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青年网络创业当老板故事

弘达分享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正在形成。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青年网络创业当老板故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青年网络创业当老板故事一

  同为“90后”的孙海将和刘远城,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这对合伙人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社区”微店平台——“淮海菜场”,已经让不少本地使用者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他们的项目也初步实现了盈利。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多的计划,比如做物联网……

  偶然的机会

  让两位小伙变成合伙人

  出生的孙海将是淮安人。,他从辽宁华商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苏南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代工工厂上班,先做管理,后来转入技术部门。干了一年时间,他觉得在厂里没有发展空间,“晋升主要看文凭、年龄等条件,怎么看,我都没有机会,于是就辞职回淮安了。不过,这段打工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计算机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出生的刘远城也是淮安人。,他从常熟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家纺企业做市场督导,不过,他很快也辞职回淮安了,“主要是因为女朋友在淮安工作,受不了异地恋的折磨”。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海将和刘远城相遇了。当时,孙海将回到淮安以后跟朋友一起做外卖网站,有一次,他到人才市场招聘员工,巧的是,应聘者正是刘远城。由于刘远城在学校时做过校园物流,经验丰富,两人一见面就聊了一个多小时。于是,孙海将就招聘了刘远城,没想到后来他们又从同事变成了合伙人。

  正是淮安同城配送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一方面,本地电商发展越来越快,同城配送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很多电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很想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在这个大背景下,孙海将和刘远城找到了商机,不如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做同城配送,进而把各家电商企业的同城配送需求整合起来,市场前景肯定不错。说干就干,他们成立了淮安通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一个“互联网+社区”的同城配送项目,而这个项目也被评为度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

  及时转型

  移动互联网“O2O”觅商机

  孙海将和刘远城起初觉得,同城配送的需求这么大,没有道理做不好啊?可一旦做起来,他们便发现了很多问题。当时,他们已经整合了不少市场需求,跟不少外卖网站、家电商场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开发了专门的同城配送系统,但问题出在配送成本方面。当时,他们做的是即时配送,完全按照用户突然提出的时间、数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配送,因而成本特别高,既要拥有大量的自营门店,也要拥有大量的配送工具和配送人员。做了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这种运营模式太辛苦,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也难以为继。

  孙海将和刘远城于是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转型的路径。这下,他们不做即时配送了,改做统一配送。其实,就是换一种配送方式,原来,是即时点对点送到顾客手中,现在,改为跟社区便利店合作建立自提点,在统一的规定时间内将货物送到自提点,再由顾客到自提点领取。

  要实现统一配送的模式,必须要有一个平台作为载体。于是,微店平台“淮海菜场”便应运而生了。孙海将和刘远城的思路是,从生鲜入手,以产品做平台;先做微店平台,等集聚了一定的人气后,再做APP平台。

  打开微店平台“淮海菜场”便会发现,这里主要销售净菜和成品、半成品的淮扬菜品,用户在网上付款预订后,即可在约定的提货时间到自提点取货。目前,提货时间分别为中午和傍晚。

  孙海将和刘远城对于这个项目充满信心,他们透露,这个项目瞄准的目标群体,是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和一些周边没有菜场的小区的居民,这是一种刚性需求。另外,他们的产品也很有特色。目前,他们已经与淮扬菜集团以及一些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但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上也有优势。此外,物流方面也比原来降低了很多成本,现在他们只要一辆车、两位配送人员就可以运营了。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技术、物流都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推广。”据孙海将和刘远城介绍,目前,微店平台开发没有什么成本,接下来的APP开发,也将采用技术入股的形式。“说实话,我们第一次开发外卖APP时,接受了惨痛的教训。一般来说,推广APP就是用钱砸,即发放现金抵用券吸引使用者。如果这个APP没有长期使用价值,效果可想而知。关键是如何推广,这也是我们先不开发APP而选择微店平台的原因之一”。

  不要低估电商创业门槛

  善用手头资源

  尽管创业时间不长,但孙海将和刘远城都觉得收获了很多经验。

  在刘远城看来,创业者开始考虑创业时,首先要想好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以他本人为例,他没有产品,所掌握的资源就是技术,而目前有两种流行的创业模式,一种是依靠平台卖产品,一种是依靠产品做平台,“我们有技术,所以用技术做出平台,再找产品来把平台做大。我们做生鲜,就是考虑它会带来人气,也会增加客户粘性,可以帮助做大平台,但以后,我们肯定要依靠平台做各种产品”。

  其次,创业者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及时转型,计算沉没成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最后,要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刘远城说,初次创业时,他们有一个十多人的团队,但是因为项目久久不盈利,人心自然就散了,“必须要找志同道合的人组建团队,目前的团队就很好,大家经常开会畅所欲言”。

  “很多人都觉得,开实体店要租房子,请人,门槛好像很高,而做电商门槛很低,这其实是不对的。”孙海将认为,做电商的门槛一点都不低,“以配送为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的很难解决。此外,普通创业者跟大公司不同,大公司可以砸钱,而普通创业者在运作一个项目时,必须尽快找到赢利点,否则,创业团队就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青年网络创业当老板故事二

  刘庆晖,90后,株洲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中南林学院,从新浪网离职,回到湖南株洲创办地方门户网站“株洲在线”。作为纯民营性质的网站,株洲在线连续多年业绩翻番增长,目前实现年营业额1200万元,上缴税收100多万元,提供就业70多人。

  “找到兴趣和商业的结合点,坚持下去,不断创新,成功并不难!”刘庆晖说,相比自己的前东家新浪网,株洲在线这个网站“小得不能再小”。业界同行却说,株洲在线能立足三线城市“自娱自乐”,没有资本“砸钱”、没有“官办”背景,却进入了全国地方门户网站50强,实现年营收1200万元,确实有一套。下面看看这位地方门户网站的90后掌门人的网络创业之路。

