支部。贫困村能不能脱贫致富,领头雁至关重要。同志强调,“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群众需要领导。没有领导,群众的积极性既不能提高,也不能持久”。因此,选好带强村级领导班子至关重要。要把有致富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人推选为村干部,让其带动整个村庄向前进。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到贫困村工作。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摆脱贫困,必须选准经济发展路子。

  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一条适合贫困村发展的路子。同志强调,“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都要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蘑菇、茶叶都是城郊农民脱贫的重要项目,各县有关部门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服务。”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支持重点村培育一个特色品牌,发展一个特色产品,做强一个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市里设立专项资金,2013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侧重扶持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一村一品一业”。因此,贫困村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或特色产品,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业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

  三、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同志强调,“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交通不便、能源紧张不仅加大了新上项目的难度,而且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为闽东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我市老少边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欠债较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尽快改善落后的面貌。要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网建设、农村信息化、造林绿化、环境整治、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等投入,三年内,使全市50个重点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环境)、“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危房)、“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邮、通讯)、“六配套”(学校、村部办公场所、农民健身广场或农民休闲公园、村道路灯、卫生室、文体活动室)。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相关内容

  

125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