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网络科技创业故事

弘达分享

  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环境之下,电子商务迅速普及,这些发展在为年轻人的互联网创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年轻人创业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那么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分享90后网络科技创业故事的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共鸣。

  90后网络科技创业故事一

  在浙江杭州滨江区的商务大楼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司,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中之一。在这个创业故事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谷绿农品”的创始人王安平的网上卖大米,销售额过亿的故事。

  王安平,杭州谷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90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届工商管理系,浙江大学经济系硕士,公司目前主营:高端有机杂粮产品,包括农品、坚果、花茶等等。

  初期的下坡路不可避免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

  谷绿成立时公司只有三个人,因为一句“咱卖大米去”的玩笑话,王安平和大学的俩哥们一拍即合,凑成了中国合伙人。故事的开始都是曲折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太年轻太天真)。

  王安平就是用天真形容当时创业的自己。因为才开始做,对农业一窍不通,市场上什么米好吃,多少一斤一概不知,于是他们便跑到农贸市场问大妈们,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五常”。“好,那就卖五常大米”,说着王安平都被自己给逗乐了,他们的卖大米之路竟然开始得如此“草率”。

  接下去就要找供应商,但是茫茫人海供应商在哪里?于是王安平他们去到黑龙江五常,挨家问。“那会儿才起步,跟人家要1吨,那简直是小打小闹啊,谁理你?”回忆起那段日子,王安平摆摆手直言往事不堪回首。还好最后在五常住了3天,他用一把韧劲抓住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贵人”。但有了供应商还远远不够,销售的渠道更难打通,“我以为拿到货,跟超市的人沟通一下就可以放那里卖,结果我们被轰出来了,还是太天真”,因为光入场费就要20万,还有各种条码费等等,所以王安平他们又碰壁了。

  大概三个月后王安平的两个小伙伴打起了退堂鼓,觉得前景不佳,路途迷茫,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曲未终人却散了。王安平虽然感到失落,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有赖于城院的老师“牵线”,他遇到了同校毕业的姜章。从此两个人携手,将谷绿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走上农业电商之路,堪称被实体店拒绝后的绝地反击。

  “创业是两个山头之间的跋涉,站在这个山头能看见对面山头秀丽却飘渺的景色,但之间的路途更是充满坎坷,初期的下坡路自然不可避免,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到脚踏实地和坚定不移”,王安平这样比喻创业的历程。

  谷绿渐入佳境

  提出“项目组”改革管理

  虽然谷绿在今天的农产品界有了话语权,但曾经也有过瓶颈期。,也就是谷绿起步的第二年,公司慢慢壮大但王安平却感觉发展变得缓慢,员工不如以往有激情。所以在管理上需要一点革新,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人直接影响着产品。

  最终王安平提出了“项目组”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要做的新产品,参与人员、资金等也可以自己决定。比如谷绿的烘焙组,一共三个人,他们只管烘焙方面的工作,最终每个月除了底工资还可以拿到该项目70%的收益,做得越好收益越高。而且只要有能力,有的甚至一个人可以承担起一个项目,收益也是很可观的。在这种“游戏规则”的激励下,每个员工都充分调动创造力,又在项目里获得凝聚力,还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利益,可谓双赢。

  不过这个概念最初受到了员工的反对,因为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王安平说,“进到谷绿,你不是来乘船的,搭着谷绿快车一帆风顺,而是来做一名水手,自己遨游探索”。不过王安平还是尽量给大家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在谷绿没有员工手册,没有很多规矩束缚,顶多迟到的时候罚点钱到“快乐基金”里。“我迟到也罚钱,快乐基金就给大家买零食呢。”王安平凑趣道。

  “谷绿农品”保质保量

  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

  大数据时代数据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双十一淘宝350亿的成交额引起微博上无数人的关注,“谷绿农品”在三年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数据变化。团队线:3人——10余人——100多人;产品线:1款——28款——300多款;公司面积:60平米——130平米——近400平米;线上销售额:1-2千万——7-8千万——1.3亿——上半年就完成了前年的销售额。

  还有很多数据也透露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天猫粮油类销量第一更是轻松攻克,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对此王安平一语道破玄机,“如今网上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想要脱颖而出,质量才是关键,包装等方面的改变只是耍耍小聪明。”

  那么谷绿的产品质量是如何保证的?这得从产品的源头追溯起了。以大米为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何谓“有机米”,其实就是指种植在三年没碰过化学农药的土壤里,采用自然农耕法,使用有机肥的大米,消除了可能有的重金属或农药残留。并且王安平种米的基地选择在了“特供米之乡”黑龙江五常,在那里有6万多亩地属于谷绿,从选种到收割全程监控。

  不过王安平认为源头上保证了质量还不够,因为有机市场鱼龙混杂,所以需要诸多有机认证,才能让消费者获得看得见的安心。比如大家可以通过谷绿产品上粘贴的追溯码在国家认证委网站上查询真伪,以及食品出自哪家公司、哪个基地,甚至还可以前往实地考察。更贴心的是王安平还给自家大米做了口感测评,100分里得了86,因为考试难度较大,80分以上的大米都不多,这已经算是大米届的“学霸”了。

