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互联网创业分析
为什么创业者一直在抱怨深圳互联网创业环境不好?深圳互联网发展需要什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圳互联网创业分析相关文章。
创业者说:深圳的创业环境比北京槽糕多了
上周下午,一位缘创派的老用户过来聊天。他是一位深圳的创业者,刚刚在Wise创业大会上做了项目路演。他的项目已经在appstore上线,并且得到了很多好评。
这位创业者之前并不是互联网圈的人,而是在一家公司做到总裁助理,带两百人的团队。他一直希望能够创业,后来在一次出差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个方向:就是手机的上碎片化学习。于是他花了一个星期,当时还不会原型工具,只是在PPT上画了一个原型,就辞职开始创业了。
他和另外一位合伙人自己出资,一开始准备找腾讯的技术朋友,但沟通许久之后,发现对方很难出来。于是决定还是靠自己开始做,在招聘网站上买了个最便宜的服务,大量的搜索简历,耗费了几个月时间,最后才选中三个,后来还淘汰了两个,留到最后的一个人成为了现在的技术核心,后来这位技术又推荐了一个朋友,组成了最初的技术团队。
产品上线之后,他们很快得到了媒体和投资人的关注,而且通过自己的关系,也拿到投资。
这位朋友说:“虽然做产品的过程中,曾经犯过很多错误,包括原型都改了差不多三十版,但我们很强调设计和产品中的创新,很多细节和交互打磨的非常有特色。 ”
对于创业方向的选择,他认为如果纯互联网的模式会相对难度小,但竞争难度会加大,基本上都被寡头做完了。如果有内容运营,就会增加很大难度,再涉及到线下,难度就会不可估量的增加。因为线下情况很复杂,游戏规则不确定。“当然,难度越大,意味着壁垒越高。所以我们的产品是互联网 高质量的内容运营。”
深圳的互联网创业环境怎样?
谈到深圳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这位朋友感慨到:“比北京糟糕多了。”
他和缘创派上另一位香港,但经常在深圳的创业者很熟悉,他们都认为:深圳的创业活动又没有人,又无聊,远不如北京的活跃。
因为深圳的人才有这样的特点:技术方面,低端的相对好找,但中高端的全部都被腾讯等寡头公司所垄断。不像北京,技术人员的选择很多,中层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现在快过年了,估计又有一批技术人员做选择性流动了”
尤其是腾讯的技术人才很难挖,比较心高气傲,提的条件很高,来了之后也很难伺候。腾讯的技术是有创业欲望的,但他们不想加入其他的创业公司,而是要自己主导。“因为他们会感觉出自名门贵族,当然这也是实情,比如很多腾讯的人创业直接就有人投。”
运营人才,深圳几乎找不到。大背景下,比如互联网媒体大部分在北京,传统媒体在广州,深圳很难找媒体。“比如做事件营销的运营人员,北京能找到,但我在深圳,2个月一份简历都收不到。寡头公司有一些牛的运营人才,都几乎挖不动。但很多人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事情,因为他们的平台价值太高了。而在北京,有很多夹在中间和底层的公司,这些人会知道利用各种资源,什么都能做。”
不过,这位朋友说:如果在深圳做硬件方向的创业,就很好找人。因为深圳是最大的硬件创新的地方,很多外国人都来这里做硬件的相关创业项目。
怎么找创业伙伴?
这位朋友在几个月前知道的缘创派。一共见过二十多个人,其中技术合伙人的有一半多,现在有三个人,双方都觉得合适,并保持着密切联系。
他认为,找创业伙伴,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会遇到选择困难症。很多参与创业的技术人员,的确观望态度比较多。他们不会像创始人那样,想到一个主意就立刻去做。他们希望先了解你的项目,如果你拿到投资,或者被主流媒体报道之后,对他们吸引力就会增加。
这和大家都有很大生活压力有关。同时,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如果工作五六年之后,要么在公司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和基础,让他们放弃有很大的难度。要么,他们手里肯定也有几个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出某个决定就是很困难的。
有时候,大家双方觉得是合适的,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越到后期,谈的人能力越强,这个问题越突出。“因为这些技术人员手里可能有多个机会,为什么要选择到你这里来?”
但同时会出现前面的情形,项目也会更加挑人。“我们现在已经把产品做出来了,设计比较强,而且融资也拿到了。实际上对合伙人的门槛是逐步提高的,他要能够独立的组建团队,在技术圈子里面有独立的人脉。
深圳互联网为何能快速崛起?
