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思维训练>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广辉分享

《榜样8》开播,一幅幅具有意义的画面,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振奋着网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

一个多小时的宣讲中,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与大家一起重温党的盛会,回顾会议期间庄重、激荡人心的时刻,同时原汁原味、生动准确地宣讲解读党的报告主要内容,以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必须领会和把握的重点。

生动的事例、真挚的情感、声情并茂地宣讲,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辖区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

乌鲁木齐街道工作人员李艳红说:“聆听了今天的宣讲倍感振奋,我将结合街道实际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的理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党的精神深入基层、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2

作为社区工作者,如何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热孜万古丽说:“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居民当家人,走进居民家中,走进居民心中。”

阿依古丽家的老人病情怎么样了?王兰家的孩子该上学了,入学手续办好了吗?刚刚再就业的古丽巴哈的丈夫工作还顺利吗?……热孜万古丽每天都有无数牵挂。

社区居民尹珠香因为独居且多年被病痛折磨,情绪一度特别低落。热孜万古丽有空就去陪老人聊天,督促老人按时吃药,邀请老人参加社区活动……老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身体也一天天好转。今年“五一”,热孜万古丽收到老人发来的祝福短信:“祝你劳动节快乐。你太忙了,不要总来看我了,我会打理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扎根在基层的青春最美丽。“居民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面孔,就是对社区工作者最好的褒奖。”热孜万古丽说,“我将继续在这片挚爱的土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3

常年义剪的王钰元、孝敬老人的谢妮娜、助残帮困的苏曼、投身塔县支教的何军花、关爱他人的秦廷益……他们用无私大爱书写了一幕幕人间真情,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社会。他们的事迹感染了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学生用一首满含深情的朗诵——《大美新疆》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随即一行人员现场观摩了经开区(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体建设情况、参与了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师生“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参观了海丝文化艺术馆等。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4

1990年的中秋节,忙碌了一天后满载丰收喜悦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疗养院的渡船,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汹涌的黑潓江瞬间吞没了渡船,6名康复者遇难,本是团聚的日子却阴阳两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通过李桂科多方奔走、筹资建设,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那天,村民们到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年迈的老人被搀扶着到桥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说,“从进来那天起到现在就没有去过江对面,今天就像做梦一样!”。

2013年3月3日,洱源县发生5.5级地震,山石屏疗养院受灾严重,李桂科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抢救财物、抗灾自救。2013年12月恢复重建结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村民们说:“现在的居住条件,就像以前李医生带我们去旅游一样,天天住宾馆”。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5

“生、老、病、死,李医生都为我们考虑好了”,从寿衣、棺木的准备,到安葬逝者,给逝者上坟祭扫,李桂科都亲力亲为,让健在的老人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积极联系旅游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到村里开展活动,还带着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从没有离开过村子的李福章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这些李医生都帮我实现了,我没有遗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没学可上,李桂科就从县城找来旧课本,让一位识字的康复者担任“临时教师”,办起了学校。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宋荣坤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宋荣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李桂科帮他协调学校上学,帮他开家长会,给他生活费、进行面试辅导。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宋荣坤性格从自卑变得自信,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现在,山石屏村21个学生中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1个研究生。他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6

山石屏村麻风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对大家宣布:“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李桂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从此,李桂科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漫长治心之路!

他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暇里经常陪他们说说心里话、聊聊家长里短,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悉心帮每位患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李桂科都组织康复人员逢节必过,营造了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7

30年的特校工作,刘玲俐年年当班主任。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更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陪伴在这些孩子的身边。刘玲俐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践行着党员的义务和教师的职责,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班上有个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肠炎”,疼得在床上打滚,刘玲俐得知消息立即赶到学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医院。接下来的几天,刘玲俐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医院给小云亮送饭,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赶去给他补课。没过几天,小云亮康复了。在从医院返回学校的路上,他对刘玲俐竖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语“你和妈妈一样,我爱你”。刘玲俐喜极而泣,把小云亮抱进了自己的怀里……

每天在路上遇到学生,刘玲俐会报以一个温馨的微笑,并先一步打出手语“你好!”;学生桌边掉下东西,刘玲俐会马上弯腰拾起交给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刘玲俐从不发火,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就这样,刘玲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老师为榜样对照、激励、要求着自己。刘玲俐所带班级的学生行为规范,学习成绩优秀,班级每学期都被评为“文明班级”,而刘玲俐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8

初中毕业时,刘玲俐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她心中的梦更加清晰:她要用爱和真诚给特殊孩子点亮希望,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

