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的UAC新体验怎么样
从XP时代到Vista时代和Windows7时代,尽管它们所有的安全策略并不相同,但它们都在系统中做着或多或少的基本安全服务。正版Win 7操作系统中沿用了Vista操作系统中的“用户UAC设置”安全机制,但是这个功能从最基本上保证了系统安全。下面学习啦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玩转UAC,体验那些不可思议的妙用。
UAC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首先先介绍下什么是UAC?
UAC(User Account Control),中文翻译为用户帐户控制,是微软在Windows Vista和Windows7中引用的新技术,主要功能是进行一些会影响系统安全的操作时,会自动触发UAC,用户确认后才能执行。因为大部分的恶意软件、木马病毒、广告插件在进入计算机时都会有如:将文件复制到Windows或Program Files等目录、安装驱动、安装ActiveX等操作,而这些操作都会触发UAC,用户都可以在UAC提示时来禁止这些程序的运行。
能够触发UAC的操作包括:
* 修改Windows Update配置;
* 增加或删除用户帐户;
* 改变用户的帐户类型;
* 改变UAC设置;
* 安装ActiveX;
* 安装或卸载程序;
* 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 修改和设置家长控制;
* 增加或修改注册表;
* 将文件移动或复制到Program Files或是Windows目录;
* 访问其他用户目录
UAC很烦
是的,微软自从Windows Vista开始加入了UAC,这也成了人们对VISTA不满的诟病之一,因为Vista不像Win7一样可以对 UAC进行级别设置(其实Windows7的UAC也很烦),当时的电脑的普遍配置也很低,所以人们对这个动不动就弹出来,同时还会锁定屏幕的家伙很厌恶。
UAC在Windows 7中的完善
就是因为UAC太烦了,所以微软在Windows 7中,加入了UAC的等级设置功能,分别对应4个级别:
最高级别:
在高级级别下,“始终通知”(即完全开启),在该级别下,用户安装应用程序、对软件进行升级、应用程序在任何情况下对操作系统进行更改、更改 Windows设置等情况,都会弹出提示窗口(并启用安全桌面),请求用户确认。由此可见该级别是最安全的级别,但同时也是最“麻烦”的级别,适用于多人 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下,限制其他标准用户,禁止其随意更改系统设置。
默认级别:
在默认级别下,只有在应用程序试图改变计算机设置时才会提示用户,而用户主动对Windows进行更改设置则不会提示。同时,在该模式下将启用安全 桌面,以防绕过UAC更改系统设置。可以看出,默认级别可以既不干扰用户的正常操作,又可以有效防范恶意程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修改系统设置。一般的用 户都可以采用该级别设置。
比默认级别稍低的级别:
与默认级别稍有不同的是该级别将不启用安全桌面,也就是说有可能产生绕过UAC更改系统设置的情况。不过一般情况下,如果使用户启动某些程序而需要 对系统进行修改,可以直接运行,不会产生安全问题。但如果用户没有运行任何程序却弹出提示窗口,则有可能是恶意程序在试图修改系统设置,此时应果断选择阻 止。该级别适用于有一定系统经验的用户。
最低的级别:
最低的级别则是关闭UAC功能(必须重新启动后才能生效)。在该级别下,如果是以管理员登录,则所有操作都将直接运行而不会有任何通知,包括病毒或 木马对系统进行的修改。在此级别下,病毒或木马可以任意连接访问网络中的其他电脑、甚至与互联网上的电脑进行通信或数据传输。可见如果完全关闭UAC并以 管理员身份登录,将严重降低系统安全性。此外,如果是以标准用户登录,那么安装、升级软件或对系统进行修改和设置,将直接被拒绝而不弹出任何提示,用户只 有获得管理员权限才能进行。可见完全关闭UAC并以标准用户登录,各种操作和设置也非常不方便,因此建议不要选择该级别。
但是UAC很有用
UAC虽然经常安装软件的人很烦,但UAC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不得不承认微软对于操作系统的理念是很超前的,所以经常会搞出一些虽然很棒却很尴尬的 东西,就好像当年的VISTA,在人们开始接受Windows 7的今天,再回头去看Vista,才越来越意识到VISTA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操作系统,只 不过是生不逢时。
优化的误区
从Windows XP起,系统优化就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关于优化的文章。可是系统优化,要因人而异,盲目的优化只能适得其反。很多优化的文章上来就教人怎么关闭Windows自带的各种功能,如关闭UAC,却很少告诉别人这个功能的用途,美其名曰可以加入系统速度,却不知道这样做会造成很多隐患,也失去了体验Windows新功能的机会,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信息安全的木桶原理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那些长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板决定的,这就是着名的“木桶原理”。同样适用于信息安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 就是全盘的失败。假如当年陈冠希把他的“数据”通过文件粉碎删除,或使用Bitlocker加密一下,我们就不会有 “大饱眼福”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