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传说>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2)

宇晴分享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篇四

  传说在很久以前,松花江岸边有一个满族村落。这里的人们开始时靠打鱼为生,仅能勉强填饱肚子,后来学会了在江畔开垦荒地,播种粮食,日子便逐渐富足了起来。可是后来有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只凶猛的九头鸟,在村里兴风作浪,把整个村子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最可怕的是,它还常常将人和牲畜拖进附近的山洞里吃掉。这样,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氛围中了。

  村民们都对这只九头恶鸟恨之入骨,想了各种办法要将它铲除,可是因为谁都不敢靠近它,所有的办法就都成了“纸上谈兵”。最后,一个名叫巴图鲁的年轻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要去偷袭九头鸟。看到有了领头人,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也积极响应,加入到了除魔的队伍中。当天晚上,他们就带上宝剑出发了。

  到了九头鸟居住的山洞洞口时,大家都放慢了脚步,轻轻地俯下身。准备趁九头鸟熟睡的时候悄悄地进入山洞将它杀死。可是还没等他们进洞,九头鸟就闻到了生人的味道。它突然冲到洞口,猛一吸气就把大家吸了进去。巴图鲁因为及时地抓住了一根藤条才没有被吸进洞里,但却被狠狠地甩了出去,摔晕了。

  等巴图鲁醒来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一条大蟒蛇的背上。大蟒蛇救了他的命,而且对他很友好。看到大蟒蛇的眼睛里含着泪珠,巴图鲁就好奇地问它发生了什么事。大蟒蛇告诉巴图鲁,它的妈妈和姐姐都被九头鸟吃掉了,因而它也非常憎恨九头鸟,希望能早日除掉这个恶魔。它还说它知道有一个办法能够除掉九头鸟。巴图鲁忙问:“是什么办法?”大蟒蛇说:“天落石是九头鸟的克星。别看九头鸟凶残无比,有九颗脑袋,但是只有中间的那颗大脑袋上有眼睛。那对眼睛特别灵敏,能在黑夜里看清方圆几里内的东西。可是它们却非常怕光,耀眼的天落石正是它们的克星。”

  巴图鲁又问:“到哪里才能找到那天落石呢?”

  大蟒蛇告诉他:“要找天落石只能去星星山。天落石取回来以后不要急着使用,要先用一百个人的血温暖它,它才能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

  巴图鲁听完后,二话没说就出发了。他翻山越岭,历尽千难万险,走了七七十四九天之后,终于到达了星星山。可是星星山又高又陡,巴图鲁一连爬了好几次都被摔了下来。这时,一只白鸟从他头顶飞过,大叫道:“捡根白鹰翎就能上山了。”

  巴图鲁照着白鸟说的,在山下捡了一根白鹰翎,顿时觉得身体轻飘飘的,一会儿后竟然飞了起来,一直飞到了山顶。他在山上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块巨石后面找到了闪着火光的天落石。他急忙将它捡起来揣在怀里,然后就直奔九头鸟的巢穴而去了。

  巴图鲁在九头鸟居住的山洞洞口又遇见了大蟒蛇。大蟒蛇对他说:“九头鸟已经把洞口堵住了,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说着,它抬起尾巴用力地甩向洞口,把堵在洞口的石头全砸碎了。巴图鲁趁机钻进了洞里。

  巴图鲁在洞中摸索着走了一会儿,找到了这些日子以来被九头鸟吸进洞里的村民们。他把天落石掏出来,让大家轮流用手捂着。天落石在人血的温暖下逐渐变亮,等传到第一百个人手中时,瞬间发出了万丈光芒,把黑漆漆的山洞照得恍如白昼。藏在洞里的九头鸟被强光刺醒了。它一睁开眼睛,就被天落石的光亮照花了眼,只会晕乎乎地东倒西歪了。这时,巴图鲁瞅准机会,用尽全力将手中的宝剑朝九头鸟中间的大脑袋刺了过去。九头鸟发出一声惨叫,挣扎了一会儿后就一动不动了。

  大家长舒了一口气,都高高兴兴地从洞里爬了出来,准备回家。这时,九头鸟却突然从洞里冲了出来,朝着巴图鲁喷了一大股黑乎乎的血。这血又腥又臭,含有剧毒,勇敢的巴图鲁来不及躲避,就这样中毒身亡了。

  而这时九头鸟也耗尽了气力,不能再出来攻击人了。村民们都平安返回了家中。但是每到过年过节时,九头鸟还会悄悄地潜进村里,往村民的院子里滴血,祸害百姓。过了几年,天落石用完了,好在大家都已知道九头鸟特别怕光,于是就想出了把灯笼挂在门前吓走它的办法。

  由于松花江畔的风很大,灯笼经常被吹坏。后来,人们就想出了制作冰灯的办法。一来为了驱邪避灾,纪念巴图鲁;二来冰灯也确实好看,晶亮迷人,所以,每到过年过节,各家各户都会点起冰灯,使得整个村子看起来就像缀满了星星。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篇五

  很久很久以前,杭州郊区的蚕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巧的小姑娘。在阿巧九岁那年,她的母亲不幸病逝了,抛下了她和四岁的弟弟。阿巧的父亲在妻子死后不久,又娶了一个女人。这继母是个刁蛮、刻薄的女人,经常打骂阿巧姐弟俩。

  一年冬天,漫天飞雪,狠心的继母逼迫阿巧到山上割草,还说如果割不到青草就不准她回家吃饭。可怜的阿巧背着一个大竹筐漫山遍野地跑,可是天寒地冻的,到哪里去找青草呢?

