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追求
以人为本 是中外企业家和企业管理思想研究学者在经过长时间实践、研究、探索之后,总结出的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演变和企业发展角度阐明了人性化管理的必然性,同时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表征和在现代中国企业中的现象,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追求。
现代意义的企业管理学自产生伊始,就一直在效率与人性这两条主线的引导下,不断演化和发展。一条线是科学主义范式,强调企业管理要追求功利性的效率与利润,这是企业存续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另一条线是人文主义范式,强调企业要满足员工情感需要和价值实现,这是企业需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
所有的管理理论和技术,都可以大致归到这两个阵营,或是以效率为主导,以理性计算系统为特征的科学管理,或是以人性为主导,以情感价值系统为特征的人本管理。全部管理实践,就是在探索如何把握效率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获得最佳的意义和效果。
企业讲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注重以制度、技术与流程等规则来协调和控制各种管理要素。因此,通过对组织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设计,持续完善调控系统以克服不确定性,就成了管理的基本构成,也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现在许多讲绩效管理、流程管理、人资管理和赢在系统的培训课程,多是以西方科学管理为理论基础的内容,有的甚至提出对办公室的知识工作者进行流水线管理,每天要填一张工作记录,以便加以监控。
企业讲人性,追求人性情感化,就会注重以伦理、精神、关系等观念来整合和激发所有组织成员的动机。因此,通过对组织愿景、文化、信仰的塑造和传播,实现决策、执行、沟通、行动的效能,成为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来源。受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结构影响,这种人情化的管理,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的所谓中国式管理,还有一些论述文化建设的文章,多是以人性、情感、关系为理念基础的内容,有的特别指出员工不仅仅是一双手,更是一颗心,爱就是一切。
在现实的管理中,谁也不能回避效率与人性这两个命题。企业正是一个效率与人性二元吊诡与互动的综合性实体,这正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过分强调效率或过分强调人性都会导致组织绩效的降低。西方管理的理性工具我们要学,但绝不能照抄照搬、生吞活剥。中国传统的忠爱关系要讲,但也不能走向极端、推崇备至。我们必须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统一,在效率与人性中寻找平衡。
企业是一个组织,其核心是人,企业管理学走到最后一定是人学。效率也好,人性也罢,都是一个人的问题。如何让员工发挥才智、激情与创造力,献身于共同事业,实现个人价值,真正体面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又如何让企业能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稳固良好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所有企业人都要为此寻找破解之道。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人性这个大课题,确实值得关注与探讨。中国企业才走过短短三十年时间,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知识、一些经验、一些体悟,但离创造出一套我们自己的理论和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性化定义
自然定律
(1)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2)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3)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
社会属性
(1)对行为后果的考虑。
(2)对自己长远目标的考虑。
(3)对人生价值的考虑。
意义
企业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
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
思想意识在现代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先进性是社会进步、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抓教育,抓培训、抓文化已成为现代管理成功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必须牢牢掌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