1991年7月,刘玲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与特殊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与她的特殊学生融在了一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一两年、甚至四五年的康复训练后,有些孩子慢慢可以开口说话了,有的孩子可以和周围人简单交流了……这对于一直陪着孩子们刻苦练习的刘玲俐来说,可能比孩子的父母更感到欣慰。

刘寒湘8岁才来学校接受康复训练,由于很少发声,声带非常僵硬。刘玲俐每天对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几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无声世界,不仅学会说话,还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后来,刘玲俐还鼓励她学习舞蹈,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2017年8月,在庆祝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的大型文艺演出中,刘寒湘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登台演出,优美的舞蹈让全场观众为之震撼。演出结束后,刘寒湘给刘玲俐发来了信息:“刘老师,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谢您!因为您才有我的今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刘玲俐喜极而泣。

“刘老师,您好!我自己开了一个理发店,收入不错,还带了一个徒弟呢!”在刘玲俐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学生刘运良给她发的一条短信。这曾经是一个性格暴躁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刘玲俐对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用母爱般的温暖把他一步步变成了阳光向上、热爱生活的年轻小伙。

……

刘玲俐是这群特殊孩子的点灯者,她守护着自己的初心,用大爱为特殊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心灯”,照亮了他们人生的道路。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9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对他们来说,学习说话比正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

但是,刘玲琍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2008年,学校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没有教材和教具,她就利用课余时间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获取知识。

“最难的时候,是孩子们还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发声是个什么动作。”刘玲琍介绍。

为了让孩子发出第一声,刘玲琍不仅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还经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边,让孩子们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拉着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除了上集体课,她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15至20分钟的面对面单训时间。每天下来,她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训练,班上的学生终于和健全人一样开口说话了,有10名孩子还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小湘湘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孩子。虽然8岁才被家长送来接受康复训练,但刘玲琍并没有放弃。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小湘湘发出的基本都是含混不清的“聋哑音”。刘玲琍不仅帮她进行伸舌操、发爆破音等多项训练,还每天给她布置生活上的训练课程。慢慢地,小湘湘的发音清楚了很多。

如今小湘湘已经17岁,不仅成功走出了无声世界,还进入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办的训练学校,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0

唐菊兴同志自1984年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竭诚奉献。多年来,坚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生命禁区,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每年大于100天,主持勘查评价或参与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次(2011),获部一等奖二次(2009、2011),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003,2004)二次;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进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3次。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3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业绩:

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的勘探评价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个钻孔的施工,完成钻探工作量近18万米,创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迹。项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矿理论的认识,按照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探明并新增资源量(331+332+333):Cu资源量700万吨,Mo资源量69万吨,Pb+Zn资源量105万吨,伴生Au资源量152吨,伴生Ag资源量9995吨(评审文号:藏矿储评字〔2013〕111号;备案文号:藏国土资储备字〔2013〕28号)。该矿床2010年7月已经投产,年创造利税近3亿,雇佣藏族员工数百人。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1

2003年至今,唐菊兴主持勘查评价雄村超大型铜金矿,提出冈底斯成矿带存在岛弧型斑岩铜金矿。

截止到2013年12月,雄村铜金矿完成施工钻孔201个,钻探进尺63233.92米,238万吨,伴生资源量202.7吨,伴生银资源量1041.9吨(国土资储备字[2013]101号,中矿联储评字[2013]39号)。雄村式铜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新的矿床类型,为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岛弧型斑岩铜金矿指明了新的找矿方向,在雄村铜金矿外围发现了雄村III号铜金矿等多个矿体。

践行找矿突破新机制,服务于矿业企业大型-超大型矿的勘探,取得显著成效。

践行“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及“采、学、研、用”四结合的勘查模式,在“358找矿突破行动”中勇挑重担,勇于创新。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服务团队,为中铝资源在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荣那矿段)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厘定了矿床类型,认为该矿床是我国大陆第二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也是西藏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2013—2014年二年的勘查评价,求获铜金属量大于850万吨(332+333),平均品位大于0.5%,目前该矿是我国最大的单个铜(金)矿床。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2

唐菊兴参与西藏巨龙矿业的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工作(勘探报告排第四)(2006~2008年1月),提交铜金属资源量718.8万吨,伴生钼金属资源量35.6万吨、银金属资源量4221吨(获2011年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

主持西藏阿里尕尔穷大型铜金矿的勘查,查明矽卡岩型铜金矿的形态产状和规模,求获金资源量20余吨,铜资源量9万吨(或2012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进展)。

唐菊兴同志各方面表现突出,为缓解我国资源瓶颈,竭诚奉献,勇做表率,勇挑重担,时时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被中国地调局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土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工作先进个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3