  离职新浪 580元起步创业做网站

  的初夏,刘庆晖从中南林学院外语系毕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入职新浪网。“我电子竞技打得好,再到组建网络战队,被新浪网游戏频道相中,说起来还有点小传奇呢。”刘庆晖笑着说。

  北漂的日子难言浪漫,思乡的心绪却愈发强烈。看不到有关株洲的任何电视和报纸,株洲仅有的一个网站“株洲电信信息港”,两三个月也更新不了一条消息,刘庆晖说:“年少轻狂的我,竟动了回株洲创办网站的念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回到家乡的刘庆晖,除了碰壁,几无进展。小伙伴们不愿搭伙,当教师的母亲更是无法理解,“做生意要么开厂,要么开门面,在家里对着电脑就能把钱赚了?”

  “现在回过头看,自主创业既需要兴趣的驱动,更需要一点执着。”凭着在北京期间疯狂汲取的互联网前沿资讯,刘庆晖坚信,在株洲,也有互联网的天空。刘庆晖拿出仅有的580元钱,注册了两个域名开始创业。

  没日没夜地趴在电脑前,写代码、做图片、搭建网站,3个月后,株洲在线第一版上线。

  到了底,刘庆晖迎来了第一位客户,南车集团旗下一子公司希望搭建网站,觉得株洲在线这个模板还不错。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刘庆晖拿到了合同。“5000块钱固然可喜,重点是我与南车集团旗下公司合作了。拿着合同,我在爸妈面前也能抬起头了。”他说。

  网站定位 瞄准“人生”做文章

  渐渐的,刘庆晖接的业务开始多了起来。“主要是给企业做网站,看似技术活,实则搬砖钱,非常的辛苦。”

  外语系毕业的硬功底,让刘庆晖可以无国界的畅游互联网世界。自诩为技术狂人,经常接触互联网最新的思路和商业模式,也让刘庆晖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地方门户网站,是否可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

  ,株洲在线的网站内容、浏览量不断攀升,网站开始小有盈利。而这一年,我国域名注册量猛增,新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博客、播客蓬勃发展,互联网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了。

  刘庆晖意识到,一个好的网站,应该有足够的黏性,紧贴用户的日常生活,满足他的需求并做到极致。年轻人找工作时用得上它,交友、婚嫁、买房、装修等人生重要时刻或许也需要它,总之,就是瞄准“人生”做文章。

  沿着这个定位,刘庆晖不断将互联网行业的新技术、新方向在株洲“落地”。从最开始的信息动态发布网,到综合信息垂直门户网,涵盖了株洲人的吃、穿、玩、购、行;从最开始的论坛线上主题讨论,到组织召集线下活动,株洲在线的O2O模式开始向看房团、婚博会、车展、骑行、年终主题活动拓展。,团购模式开始爆红,3月,美团网成立,株洲在线5月就推出了团购,在速度上做到了极致。

  现在,株洲在线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和电商业务,每个月售出的订单包括60套房子、80户的装修等。

  梦想发芽 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大佬周鸿祎有个观点,没有人可以打败趋势。在刘庆晖看来,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大趋势是“快”,株洲在线已经做到了,能够把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带到株洲本地;一大趋势是“粉丝经济”,网站稳健运营13年,已成为株洲最大的门户网站。而现在,必须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推荐阅读:马化腾首次谈移动互联网的6个关键词

  “我们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这两年,真切感受到来势汹涌。”他说,过去互联网在电脑端,主要是覆盖中青年;现在转移至移动端,人人都用手机上网,覆盖人群更加高端和广泛。其次,移动端的使用频率更高,有碎片化的时间就会看手机。再次,苹果iwatch等可穿戴设备刚刚面市,通过数据交互,互联网将成为人的器官延伸,深刻改变工作、生活和认知。不仅如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张网”,对本地互联网企业更是重大利好。

  刘庆晖透露,株洲在线注册会员超过100万,官方微信粉丝已突破15万,现在又在长沙和湘潭注册了直营公司,衡阳、岳阳、常德、邵阳等地也有互联网同行抛出加盟的橄榄枝。

  “让梦想发芽,把湖南互联网行业做出更大名气来。”刘庆晖信心满满地说。他准备借力移动互联网,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株洲在线获“中国十大最具商业价值地方门户”称号;,进入全国地方门户网站50强,荣获“最具媒体影响力”奖;,获“全国最具商业价值、最有影响力地方门户网站”称号。

  互联网+ 成功需朝着正确的方向

  互联网界有个说法,超过九成的90后创业者选择从网站做起。这也难怪,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又无启动资金,门槛低且充满希望的互联网正是理想平台。然而,做网站倘若没有核心竞争力,讲不好故事,拿不到创投,说不定就永远停留在“网络民工”阶段,更遑论快速发展、大幅盈利。相比之下,刘庆晖的创业故事,令人感叹。

  细究之下,这再次印证了流传在美国硅谷的一个创业常识:“互联网的核心是垄断而非竞争,创业公司应该先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并垄断之,然后再去逐步扩大。”

  究竟该瞄准什么样的细分市场? 找准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对互联网的创业者来说都非常不容易,更不要说其他。或许是因为对用户需求洞察的不够,或许是因为技术能力的差距,或许是因为浪漫、自负,有些创业公司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而刘庆晖,在一片小天地里,也洞察到了市场,不断创新去匹配用户的需求,走出了自己的路。

  眼下“互联网+”机会不少。成功,需要全心全力地付出,但首先一定要探索出正确的方向。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青年网络创业当老板故事相关内容

  

173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