  不一会儿,阿巧就被冻得小脸通红、小手冰凉了,可是她却不敢回家。万般无奈,她只好坐在半山腰上难过地哭了起来。这时,忽然飞过来一只白色的大鸟。大白鸟盘旋在她的头顶,大声叫道:“要割青草,去半山沟沟!”

  大白鸟叫完就飞走了,阿巧赶紧追了上去。她跟着大白鸟跑了好长一段路,累得满头大汗,最后看见大白鸟飞到一棵大松树前不见了。这棵松树就长在那半山沟沟前,树冠十分庞大,形状就像一把大伞,把山沟的入口都给遮住了。

  阿巧从松树下钻了过去,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河两岸花红柳绿,交相辉映,碧绿的草地铺满了山坡。阿巧高兴极了,她顺着小河往前走去,一路上割了满满一竹筐的青草。

  阿巧不知不觉走到了小河的尽头。她抬眼望去,只见一排排白色的房子整齐地坐落在半山腰上,不远处还有成片的矮树林,那些矮树阿巧从未见过。正在阿巧入神地欣赏景色的时候,从白房子里走出了好些貌美如花的女子。她们都穿着一身雪白的长纱,手里提着篮子,步履轻盈地走进矮树林中,开始采摘起矮树上的嫩叶来了。

  阿巧从来不知道这半山沟沟里有人家,觉得十分好奇,便不自觉地朝那些白房子走去。她刚走到房前,一位白衣女子就从白房子里走了出来。她看到阿巧后非常吃惊,忙问阿巧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阿巧就把大白鸟引她来这儿的事说了。白衣女子和善地说:“你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吧!”

  阿巧欣然同意了。她跟着白衣女子进了屋,看到屋里摆满了浅底的大箩筐,箩筐里密密麻麻地躺着数不清的白虫子,虫子们正在一个劲儿地啃噬(shi)着嫩叶。白衣女子告诉她,这些白虫子是天虫,她们都是王母娘娘派来专门饲养这些天虫的仙女。

  “可是,你们为什么要养这些虫子呢?”阿巧不解地问。

  “等它们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白衣女子笑着回答。她为阿巧找来了一件合身的白色纱衣,让阿巧换上,然后带着她去了矮树林。

  正在采摘嫩叶的仙女们都停了下来,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们告诉阿巧这些矮树叫桑树,是用来喂天虫的。大家都很喜欢阿巧,希望她能留下来和她们一起喂养天虫。阿巧高兴地答应了。从此,阿巧就和白衣女子们一起采摘嫩叶,喂养天虫。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天虫慢慢长大了。它们吐出纤细的丝,结成了一个个小房子,将自己裹在里面。白衣女子们教阿巧从这些雪白的小房子中抽出晶亮的细丝,还教她给这些丝上色,把它们染成五颜六色的彩丝。她们告诉阿巧,这些彩色的丝线是用来给玉帝绣龙衣、给织女织云锦的。

  三个月过去了,阿巧开始想家了。她一直惦记着年幼的弟弟。一天,阿巧心想:要是弟弟也能来这里跟自己住在一起,就不用再受继母的打骂了。于是,第二天一早,阿巧就悄悄地起床,带了些桑树的种子和天虫的幼虫回家了。

  一走出半山沟沟,聪明的阿巧就开始播撒桑树的种子。她是想以后自己再顺着这些种子长成的树苗找到回白房子的路。

  还没过午,阿巧就走下了山,蚕花村就在眼前了。可是一回到村里,阿巧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自己才走了三个月,村子里的变化怎么这么大呢?等回到家中,她惊讶地发现父亲已经老了,弟弟也已经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而狠心的继母居然已经去世了。原来她在山沟里待了三个月,外面的世界已经过去了十年。

  阿巧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告诉了父亲,还拿出天虫的幼虫给父亲看,父亲惊讶不已。邻居们听说阿巧回来了,纷纷跑来看望她。他们见阿巧竟然还是十年前的模样,都说她一定是碰上仙人了,争着要阿巧带他们去拜见仙人。

  第二天,阿巧就带着大家出发了。他们刚进山,就发现阿巧撒下的桑树种子已经长成了两排绿油油的桑树。阿巧带着大家沿着桑树向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那棵大松树前。但是等他们钻过大松树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半山沟沟的入口了。

  阿巧回家后便自己养起了天虫。这些天虫不断繁殖,数量剧增,阿巧就将它们送给村民,教大家养殖。后来人们将“天虫”两个字合成了一个字——“蚕”,并用它来命名这种白色的虫子。

  据说,阿巧在半山沟沟里遇到的那位白衣女子就是天庭里的蚕花娘子。慈悲为怀的蚕花娘子将养蚕的手艺教给了阿巧,从而使人们穿上了丝织的衣裳。

  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篇六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著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

  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

  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一朵玫瑰花

  为逝者举行盛大丧礼,

  不如在他在世时,

  善尽孝心。


看了让人感动的民间故事还看了:

1.经典民间传说故事

2.短篇民间传说故事

3.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4.民间传说故事

5.民间传说故事大全

323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