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会计知识>

会计学知识点学习技巧

泽璇分享

会计学知识点学习技巧都有哪些?关于会计学都有哪些重点的知识点可以学习借鉴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会计学知识点学习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会计学知识点学习技巧

会计学知识点学习技巧


一、财务报告目标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二、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

1、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① 经济上独立核算是成为会计主体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只有经济上独立核算才有必要设置会计来反映其资金运动,其才能相应地成为会计主体;

② 常见的会计主体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甚至独立核算的车间等。

2、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1)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

(2)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

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

2、例外情况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假设内涵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2、具体划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

(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

(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

2、实务应用

(1)因处置股份致使投资方的影响力由控制转为重大影响时,剩余股份原成本法核算口径追溯调整至权益法标准;

(2)因会计政策变更而进行的追溯调整法;

(3)将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到母公司标准的合并报表准备工作。

会计学知识点要点总结

1、会计概述

概念: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会计目标:取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会计的对象(名词、选择):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周转与调度、资金的退出。

资金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起点、终点均为资金(货币)。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2、会计基本假设、记账基础

(1)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鉴定的“空间范围“。

和法律主体(法人)并非相同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的概念: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大规模的消减业务。

会计分期:将一个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按公历起止日期确定(1.1—12.31)。

(2)会计记账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一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 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收付实现制:凡在本期收到的收入、支付的费用,无论是否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处理

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做基础。

可比性:两个科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事项;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相似的交易事项。

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在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入的资产视为“自有资产”进行核算。

谨慎性:不得多计资产、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及时性:不得提前、不得延后。

4、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要素:根据交易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具体化。

包括: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2、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

资产概念: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大部分资产拥有所有权,例如土地则没有。

基本特征: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企业拥有、控制的;

3、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

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资金、未分配利润;

收入、费用: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人费、制造费用;

费用:

期间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1、收入——费用后的净额;2、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最基础的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利润=收入-费用。

财务报表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附注。财务报表上述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财务报表可以按其编报期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按其编报主体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采用正确的会计基础

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其他财务报表。

(三)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短于一年的原因以及报表数据不具可比性的事实。

(四)项目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且对各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则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单独列报。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应当增加单独列报项目。

(五)保持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一致性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除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或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外,不得随意变更。

(六)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应当以净额列示,但具有重要性的除外。

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的,不属于抵销。

(七)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八)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等重要信息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如表首)至少披露下列各项:(1)编报企业的名称;(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3)人民币金额单位;(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三、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在编制财务报表前,需要完成下列工作:(1)严格审核会计账簿的记录和有关资料;(2)进行全面财产清查、核实债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3)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4)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5)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的情况等。

    181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