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品牌大全>

2017华为品牌新商业模式的威胁

黄宇晴分享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是强势品牌之间的竞争。为此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2017华为品牌新商业模式的威胁,欢迎参阅。

  华为品牌新商业模式的威胁

  很多人担心华为的市场饱和,对此我倒不担心,因为“通信交流(communication)“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六十多亿地球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通信需求,这样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更何况,以华为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还有很多相邻行业可以逐步渗入,甚至创造出很多新兴市场。华为最近进入光伏行业,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但是,新的商业模式却有可能带来冲击。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往往在产业渗透和融合时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在零售,金融,服务等行业都出现很多案例。例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竞争了多年,回头一看抢奶酪最多的却是腾讯。长虹和康佳、海信等打的头破血流,回头一看新一代都去买小米电视或者乐视电视了。美国电信运营商四处筹款建设了光纤通信网,突然发现GOOGLE也铺光纤网提供宽带接入了,这可是”不差钱’的主!

  在IT行业,也已经初见端倪。例如,以Google、Facebook、Baidu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市场已经越过例如IBM, HP或DELL这样的原来的IT设备品牌商,直接自己设计系统然后向台湾的ODM定制硬件。一夜之间,IBM\HP\Dell这样的企业丧失了大量市场。而比丧失市场更加令这些企业揪心的是:丧失未来,因为这种变化似乎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那么,在至今仍然占华为收入70%以上的电信会不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呢?很有可能。在电信行业,除无线网络外,大部分网络都已经“数据中心化”或者说“虚拟化”。所以,IT行业出现的趋势也在逐步向电信行业CT渗透。

  可能,华为为目前的主要面对的市场需求,例如中国移动,英国Vodafone,法国Orange,会绕过华为,直接向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采购标准化硬件,向独立软件商采购定制的软件,然后自己搭建特定的系统呢?

  或者,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企业直接在现在的互联网上利用先进技术纯粹用软件构建一个虚拟的、崭新的而又功能齐全的“电信网”?或者,会不会有强大的国际性竞争对手,采用互联网打法,直接让所有电信网的硬件和基础软件统统免费提供给电信运营商,然后才能从部分绑定的特定软件业务赚钱,就像小米颠覆手机制造业那样颠覆通信设备制造业呢?再或者,类似爱立信这样的企业利用上面的趋势而大力发展代维业务,同时运营商为了提高盈利而”网业分离“,把所有网络建设和运维交给爱立信这样的企业呢?

  如果这些商业模式出现,华为的优势还有多少?如果真有这样的竞争者群体出现,在 2-3年间里使得华为的主要收入锐减,那么每个月要给14万员工发较高工资的华为,能在这2-3年里找到足够规模的新业务来源么?

  华为品牌颠覆性技术开发模式

  华为7.6万人的研发大军,是令人恐惧的。芒果曾经在和一位非电信行业的企业老总聊天时,听到该老总满怀忧虑的说:只有华为,才用得起那样的研发大军。这样的大军,进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会哀鸿遍野。

  然而,许多军事战略家都说过“兵在精不在多”。无论是唐朝李靖以3000骑兵突袭打败突厥十多万大军,还是楚汉相争时项羽3万精兵在彭城打败刘邦56万联军,又或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在虎牢之战中以一万人打败10余万窦建德大军,都可以看到,凭借偷袭、突击、疲敌等不同但有效的战略,以少胜多是可能的。战场如此,那么,商场上呢?

  实际上在IT业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已经使得很多技术和产品里开发模式改变,出现“蚂蚁扳倒大象”的现象。例如,What’s app,50人小公司卖了190亿美元,为什么?值钱的是一个想法和一个时间点,利用SDK, LIB等成熟的软件开发环境,开发软件只需要几个人了。

  再有思科,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也关注硅谷的外部创业,一旦有人创业成功且符合思科的发展战略,思科再把创业公司收购回来,这种模式使得他们在变化多端的ICT行业,鼓励了创新,赢得新机会,把试错成本转嫁到风险投资上,借助了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此保住自己赢家的位置。

  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最近兴起的NFV/SDN技术,很可能是一个催化剂。2015年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MWC2015)上可以看到,2015年将是NFV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的元年。中国移动,法国电信Orange, 英特尔,戴尔等都成立了开放的NFV实验室,让很多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都能利用NFV技术快速开发通信产品。很多厂商一旦有了自己的技术突破,他们就可以搭配开源软件,再去找ODM 或是代工厂来定制一些通用化的硬件,然后很快就能够向市场上提供产品了。十几年前,IT设备的初创企业要成长为爱立信、华为这样的企业,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现在不同了,很多初创企业通过突破性软件 + 开源软件 + 通用硬件的解决方案,能够快速的向市场提供一些新产品,甚至带来一些颠覆性的产品。智能路由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部分推广此类产品的,竟然来自互联网行业。

  虽然华为也迅速成立了自己的NFV实验室并且与腾讯开展合作,但是ICT大产业下哪一个群体都不是善茬,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更广泛的平台上,会不会有类似现代诸葛亮的竞争对手,借助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都逐步通用化和标准化的“东风”,而在产品开发的“赤壁”以少胜多?

  华为品牌运营商的衰落

  在电信行业,运营商“管道化”及运营商业务“基础设施化”一直是大势所趋,使得很多国内国外的运营商都头疼于“增量不增收”。着名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最新的电信市场报告,预测了未来5年电信服务的收入增长以美元计只有1.3%。更何况,如今中东局势日间动荡,欧洲发展困局依旧,亚洲领土和历史问题不断,这些都给未来包括通信在内的基本建设市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电信运营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如今商业社会里资本是最灵敏的生产要素,可谓“来如流水去如风”。一旦行业投资回报下降,资本撤出是很快的。

  运营商自己自然先知先觉。最近业内令人眼花缭乱的运营商整合,刚好符合产业链理论里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的特征。

  唇亡齿寒,当运营商收入不断受挤压时,设备采购的价格挤压也不可避免。中国广电行业就是一个负面的例子:目前中国广电行业的收入只有电信行业的1/16左右。看不到广电行业的“华为”,市场规模不得不是一个原因。

  华为今天的业务,仍然以面向运营商为主,截止2014年仍然占华为大约70%多的收入。那么,如果这部分收入大量减少,会给华为带来多大的冲击?

  当然,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建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的举措,会给华为等中国企业带来不少机遇。不过这些国家本来就是华为的优势地区或者是产粮区,增长空间有多少还得算计算计。

  华为品牌技术饱和的风险

  ICT行业始终有一个话题:应用跟不上技术。

  整个行业一直在寻找“杀手级应用”,可惜在电信行业这二十年来,只有短信一个成功案例。后面的商业成功,例如微信,已经移到了互联网行业。如今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但真的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么?这样的担心也许多余,但摩托罗拉“铱星计划”的失败,仍然让人对技术超越需求的风险保持警醒。

  在中国,如今4G正在普及。在网络逐步升级到LTE-A后,无线的网络连接速度已经让人感觉不亚于有线,而真正应用到这样无限速度的应用服务,大多还处于萌芽阶段,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普及。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急着在2020年就商用5G呢?可能的5G应用,业界推测到无人驾驶和全息通信,对于无人驾驶,历史证明汽车业的变迁速度和IT行业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毕竟要考虑安全。而当代视频通信未能大规模应用的现实,也让人对未来全息通信的应用需求心存疑惑。

  猜你感兴趣:

1.2017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指什么

2.2017最新微信营销商业模式

3.2017商业模式有什么特点

4.2017商业模式的概念

5.2017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345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