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年轻人网络创业史

弘达分享

  互联网创业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创业组织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创业组织外部。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90后年轻人网络创业史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90后年轻人网络创业史一

  从一个资深吃货到一家小龙虾的品牌创始人,90后的他在餐饮行业已经呆了八年时间。在曲折的创业路上,他有过选择的彷徨、冷清的撑场。但他坚定信念,始终坚持,从而也收获了朋友的支持、生意的红火、顾客的好评。他就是某龙虾品牌的创始人王腾飞。

  在回顾创业之路时,王腾飞说道:“做好一家龙虾品牌,要做好很多细节的工作,就像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龙虾产地的选择、菜品的定位与创新、配送方式的选择、与消费者的沟通问题,品牌的营销推广等等,每一个点都很重要,都需要耐心地去经营。”

  一碗酸辣粉结缘餐饮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腾飞随着大学同学来到北京,饥肠辘辘的他们刚下火车便直奔一家酸辣粉店。原来这家店就是同学的父母开的,旅途的劳累加上扑鼻的香味让他一下子就迷上了这碗酸辣粉。店长向他解释道用料全都是用的最好的,包括花生碎都是店里手工制作的。从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想开一家和他一样的餐饮店。

  毕业之后,开餐饮店的想法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强烈。但就像大多数毕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样,当时的他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更别说经营一家店了。于是他决定到店里苦学技术和经营。

  整整三年时间,王腾飞在那家店里,从服务员、收银员、料碗师傅,再到后厨烹饪,再直到熟练得可以闭着眼做出来了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开店,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的第一家店在北京新安顺利开业了,当然用的还是原来这家店的品牌,靠着娴熟的技术和诚心的经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日均营业额便从700飙升至最高日均1.9万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房租压力的不断加大,王腾飞决定返乡创业,并萌生创立自己品牌的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选择了小龙虾这个季节性特征突出的品类,在他看来小龙虾属于龙虾,价格却比龙虾低,刚好属于中层产品,所以受众人群广泛。而且小龙虾的口味以辣味居多,河南人多数喜欢吃辣,符合大众口味。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小龙虾季节性强,就如同夏天吃西瓜,小龙虾也是很多人夏季的必选菜。

  做小龙虾靠的是品质和诚心

  “做餐饮要想成功,必须要有诚心,尤其细分到小龙虾这个行业,这个诚心不能逐渐被麻木掉。”王腾飞颇有感触地说。“创办一个小龙虾品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的难,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不断的努力,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内在的一颗恒心。品牌更多的是认可,比如:品质,服务,味道。”

  “很多人刚开始都是想做安全、卫生的食品,但真正开始做了,才发现如果不用添加剂,闻起来就没有那么香;如果不用低档配料,就控制不下成本。但是顾客吃了,对身体的危害又很大,此时在利益面前,能否坚守原则和底线,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考验。顾客买我的东西,如果发现龙虾原材料品质不佳,或是保管不当,就得直接倒掉,我必须保证质量,少赚就少赚,现在和将来我都不能触碰这个底线!”王腾飞如是说。

  王腾飞的龙虾理念也由此形成:为了选出最美味健康的源材料,王腾飞深入北京,湖北,江苏等地,实地探访当地一些着名品牌。之后又到一些小龙虾的养殖原产地请教和学习。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选择与尝试,数千次的配方试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秘诀。

  借风互联网,打造爆品

  小龙虾的口感不易受到配送影响,而且很亲民,这样的特质决定了它成为了中国餐饮行业市场最红的单品之一。

  抛开传统的售卖方式,王腾飞选择流行的O2O模式来销售自家的小龙虾。客户通过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下单,送货上门,为此还专门与河南某知名互联网跑腿儿公司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以此来保证客人吃到最新鲜的小龙虾等菜品。

  “在我这吃小龙虾吃的就是一个感觉和氛围,这个感觉一点都不能含糊。”王腾飞十分确信。每次客户吃完美食后,店里的客服都要收集反馈意见。

  餐饮业是一个淘汰率极高的行业,尤其是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家对于美食更是非常的挑剔。这也让王腾飞时刻提醒自己,“创新很重要”。为此,他常常亲自动手,研制新的菜品。借助互联网尤其是微信,他为自身龙虾品牌量身打造了一个个爆款。

  王腾飞的小龙虾店已经经营两年的时间了,从线上到线下,参加了很多活动,不仅受邀参加了大豫网主办的小龙虾节,还获得了河南电视台颁发的绿色餐饮荣誉证书。目前王腾飞已经有三家实体店,还有一家新的实体店正在筹备中。研发初期的失败与沮丧、开网店不被理解和认可的伤感与无奈,都化成一股力量引导他前进,王腾飞已经懂得该用怎样的心态来经营这份使他引以为豪的事业,那就是坚持与诚信。

  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王腾飞坦言不会花费过多精力在品牌的加盟和扩张,首要任务还是进一步提升菜品质量,借助互联网,实现跨界整合,为吃货朋友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美味的龙虾。

  90后年轻人网络创业史二

  刘庆晖,90后,株洲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中南林学院,从新浪网离职,回到湖南株洲创办地方门户网站“株洲在线”。作为纯民营性质的网站,株洲在线连续多年业绩翻番增长,目前实现年营业额1200万元,上缴税收100多万元,提供就业70多人。

  “找到兴趣和商业的结合点,坚持下去,不断创新,成功并不难!”刘庆晖说,相比自己的前东家新浪网,株洲在线这个网站“小得不能再小”。业界同行却说,株洲在线能立足三线城市“自娱自乐”,没有资本“砸钱”、没有“官办”背景,却进入了全国地方门户网站50强,实现年营收1200万元,确实有一套。下面看看这位地方门户网站的90后掌门人的网络创业之路。