吴惠芳:我作为一名党员,而且还是永联村的党委书记,我的使命责任就是带着农民兄弟实现共同富裕。在10.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我所在的村,包括我们的乡村企业,现在发展演变成为了一个小镇,而且它还走在了全国农村发展的前列。

能够带动永联村在新时代如火如荼地发展,得益于吴惠芳25年军旅生涯的培养和积淀。1980年,20岁的吴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学院学习军事指挥,由于表现突出,入学第二年就入了党。军校毕业后,吴惠芳随部队参加边境作战,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练,一步步成长为部队优秀指挥员。1998年,时任团政委的吴惠芳率领部队赴九江抗洪,随后,又参与组建全军第一支两栖机械化步兵团,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年仅42岁就担任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吴惠芳转业时,原本可以进省城杭州安置,但父亲吴栋材两次来找他,动员他回家乡农村带领乡亲们谋发展。

吴惠芳:第一次听父亲讲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议。1980年,我复读参加高考,就是想要离开农村、走出农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还要再回到农村呢?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4

农民不会因为物质富裕了,脑袋也会自然富裕。吴惠芳在带领永联人致富的同时,一直紧抓村民素质提升,既补"智"又补"志"。

一是抓教育。"永联的未来在孩子"。2012年,在他的主导下,永联村投资了1亿元,建设了设施一流的永联小学。2015年,他利用代表的身份,提交了《关于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议案》,引起了苏州市高度重视,为永联小学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2015年,吴惠芳引入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在荷风艺术基金会的指导下,永联小学成立了荷风管弦乐团,让永联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二是抓文明。吴惠芳把永联的文明建设分三个层次:传统农民、变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变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变合格公民。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在社区生活中发声、参与民主自治。为此,2015年,他在村里成立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从公厕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一件件具体事情抓起,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如今,永联村已经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三是抓公益。2012年,吴惠芳在永联小镇上主导建设了爱心互助街,设置学习互助、生活互助、娱乐互助、健康互助等4大功能区,爱心街的LOGO是两个交叉的爱心,是吴惠芳亲手设计绘制的,寓意是让永联人在共建中才能共享,不能让人在不劳而获中丧失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的意志和能力。2010年,吴惠芳就申请成立了永联为民基金会,每次外出讲课费,他都捐在基金会,累计30余万元。基金会的资金用于村里困难对象帮扶,但条件是每年在基金会里捐款过。

吴惠芳从部队师职军官转身为苏南小村庄普通"村官",目标就是致力于将永联村打造成为中国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样板,成为中国乡村小镇率先走向世界的标杆。转业13年,他继续前进,发挥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带领永联村乘风破浪、逐梦小康。以生动的实践书写了转业军人在平凡岗位再立新功精彩篇章,折射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

2023《榜样8》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5

随着全村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村企关系的梳理、以及城镇化的公共管理服务的到位,尤其是农民实行集中居住后,土地统一流转,由村经济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管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再也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吴惠芳在思考新的问题:一是除了土地流转费,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如何增收?二是现代化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如何才能提高附加值?

一直以来,永联村集体经济是"一钢独大",符合条件的村民能进厂工作,很多年纪大了又没有什么技能的村民进不了厂,家庭往往更困难。

2009年,吴惠芳提出来要在永联村发展乡村旅游。但一穷二白怎么发展旅游?吴惠芳组织学过旅游、农学、规划的三个大学生员工研究策划发展乡村旅游,半年之后,江南农耕文化园开门营业。为了提升人气,他又在永联小镇上打造了一条江鲜美食街,举办江鲜美食节。经过几年的发展,永联旅游已经快速发展,"吃江鲜,到永联"成为周边城市的共识,并且带动了400多村民就业,2017年游客人次达100万,销售收入1亿多元,永联小镇门面也随着人气的提升,年租金收入达1200多万元。

发展旅游产业尝到了甜头,吴惠芳决定用旅游带动农业:构建一个全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他将永联村8000亩的耕地建成了4000亩的苗木基地、3000亩的粮食基地、400亩的果蔬基地、100亩的特种水产基地,实现了种植养殖基地化;投资建设腌腊制品厂、谷物加工作坊及传统酿酒、榨油等作坊,实现了加工制作工业化;主打长江鲜、农家菜品牌,实现了餐饮美食特色化;成立永联天天配送公司,构建销售、物流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2017年天天鲜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销售配送标准化;整合永联区域景点及江苏张家港市东部区域的农业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市民喜爱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旅游观光产品化。

2014年,永联小镇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7年,永联小镇被江苏省确立为首批13家田园风情小镇之一。2018年,永联村全域旅游发展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先后报道。

    22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