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创业成功者的故事

弘达分享

  在当今社会,网络创业将成为缓解年轻人就业难的有效途径。那么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分享一些互联网创业成功者的故事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互联网创业成功者的故事一

  “虽然说原浆酒的客户群比较小,但是只要每年积累几百个固定的客户,几年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是一个长久的生意,所以说,网上卖原浆酒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江苏省宿迁市首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十强选手胡光永在和客户聊天时说道。

  胡光永个头不高,皮肤略黑,其朴实的外表下透露着沧桑和执着。回忆起当年网络创业的经历,他感慨万分。

  漂泊流浪的“摆摊哥”

  “大概在1995年,我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到上海、南京打工。那时候一没文凭、二没手艺,不管到哪个工厂都只能打杂,吃了很多苦。”胡光永说。几年后,胡光永在南京的一家饭店稳定下来,但依旧是打杂。在下班的路上,胡光永经常会路过一个夜市,他偶尔也会去夜市逛逛。

  “当时我发现很多地摊的生意都还不错,就想着自己也摆个地摊,说不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胡光永从饭店辞职,到批发市场批发了几张明星画报就开始摆起地摊来,但是明星画报早已成了“夕阳产业”,他卖的明星画报基本上无人问津。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生意。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逛夜市的女性比较多,而且几家小饰品摊的生意都特别好。”后来,胡光永就卖起了女性小饰品,而且生意非常红火,这让他十分有成就感。

  “虽然摆摊可以赚钱,但是一到下雨下雪天,我就没事可做了。”这种摆摊的生活,让胡光永有一种漂泊感。

  勤勤恳恳的淘宝卖家

  “你这个东西不错,不如拿到网上去卖。”8月的一天,在网吧做网管的李佳(化名)路过胡光永的小饰品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随口的一句话引起了胡光永的注意。

  “在网上卖东西能行吗?”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胡光永对“网络”一词还很陌生。

  “我在网上卖过东西,后来生意不怎么好,但是店铺还在,要不把你的东西拿到网上卖?”李佳说。

  “好啊,那咱们就试试。”胡光永兴奋地说。于是两人合计了一下,花几百块钱买了一台电脑,开始做起网店来。从此,胡光永开始称李佳为师傅。

  “八九年前,在淘宝上卖东西还是很容易的。当我们上架第一个货品时,就已经有人来咨询了。”回忆起第一次接触淘宝,胡光永依然很兴奋,“小饰品的图片刚刚放到网上,就有顾客来咨询了,这让我觉得很神奇。”

  在李佳的帮助下,胡光永的小饰品在两个月内通过网络卖出去了80多件。

  “后来我们网店的生意越来越火,师傅一个人已经回复不过来顾客的咨询,于是我也开始学电脑。”胡光永笑着比划了一下自己刚开始用“一指禅”打字的模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努力,胡光永从对电脑的一窍不通,成为了同时可以回复三四个顾客咨询的淘宝卖家。

  “在网上开店比在外面摆摊好多了,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胡光永笑着说。,他彻底放弃了摆摊的流浪生活,开始专职做起了淘宝卖家。每天坐在电脑前,他的十个手指头被电脑键盘磨出了茧,打包商品累到腰酸背痛,但看到订单从每天几十笔到几百笔,胡光永觉得再苦也值了。

  稳扎稳打的百万富翁

  “小饰品要跟着流行走,所以我们经常更换产品。后来由于订单越来越多,我根本没有时间去观察市场流行什么。最后,我们决定转型,开始做皮具。”卖了两年小饰品之后,胡光永和李佳开始卖皮具。

  在皮具生意蒸蒸日上时,,李佳决定融资800万元开办一个天猫店,但是胡光永觉得风险太大。“做生意还是要稳扎稳打,最终我选择了‘单飞’。”胡光永说。

  胡光永离开李佳后,选择到广州这个盛产电子产品的城市,在淘宝上卖起了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生意非常好。

  几年后,他从一无所有的“摆摊哥”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淘宝卖家,他的十来个网店每年盈利超百万元。

  去年4月,在家乡政策的号召下,胡光永回到了宿迁。“在宿迁卖什么呢?”胡光永陷入了思考,“宿迁最好的资源不就是酒么?那我就卖原浆酒。”回到宿迁后,他从头开始。选择物流,招聘员工,买房子……利用之前积累的网络创业经验,胡光永的网店生意在两个月之内就火了起来。

  去年9月,胡光永参加了市里举办的首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三个月内,他的网店销售了100多万元的原浆酒,并成功获得了大赛“十强选手”称号。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次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也想建议打算网络创业的人员,不要想一夜成为百万富翁,成功需要步步为营,把每个环节都做得滴水不漏,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胡光永说。

  互联网创业成功者的故事二

  金晶妹,1989年出生在山城重庆,是一位小清新美女。从5月份起,她开始变身互联网卖家,从32个粉丝起家,利用微信卖起了妈妈亲手制作的麻辣小吃,并用“买家秀”、树“品牌性格”等“怪招”,吸引了近3000个微信粉丝。

  “吃货”美女辞职创业 从32个粉丝起家

  金晶妹的声音清脆甜美,穿着一件皮夹克和马丁靴,长相颇有小清新的感觉,是“第一眼美女”。她的真名叫甘金晶,目前家住重庆市渝北区郑家院子,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专业是会计,毕业后曾到珠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半年,回重庆后一直从事会计职业,直到5月才正式辞职。