  在王安平的质量把关下,其实谷绿的产品已经是哪里都能发光的金子,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销售都开始走俏了。“实体销售占了4成,网上的占了6成。去年网上的销售额已经破亿,就上半年已超越了去年的销售额。我希望线上可以帮助线下推广,线下能够帮助线上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两者相辅相成”,王安平认为这依然是未来谷绿发展的大方向。

  宁可十年不将军

  不可一日不拱卒

  王安平一直强调自己真的是运气好,甚至调侃,“那会儿做农业电商真的赶上好时代,应了那句话,恰当的时候,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但是赶上好时代也不能不努力吧,有句话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王安平很是认可。他分享给大家的经验就是要有眼下的小目标,并为此每天努力一点,华而不实的计划书在他的眼里没什么用。王安平说在大学生创业联盟里,他听了很多大学生说要做上市公司,未来的蓝图描绘得很动人。当别人询问“谷绿会上市吗”,王安平却没有正面回答,“创业都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对面山头的风景再秀丽也是飘渺的,眼下的工作先完成好最重要。”

  王安平受聘学院创业导师,在母校指导大学生创业,对学弟学妹们他诚恳地建议,创业的时候,未来要怎样不及现在怎么做来的重要。甚至还不知道要怎么样也可以开始,只要有个具象的想法,你看谷绿不就是从一句“去卖大米”开始的吗?但一旦开始了就要不停地努力,西湖文艺散步?no!星巴克喝小资咖啡?no!和朋友聚会玩耍?no!甚至女朋友都没时间谈!总之你的时间都花在创业上,王安平形象地称此为“黑洞创业”。

  从卖大米到卖农产品,王安平透露正在做的下一步是开发独立平台,整合农产品的供应链,并和政府合作,推广当地独具特色的标签农业。

  “谷绿才刚开始!”王安平扬起嘴角。

  90后网络科技创业故事二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来自许昌学院的郭玉静虽然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却带着自己的团队创造了一年几百万的利润。从最初的微信平台卖水果到现在的高校小蚂蚁联盟,从三个人的小团队,到现在二十多人的互联网公司“哎吆嗨”。郭玉静说创业,团队和机遇很重要,坚持不懈,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退缩是她创业一直坚守的东西。

  成长 从1到100万的蜕变

  3月,一向对新兴事物比较敏感的郭玉静,抓住了微信平台开放的风潮。三月是学生对水果消费的旺季,萌生了在微信上卖水果的想法。说做就做,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期“幸福鲜果坊”网上商城上线了,短短一个月之内,平台粉丝量激增上万,靠着口碑和便捷的服务引得了学生的热烈追捧。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郭玉静的团队掘到了第一桶金,也发现了校园市场隐藏的巨大商机。相关文章:大学生微信卖水果创业两月净赚40万

  6月份郭玉静的公司正式成立了,靠着前几个月的积累经验和团队的不断扩大,她瞄准了校园市场上的其他商家,刚开始非常困难的,通过跟商家的联合,从校内线上的点对点售卖商品到现在构建网络平台全面推广线上移动购物使得他们的公司在校园一炮而红。

  现在学校80%的商户都与他们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的校外市场也在延伸。目前通过微信开发建立系统化的网络平台应用规模以及触达数百家。在去年的三月份,郭玉静又通过校园巡讲方式将技术和经验零成本地与全国高校中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分享,虽然才短短几天,却已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份申请,也预示着高校小蚂蚁联盟的正式成立。

  为吸引更多高校创业者的加入,小蚂蚁联盟以零成本加盟的形式面向全国高校启动。在谈到他们的盈利模式的时候郭玉静说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的团队,从1到100万基本是靠量而积累过来的,天下从来就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其中经历的波折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一度面临团队解散、资金无法运转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困境,但是幸运的是,一直在坚守,不离不弃,最终走到了现在。

  创业 拼的是工匠精神

  面对社会上的竞争,郭玉静坦言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他们做微信开发,做移动商城的应用技术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没关系,郭玉静说如果在速度上赶超不了别人,那就在你的技术精雕细琢,用工匠的心态来做,在营销推广与技术维护后期服务做到让客户满意,让每个客户都得到极致的体验。

  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联通公司、重庆德庄、电视台等行业翘楚主动寻求合作,山西广西、湖南湖北、北京、新疆等各地人士纷纷慕名而来寻求合作,他们校园哎吆嗨团队也在一步步走向更健全的体制,针对企业不同的行业特色提供“私人定制”服务,让每个客户享受别样的服务。

  这在竞技游戏比赛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技术流的程序员,运营的管理大拿,以及码字想创意的策划者,感谢每个团队成员在里面发光发热才有了他们现在的成就。

  梦想 打造全国极客商城

  影响用户选择权的不仅是供求关系,而是包含了体验。唯有用户的体验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主要专注于高校联盟和中小企业转型两大业务的郭玉静说到我们要因势速变,未来已来,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下一步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和社会上导师的帮助打造一站式的极客服务,用最专业的手段来解决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问题,打造全国第一的极客商城。

  对于将来,郭玉静希望通过逐步打造完整的互联网产业链,能够让身边的大学生创业群体也能有所作为,更快的成长,最终目标要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品牌,同时也希望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够加入到他们的集体中来。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网络科技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167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