当上海的互联网整体沉沦,老牌互联网企业盛大、安居客、快钱等转型或出售之际,深圳互联网则显得生机勃勃,不仅腾讯市值破千亿美元,还成长出大批优秀的科技新锐企业。
过去两年时间,深圳在智能硬件、生物科学、无人机等科技领域快速走到全国前列,类似华大基因、大疆科技、房多多、友宝等大批科技企业也在国内快速走红。
汉能资本CEO陈宏对腾讯科技表示,证明一个地方互联网氛围有没有起来,就看当地有几个估值上百亿美元的公司,腾讯、华为符合条件,华大基因、大疆科技也具有这种潜质。
其中,华大基因在医疗、农业等领域耕耘,只待政策许可就能在内地上市。大疆科技无人机产品远销欧美。据知情人士透露,大疆科技私下股权交易1%的股份要价已达1亿美元。
当前,深圳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不少科技行业人士离开北京、上海到深圳打拼,甚至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也频频出差深圳,今年初更公开表态要搬家到深圳做智能手机。
曾在北京工作,后到深圳投资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对腾讯科技表示,深圳互联网创业氛围已不输北京。“深圳互联网实力甩出上海十条街,势头直逼北京互联网圈。”
深圳互联网崛起之谜2015年IT领袖峰会上,华大基因总裁王俊备受媒体追捧,原因在于华大基因实在是太火。
王俊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也表示,这主要是生物产业和基因技术到了关键期,基因技术发展使每个老百姓可在能接受价格范围内了解自己的基因,利用基因预知未来生活和健康状况。
比如,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以及肿瘤的个性化治疗,这都需要基因技术大规模介入,还有糖尿病、复杂性疾病等,所有能看到的和生命健康相关的各种事情都和基因有关。
生物产业和基因技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华大基因大数据背后蕴藏着巨大产业机会。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华大基因最初根据地是北京,但华大基因是搬迁到深圳才获得加速发展。
为何会造成这种奇怪现象,软银赛富创始合伙人阎焱对腾讯科技表示,其中很重要原因是,北京城市太大,政出多门,华大基因很难获得太多支持。
相比较而言,深圳离香港近,使华大基因离国际资本市场近。深圳环境也比较单一,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对于企业干预很小,国际交流比较容易,更有利于华大基因发展壮大。
实际上,深圳政府是服务性很强的地方政府。汉能资本CEO陈宏表示,地方政府领导非常礼遇企业家,2015年IT领袖峰会八大趋势报告,是市长和企业家连续两个深夜探讨出来的。
“当地方政府很重视科技行业,非常愿意和企业家打交道,且服务意识很强,这使得企业家们也非常愿意合作,每年一次科技峰会,各IT大佬到深圳来,也培育出浓厚创业氛围。”
这几年,陈宏去深圳的机会明显比去上海多。最近拜访房产电商房多多、O2O企业土巴兔时,陈宏感叹说,深圳创业者积极性很高,这些企业成长很快,很短时间人员能上千人。
那么,深圳当地的互联网创业者如何看待深圳互联网为何崛起?
乐逗游戏CEO陈湘宇认为,一是深圳的创业氛围很好,华为、腾讯、中兴给深圳积累很多人才和氛围,对深圳互联网发展影响深远;二是政府的政策对IT产业非常支持;三是产业环的完善,制造、内容、支付都很完善,创业者融合成本低;四是深圳创业者的务实作风。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补充说,深圳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城市,创业者思路比较开放。此外,深圳是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众多,这些人大多具有很强的拼搏精神。
许建文指出,深圳还是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类似万科、招商银行、腾讯、华为等大批企业给深圳输出大量人才,深圳唯一的缺陷是,没有清华北大这些高等院校,否则可以发展得更快。
大学生分期企业分期乐是深圳近期兴起的互联网企业,不久前相继获得DST和京东投资。
分期乐CEO肖文杰认为,深圳创业者比上海创业者更能吃苦。上海女生每天不去喝一杯咖啡,都不好意思称为上海人,日子小资,而深圳科技企业每天晚上八九点下班很正常。
深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百度、阿里巴巴、360等企业均在深圳有大量布局,还带来了一个深刻变化,很多VC和基金开始在深圳设置办公室,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种现象。
深圳具有独特产业链优势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有独特优势,即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在东莞等深圳周边城市形成,IT企业很容易在深圳聚集,如小米虽在北京,但小米硬件生产、加工等环节多在深圳。
深圳的这种制造产业链优势甚至是欧美等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软银赛富创始合伙人阎焱对腾讯科技透露,软银赛富在美国投资了家做手机电池公司,但在美国很难找到这家企业做锂电池生产的链条,这家企业负极材料、正极材料、薄膜在美国基本都没有,只能靠在中国生产。
“美国不是不能做产业链,只是从头开始,成本太高。”阎焱说,亚洲占全世界显示材料生产90%以上市场,几乎所有彩电在中国、韩国、日本生产,整个生产链条都不在欧美区。
最近深圳市长许勤透露,深圳是一个信息技术设施极其发达的城市,又是个创新的城市。目前正在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信息化,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将给深圳带来巨大机会。过去硬件是纯粹硬件产品,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相比不具备硬件优势的北京和上海,深圳硬件企业与互联网结合更易做好。一位投资人断言,随着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深入结合,深圳会变成中国最好创业基地之一。
这也是为何大疆科技诞生在深圳的重要原因。一位资深投资人判断,未来“互联网+”众多方向,如软硬结合、智能硬件、智能家庭等方面都能让深圳当地互联网企业快速兴起。
上海企业反思互联网沉沦
深圳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崛起也给上海带来反思。盛大COO陈大年表示,深圳互联网崛起得益于两家企业,华为创建一种以内部创业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甚至成腾讯的企业文化。
一定程度上,陈大年羡慕深圳诞生这两家企业。陈大年对腾讯科技表示,腾讯又提供无人可比的资源,很多人依靠腾讯平台降低创业风险,这两点核心价值推动整个深圳互联网发展。
今年初,陈大年年终奖发放特斯拉跑车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背后更重要原因是,陈大年有很大忧虑:不缺创意和资金的上海,却不能跟北京和深圳一样拥有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从业人员。
同样在上海创业的沪江网CEO伏彩瑞对腾讯科技表示,若这一波软硬结合的互联网浪潮起来,深圳将会拥有一个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契机。伏彩瑞说,上海政府领导也在加强对上海本地互联网企业的考察和支持,对当地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一位资深投资人对腾讯科技表示,上海人总体很安逸,愿意出来创业的很少。这些年上海政府也在反思,可能历史上政府作用很强,政府对于市场想做好事,但最后未必能做好事。
“文化及政府对市场的关系都是造成差别的非常重要因素。”上述人士指出,上海最近在互联网方面也有变化,上海也陆续出现一些创新型企业,但总体而言,上海还需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