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局域网知识>

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诊断

加城分享

  ping命令是我们在Windows中常用命令,用于判断网络或主机之间是否连通,而在Linux系统中用于网络诊断的命令,可检查网络是否连通,通常用于分析和判断网络故障,是个非常使用的命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Linux下如何使用ping命令,一起来了解下吧。

  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诊断

  它通过发送ICMP ECHO_REQUEST数据包到网络主机(send ICMP ECHO_REQUEST to network hosts),并显示响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输出的信息来确定目标主机是否可访问(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服务器为了防止通过ping探测到,通过防火墙设置了禁止ping或者在内核参数中禁止ping,这样就不能通过ping确定该主机是否还处于开启状态。

  linux下的ping和windows下的ping稍有区别,linux下ping不会自动终止,需要按ctrl+c终止或者用参数-c指定要求完成的回应次数。

  1.命令格式:

  ping [参数] [主机名或IP地址]

  2.命令功能:

  ping命令用于:确定网络和各外部主机的状态;跟踪和隔离硬件和软件问题;测试、评估和管理网络。如果主机正在运行并连在网上,它就对回送信号进行响应。每个回送信号请求包含一个网际协议(IP)和 ICMP 头,后面紧跟一个 tim 结构,以及来填写这个信息包的足够的字节。缺省情况是连续发送回送信号请求直到接收到中断信号(Ctrl-C)。

  ping 命令每秒发送一个数据报并且为每个接收到的响应打印一行输出。ping 命令计算信号往返时间和(信息)包丢失情况的统计信息,并且在完成之后显示一个简要总结。ping 命令在程序超时或当接收到 SIGINT 信号时结束。Host 参数或者是一个有效的主机名或者是因特网地址。

  3.命令参数:

  -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极限检测。大量且快速地送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看它的回应。

  -n 只输出数值。

  -q 不显示任何传送封包的信息,只显示最后的结果。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通常是查看本机的网络接口是否有问题。

  -R 记录路由过程。

  -v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p》-c 数目:在发送指定数目的包后停止。

  -i 秒数:设定间隔几秒送一个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预设值是一秒送一次。

  -I 网络界面: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l 前置载入: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发出的数据包。

  -p 范本样式:设置填满数据包的范本样式。

  -s 字节数:指定发送的数据字节数,预设值是56,加上8字节的ICMP头,一共是64ICMP数据字节。

  -t 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补充:常见网络故障解决方法

  ip地址冲突:ip地址冲突是局域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的用户可能重做系统或其他原因丢失自己的IP地址,在重新写IP的时候和其他人的IP地址一样导致ip地址出错,此时电脑右下角就会有个提示框提示你IP地址已经有人用。部门网管应该统计好部门人员的IP地址,当出现问题时可有资料可循,避免IP地址冲突。

  计算机网卡故障,一般的主机网卡都带有网卡指示灯,网卡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只有单灯,一种是双灯。一般来说,单灯是绿色,而双灯一个是绿色,一个是橙色(1000M网络,如黄色则是100MM网络)。单灯显示的意思是,绿色灯亮表示网线物理连接正常。是常亮状态,在有数据交换时单灯情况下绿色灯会明暗闪烁。双灯情况下,绿色灯亮同样表示网线物理连接正常,是常亮状态,在有数据交换时橙色或黄色灯闪烁,而绿灯不变。查看网卡灯显示是否正常,可以判断网卡的好坏。拔掉网线网卡灯还显示正常,网卡出故障需要更换。

  网线有问题,如果网线在几台计算机上连接无反映,换根网线后正常,即可判断网线出了问题。网线一半问题有水晶头生锈造成短路,网线中间出现断路,水晶头没压好出现问题等。这时需要测线仪来检查网线。

  测线仪使用方法,将一根网线两头分别差入测线仪的网线接口,查看对应各灯依次从1至8或8至1闪亮,再闪亮一次或两次某一灯(即为该网线所在主机的路数),循环不止。

  如果遇到整个网络出现问题,需要检查交换机是否出现问题,到交换机所在机房检查交换机是否有电,如果有电则检查连接交换机的trunk口灯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找到上联交换机检查是否正常。有的交换机trunk口连接收发器,检查收发器是否正常。

  相关阅读:计算机网络分层及其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的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传输介质和网路设备的差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将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化为数据报,经过路径选择、分组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设备转发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信息的传输,向用户透明的传送报文。

  会话层: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的通信,并对数据通信进行管理。

  表示层: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和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

    400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