  “她的性格很开朗,以前是我们班的班长,还常在学生会里活跃。”金晶妹的闺蜜兼同班同学胡倩表示,金晶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卖小吃之前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美食,“一般她推荐的美食,我们都觉得挺好吃”。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金晶妹说,后来她通过朋友介绍,拿到了自贡一家卖“冷吃兔”品牌的代理权,去年3月便风风火火地做起了销售,“当时我微博有600个粉丝,微信有32个粉丝”。

  卖妈妈亲手做的小吃 月营业额达20万元

  “卖肉肉啦,不好吃退钱!”这是金晶妹在微博上的第一声叫卖。随后,不少买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购买。“牛肉35元一包、兔子肉38元一包,一般的人,不会为了这几十块钱回来找我退货的。”金晶妹笑着说。

  “不过,很多吃过的买家,都觉得我卖的产品味道好,又介绍朋友过来买。”金晶妹说,因为自己微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她就把营销阵地全面转向微信,并对发布营销信息的时间和次数进行钻研,“早上9点到10点、中午吃饭前、晚上睡觉前发的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发6条消息,其中营销只占2条,其余都和我的生活有关”。

  几个月后,只卖“冷吃牛肉”和“冷吃兔”让金晶妹感觉到销售的瓶颈。因为金晶妹的阿姨是自贡人,也有制作“冷吃兔”的手艺,于是她让自己的妈妈和阿姨一起钻研,将重庆的麻辣口味和“冷吃”手艺结合,研制出了麻辣泥鳅、鸭舌和牛肉,并命名为“冠军”系列,金晶妹开始卖起了自己的品牌。

  金晶妹的妈妈透露,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亲自到农村收购现榨黄菜籽油,而配料都是自贡特产,经过五道工序后才能制成,在制作期间,制作人也会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证卫生,“我们会根据订单,每天现做,都是当天卖完,所以比较新鲜”。

  “9月,扎扎实实地破了20万!继续努力!感谢每一位肉粉!”去年国庆后的第一天,金晶妹在微信上晒出了支付宝转账单,上面赫然写着“总收入249821.00元”。金晶妹表示,这是她9月份卖小吃的营业额,利润只占了其中的20%,“前期主要是做口碑,我对利润看得比较淡”。金晶妹还透露,现在已租下江北九街一个40多平方的公寓房间,准备将其打造成线下聚会的体验店,还办理了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金晶妹的三大营销“怪招” 是否启发你

  1、“买家秀”顾客帮忙做推广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晒自拍照,所以我就把这种方式嫁接到微信营销上。”金晶妹说,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女买家秀”,就是买家把自己与产品的合影发到朋友圈里,然后她再截图发在自己的微信上,“在发每一个‘买家秀’时,我都会配上一段评价的文字,只要有一个买家这样做,其他人也会跟风”。

  金晶妹坦言,她还会对“买家秀”进行编号,现在都已经有100多号了,买家还可以自己挑选“买家秀”号数,“这些照片在微博、朋友圈迅速传开,就可以很快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买家有话说:26岁的杨小朵,家住渝北区黄泥塝,不久前完成了第98号“买家秀”。“当时,我也是觉得好玩才决定尝试一下。”她说,虽然“买家秀”没有报酬,但是冲着“美女”二字,也愿意将自己美丽的一面秀出来。

  2、“三不”原则树“品牌性格”

  金晶妹还坦言,自己的互联网营销也有三个原则,即不打折、不送货、不自取,因为产品利润薄,所以一直坚持不打折,而自己是个弱女子,也没车进行同城配送,所以便选择了以快递的方式寄送,“这样顾客足不出户,也能收到产品”。

  “我现在的客源中,重庆的占了60%,外地的有40%。”金晶妹说,这“三不”原则,一方面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营销更加条理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性格”。

  买家有话说:27岁的文雪,家住九龙坡区杨家坪,是一位国企管理人员。“我是金晶妹家的忠实粉丝!”她坦言,收货非常快,只要在中午之前下单,晚上都能够收到,而且拿到手的产品也很新鲜,“我觉得‘三不’原则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能接受的自然会长期光顾,不能接受的,也可以选择不买”。

  3、甜美语音秀温情和顾客成朋友

  在服务上,金晶妹也是做得尽善尽美,她感言,因为自己卖的麻辣小吃油比较多,所以每次给买家寄货时,都会免费赠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盘子、清凉糖等贴心小礼物,并且还会跟顾客进行一对一售后确认,“如果有没收到的,我会马上补发,甚至退钱”。

  此外,金晶妹还会以微信语音的方式,给顾客发温馨小提示,例如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等,“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已跟好多顾客成为了朋友,他们对我的产品很放心”。

  买家有话说:家住渝中区的甘露,是70后,目前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她表示,自己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金晶妹家的麻辣小吃,没想到一吃就“停不下来”了,“金晶妹的声音很甜,很好听,每次听她的温馨提示都觉得很亲切,不像卖家,倒像自己的朋友”。

  金晶妹坦言,自己在发展网络营销时,也受到过不少业界前辈的指点。金晶妹是利用互联网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摸准了顾客的心理,利用互联网思维,对症下药,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只要有好的互动策略,就能把握传播的命脉。当微信营销到饱和程度时,需避免过度营销,此时应该推出新产品,刺激大家的消费欲望,同时线上、线下应结合起来,进行营销和传播。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互联网创业成功者的故事相关内容

  

1651270