  离职新浪 580元起步创业做网站

  的初夏,刘庆晖从中南林学院外语系毕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入职新浪网。“我电子竞技打得好,再到组建网络战队,被新浪网游戏频道相中,说起来还有点小传奇呢。”刘庆晖笑着说。

  北漂的日子难言浪漫,思乡的心绪却愈发强烈。看不到有关株洲的任何电视和报纸,株洲仅有的一个网站“株洲电信信息港”,两三个月也更新不了一条消息,刘庆晖说:“年少轻狂的我,竟动了回株洲创办网站的念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回到家乡的刘庆晖,除了碰壁,几无进展。小伙伴们不愿搭伙,当教师的母亲更是无法理解,“做生意要么开厂,要么开门面,在家里对着电脑就能把钱赚了?”

  “现在回过头看,自主创业既需要兴趣的驱动,更需要一点执着。”凭着在北京期间疯狂汲取的互联网前沿资讯,刘庆晖坚信,在株洲,也有互联网的天空。刘庆晖拿出仅有的580元钱,注册了两个域名开始创业。

  没日没夜地趴在电脑前,写代码、做图片、搭建网站,3个月后,株洲在线第一版上线。

  到了底,刘庆晖迎来了第一位客户,南车集团旗下一子公司希望搭建网站,觉得株洲在线这个模板还不错。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刘庆晖拿到了合同。“5000块钱固然可喜,重点是我与南车集团旗下公司合作了。拿着合同,我在爸妈面前也能抬起头了。”他说。

  网站定位 瞄准“人生”做文章

  渐渐的,刘庆晖接的业务开始多了起来。“主要是给企业做网站,看似技术活,实则搬砖钱,非常的辛苦。”

  外语系毕业的硬功底,让刘庆晖可以无国界的畅游互联网世界。自诩为技术狂人,经常接触互联网最新的思路和商业模式,也让刘庆晖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地方门户网站,是否可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

  ,株洲在线的网站内容、浏览量不断攀升,网站开始小有盈利。而这一年,我国域名注册量猛增,新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博客、播客蓬勃发展,互联网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了。

  刘庆晖意识到,一个好的网站,应该有足够的黏性,紧贴用户的日常生活,满足他的需求并做到极致。年轻人找工作时用得上它,交友、婚嫁、买房、装修等人生重要时刻或许也需要它,总之,就是瞄准“人生”做文章。

  沿着这个定位,刘庆晖不断将互联网行业的新技术、新方向在株洲“落地”。从最开始的信息动态发布网,到综合信息垂直门户网,涵盖了株洲人的吃、穿、玩、购、行;从最开始的论坛线上主题讨论,到组织召集线下活动,株洲在线的O2O模式开始向看房团、婚博会、车展、骑行、年终主题活动拓展。,团购模式开始爆红,3月,美团网成立,株洲在线5月就推出了团购,在速度上做到了极致。

  现在,株洲在线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和电商业务,每个月售出的订单包括60套房子、80户的装修等。

  梦想发芽 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大佬周鸿祎有个观点,没有人可以打败趋势。在刘庆晖看来,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大趋势是“快”,株洲在线已经做到了,能够把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带到株洲本地;一大趋势是“粉丝经济”,网站稳健运营13年,已成为株洲最大的门户网站。而现在,必须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推荐阅读:马化腾首次谈移动互联网的6个关键词

  “我们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这两年,真切感受到来势汹涌。”他说,过去互联网在电脑端,主要是覆盖中青年;现在转移至移动端,人人都用手机上网,覆盖人群更加高端和广泛。其次,移动端的使用频率更高,有碎片化的时间就会看手机。再次,苹果iwatch等可穿戴设备刚刚面市,通过数据交互,互联网将成为人的器官延伸,深刻改变工作、生活和认知。不仅如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张网”,对本地互联网企业更是重大利好。

  刘庆晖透露,株洲在线注册会员超过100万,官方微信粉丝已突破15万,现在又在长沙和湘潭注册了直营公司,衡阳、岳阳、常德、邵阳等地也有互联网同行抛出加盟的橄榄枝。

  “让梦想发芽,把湖南互联网行业做出更大名气来。”刘庆晖信心满满地说。他准备借力移动互联网,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株洲在线获“中国十大最具商业价值地方门户”称号;,进入全国地方门户网站50强,荣获“最具媒体影响力”奖;,获“全国最具商业价值、最有影响力地方门户网站”称号。

  互联网+ 成功需朝着正确的方向

  互联网界有个说法,超过九成的90后创业者选择从网站做起。这也难怪,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又无启动资金,门槛低且充满希望的互联网正是理想平台。然而,做网站倘若没有核心竞争力,讲不好故事,拿不到创投,说不定就永远停留在“网络民工”阶段,更遑论快速发展、大幅盈利。相比之下,刘庆晖的创业故事,令人感叹。

  细究之下,这再次印证了流传在美国硅谷的一个创业常识:“互联网的核心是垄断而非竞争,创业公司应该先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并垄断之,然后再去逐步扩大。”

  究竟该瞄准什么样的细分市场? 找准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对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都非常不容易,更不要说其他。或许是因为对用户需求洞察的不够,或许是因为技术能力的差距,或许是因为浪漫、自负,有些创业公司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而刘庆晖,在一片小天地里,也洞察到了市场,不断创新去匹配用户的需求,走出了自己的路。

  眼下“互联网+”机会不少。成功,需要全心全力地付出,但首先一定要探索出正确的方向。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年轻人网络创业史相关内容

  

17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