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成功故事

隆佳分享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正在形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成功故事相关文章。

  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成功故:1:刘伟:饭店老板改行开网店卖草编月入过万

  记者见到刘伟的时候,他正在自己位于寿光市淘宝服务中心三楼的电子商务孵化中心里与买家“热聊”,这名80后大男孩,脸上带着同龄人脸上不多见的稳重和干练。“三个多月就创业成功了。”这是寿光市电商协会会长李文韬对他的评价。

  刘伟的办公室设在3楼孵化中心,40多个平方,放置着8张办公桌。之前,他在自己家里办公。“在这里更有创业的感觉。”刘伟说,这里免房租,免水电费,政府免费提供仓库,还可以免费学习交流,“拎包就可入驻”。他坦言,这样的优惠政策对他帮助很大,“一年能省很多钱”。而且,在这里,货源、纸箱包装、印刷、代运营、美工指导、培训学习、仓储、物流等,一应俱全。

  “只要带着笔记本来就可以创业了。孵化中心有网络,有淘宝学习视频,有指导团队。”孵化中心主任徐罡告诉记者,“政府牵起头来,培养电商就更容易了。”

  记者采访时,正好赶上寿光市电子商务协会定向创业班开讲,这次培训来了29个人,角落里坐着在别人看起来已经成功的刘伟,“有空就来听听,觉得受益匪浅。”

  1983年出生的刘伟,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他在淄博的一家公司工作,“虽然工作还算稳定,但心里一直有个创业梦”。在父母的支持下,刘伟辞掉了自己的工作。2012年,他在寿光开了一家饭店,2014年,在潍坊市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一家10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吃店竞争太激烈,虽然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但是大部分利润都交了房租。”刘伟认为饭店行业不好干。

  认识寿光市电商协会会长李文韬后,刘伟觉得电商大有可为。“那时候,寿光市政府免费组织培训,每周一次,组织了十几次”,很幸运,刘伟成为第一期学员。

  经过多方考察,李文韬建议刘伟网上卖草编。“纯手工纯天然的产品,还耐储存,适合网上销售。”李文韬说。

  “平常虽然在网上买过东西,但是对网上卖东西,一无所知。”2014年12月,刘伟申请了淘宝店,用一台电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淘宝店只收1000元的保证金。如果不干了,还可以退还。”刘伟告诉记者,利用淘宝现有的模式,把草编的照片拍好,请美工帮着修饰一下,附上文字,传到网上。

  初期,跟所有卖家遇到的困惑一样,不卖货,“不精通这里面的门道”。半个月之后,刘伟无意中发现卖了第一单。“卖了之后,更加困惑,怎么卖的,完全不知道。”之后,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的淘宝店上。

  慢慢的,刘伟找到了“门道”,一个月后,他的淘宝店平均一天就可以卖1000多块钱。两个月后,最高可以达到一天3000块钱。三个月后,刘伟的草编店已经达到三钻级别,收入可过万。

  现在,刘伟的淘宝店平均一天可卖到7000到10000块钱,他和妻子也更加忙碌起来。“现在人手不够了,还得增加客服、发货员、仓管员3个人。”

  对于记者的采访,刘伟显得有些羞涩,“实在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没啥好宣传的。”刘伟说,希望能有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加入到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共同创业,共同致富。

  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成功故事2:林剑波: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返乡创业年售千万

  穿过浙江省宁海县双林村一排排别墅式的农居,便到了5号——波仔农家乐,一楼“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位置放着几台电脑,农家乐的主人林剑波正跟几个年轻人看着屏幕说着什么。

  这几台电脑是林剑波的“摇钱树”:通过网络,波仔单店拉来的客流量,占了双林村农家乐总客流量的一半;加上他开的网上票务公司,2014年营业总额达1000多万元,这是他大学毕业回乡创业5年给自己交出的答卷。

  与普通农家乐不同,林剑波的大部分顾客来自网上。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宁海农家乐”、“双林农居”、“宁海森林温泉”等,“波仔农家乐”的信息总是处在第一页,在淘宝网、58同城和网上订房中心上也能联系上“波仔农家乐”。

  “城里人来宁海旅游,想找个住处,网上一搜,很容易就找到我们。”林剑波说,双林村不是旅游景点,单靠回头客和口口相传客流还是有限,“网上拉客”十分必要。为此,找专业人士创建了自己的专属网站。网络营销的大手笔,回报颇丰,客房改了又改,还是不够住。“双林农居”30多家,近半的客源都由他拉来,分配给各家农居。

  林剑波2008年从浙江旅游学院毕业,学的就是酒店管理专业。他干过酒店,做过学徒,弄过模具。正当他在城里四处打拼时,桥头湖街道政府发出了办农家乐的号召,推出“双林农居”品牌,符合要求的农家乐,每间客房补助3000元。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回到老家双林村创办了家乡的第一批农家乐,改造家里的新居,总共投入80万元。现在,波仔已经是“双林农居”规模最大的一家,有15个标准间。

  刚刚做农家乐时,林剑波心里很没底儿,村里人那时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外面人来的就更少,双林村的知名度太低了。他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农家乐打广告、在宁海在线、旅游论坛上发帖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某旅游网的渠道接触,波仔农家乐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来“双林农居”投宿的城里人多数来自上海、宁波及周边城市,除了住宿,小林还发掘出了为顾客代购景区门票以及餐饮的服务。除了是老板,他还是厨子,每盘菜都亲自做,食材绝不过夜,一定要日日鲜。

  不断吸收客人的建议,波仔的民居也更加规范化,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100M的wifi、ATV电视,还雇了专门服务人员。这样的精益求精让波仔农家乐获评四星级农家乐。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交通不方便。其他成功的农家乐像长庆、桐庐,直接有到上海的专车,而我们这边没有。”林剑波已经看到,光靠自己一家是做不强的,需要双林村的农家乐联合起来。“如果每个礼拜有专车在市里接客人过来,会好很多。”

  有时,他也会把电脑和店门一关,带着家人去旅行,一走就是半个月。毕竟世界很大,他还年轻,还想出去看看。

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成功故事相关文章:

1.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故事

2.成功创业事迹

3.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项目

4.互联网成功案例分析

5.成功创业史

    69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